一等奖作文《下楼去》,写文化传承,被称“神作”(转)

《下楼去》是高中组的一等奖作品。

作者戎渐歆曾是上海中学的学霸,现在是清华大学的风云人物。比如,在清华大学“从一到无穷大”的主题演讲中,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她获得了第一名。

一句“我下楼去”,何其洒脱!

化用诗词名句,而不是原句引用,好评。

总评:轻套路,有巧思,文笔美,有深度。

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看不懂的白话文,都不是好文章”,有的读者这样评价此文。本文确实隐喻重重,不够直白,其实这与本文的主题有关。

“女子乘扁舟远游”,比喻离我们遥远而现在越来越远的古诗词文化。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文学的大花园里不知道绽放了多少芬芳。在我们心里,古诗词经典永存,现在广为流行的各种破案文、催泪文、营销文等,都不过是一现的昙花,但是我们清楚,古诗词文化好像被封存在了从前。

“站在高楼上的人”,代表对古诗词文化不够了解甚至不愿意去了解的我们,往大了说,可能象征一个时代。

“下楼去”,表达了传承诗词文化的意愿和决心,要传承,就要先靠近,先了解,再融入,再沉醉文化本身,传承不是远观,也不是靠近指手画脚。

文章深邃大气,经得起琢磨。

文章为什么要提及很多诗人、诗句?

一篇作文引用了不少他人的句子,就会给人“掉书袋”的感觉,也让人觉得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觉得作者不够真诚。

但本文不同。本文的目的是提醒人们走近古诗词文化。巧妙引用诗词名句,营造美好的意境,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能地展现诗词的魅力,并不“掉书袋”。

文章是不是堆砌词藻之作?

这篇文章被很多读者称为心目中“最有文采”的作文,也有人说它过于堆砌词藻,华而不实。

作者遣词造句确实很讲究,几乎每一句话都很诗意。高楼是“雕梁画栋”的,华美富丽得可以;舟是“木兰舟”,有暗香浮动……这些正好与文章的主旨相合

有人说要把《下楼去》的标题换成“去楼下”,两者有什么不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