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坪往事越千年(一):唐时明月宋时风
2013年10月,作者在济南市五龙潭公园内的秦琼祠前留影。
(一)
关于榔坪的故事,我们从风雨飘摇的唐朝末年说起。
公元九世纪,曾经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大唐帝国日渐腐朽,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唐僖宗乾符五年(878),一代枭雄黄巢,率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军大举南下。起义军势如破竹,官军强力抗击,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人人自危。
这一年九月的某一天,越州(今浙江绍兴)刺史官衙内,齐州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秦琼七世孙、州刺史秦珦在正厅里跺来踱去,坐立不安。此时,他陷入了深思,他将为自己和家人作最后的打算。今天稍早时候,他得到黄巢军队进攻杭州的消息,按照形势,下一个目标将是越州。此时,越州已乱,居民为求自保,已纷纷逃离。作为主掌一州的长官,是去是留,他犹豫不决。于忠,秦家世受国恩,他本人乃乾符元年进士、朝廷命官,理当死守越土。于孝,北方的族人生死未卜,先祖的血脉需要延续,首先需要保全自己的性命。经过思来想去,再三权衡,他决定选择后者,辞去官职,不再为腐败的朝廷卖命,逃亡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保全性命。
民国时的归州古城(来自网络)
弃官之后的秦珦,日夜飞奔地穿越被战火包裹的东半个中国,一路西进。当脚步离开江陵府以后,他看到了远处的三峡群山,嗅到了一点安全的味道。于是,他买舟沿江而上,决定沿长江入川。此时,距离逃出越州,他已在流亡的路上行走了几个月时间。也许是天寒地冻,身心疲惫,也许是看到峡江足以避乱,因此当他的船抵达归州时,他决定终止这场奔波,停舟上岸。他沿着长江南岸往山上走,在一个叫白庙岭(今秭归县两河口镇有白庙岭村)的地方停了下来,在这里暂时居住了下来。他希望等战乱平息以后,再返回北方的老家。
六年以后的中和四年(884),黄巢起义以官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正当秦珦准备北归之时,北方的藩镇之间,因为争夺胜利果实,使中原局势陷入了新的动荡。这个事实,彻底击碎了他归乡的想法。他只能抱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观点,重新开基立业。由于归州地处长江腹地,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他自度不可在此久居。于是,他把目光转到了香炉山脉的顶端,决定翻越这座山脉,到山南麓的长阳定居。最终,秦珦定居于咸池河畔,从此开启了一个家族新的征程,也开启了当时尚属荒芜之地的榔坪的开发历程。当时光进入一千一百四十一年以后的今天,无论是秦氏后人,还是榔坪人,都认同感谢他这个深思熟虑的抉择。
(二)
秦珦是有文献记载,定居开发榔坪以及长阳后河地区(含今榔坪、贺家坪、高家堰三镇)的第一人。《秦氏宗谱》的有关记载,填补了长阳自唐代至元代历史,尤其是教育史的空白。
咸丰版《秦氏宗谱》中的咸池书院图
秦珦是将门之后,进士出身,他定居榔坪咸池河以后,“以书香或坠为恐”,即以耕读继业,诗书传家,开创了榔坪教育的先河。因此,后辈于读书,往往孜孜以求,并有所得。其子、秦氏二世祖秦滔,苦读不倦,惜不幸早逝。当时,年迈的秦珦忍受老年丧子的痛苦,延请教师教育孙子秦惠(字子民),而秦惠终不辜负祖父期望,勤学上进,考入长阳县学,成为庠生。二十余年后的后唐庄宗时期,秦惠经过贡选,被授任后唐南平国(荆南节度使)江陵府(《秦氏宗谱》记为荆州府,不符合当时行政区划名称)教谕。秦惠与后来任南平水军都指挥的长阳人李景威将军,一文一武,都是南平“小朝廷”的精英。在江陵府教谕任上,秦惠培育了大量英才,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致仕以后,他回到家乡,为了提振地方人文,培养人才,于咸池河创立了咸池书院,“且备立条规,俾吾后起者以不坠”。创立于五代时期的咸池书院,是长阳以至湖北省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书院,一直存续到清末,千余年间培养了以家族成员为主的大量人才。
咸池书院旧址(图片来自2016年《秦氏宗谱》)
元明时期,秦氏人文蔚起,不能不归功于咸池书院的功劳。据《秦氏宗谱》记载:秦氏十二世祖秦仲羲,元英宗时拜召武将军;文宗时升都御史;宁宗嗣位,命镇辽东,功铭太常。十三世祖秦时禄,明永乐时由征召,拜授中卫将军。十五世秦彦才(旧志作“覃彦才”,因其父避祸而临时改姓),明天顺年间贡生(宣统《湖北通志》载为永乐十八年庚子科乡试高信榜举人),任四川石阡府(旧志误作“石阡县”)推官。
龙冠嘴(图片来自2016年《秦氏宗谱》)
五代后梁末期,历经战乱的新长阳人秦珦带着不能回归北方的遗憾,也带着对新家园美好憧憬,离开了这个世界。他逝世以后,被后人安埋在了今榔坪镇梓榔坪村碑坪一个叫“龙冠嘴”的“风水宝地”。秦氏后裔为其树立的墓碑,直到1975年水灾毁坏前一直存在。这个在榔坪开疆拓土的第一人,不仅是秦氏子孙顶礼膜拜的先祖,也应该是后世长阳人尊崇的先贤。
(三)
社坪村镇头河,榔坪河畔、施宜古道(今为G318国道)边,曾有一座建自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古石桥,名叫“冷水桥”。古桥的建造者,是时任巴东知县,后升至宰相的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
寇准画像(来自网络)
寇准,字平仲,又称寇莱公,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寇莱公与我的先祖向敏中为同年进士,二人曾先后担任宰相(同平章事),私交深厚。今莱公墓前,竖立着一块刻有其画像的石碑。画像的左右,分别刻有二人的酬唱七言绝句。
右侧,是向敏中的诗句。诗云:
九万鹏霄振翼时,与君同折月中枝。
细思淳化持衡者,得到于今更有谁?
右侧,是寇准的诗。诗云:
玉殿登科四十年,当时僚友尽英贤。
岁寒惟有公兼我,白首犹持将相权。
两首诗,充满了那一时代宏图大展的士大夫精英的自豪。
紧邻榔坪的巴东县,便是寇准的发迹之地。太平兴国六年,二十岁的寇准被外放到山大人稀的归州巴东县任县令。任职三年期间,他竭力为民分忧。他常爬山涉水,体察民情。当看见许多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他一面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农民赋税;一面劝农稼穑,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人。因为他的清廉勤政,劝农稼穑,使巴东县成为“无旷土、无游民”之地。“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宋史中的寥寥数语,高度赞扬了寇准的政绩。
今巴东野三关镇有一处“劝农亭”建筑遗址,据说是寇准所建。当时,这里的居民以渔猎为主,鲜为耕种,生活水平低下。而寇准常到这里,劝民垦殖,使一片荒芜的榛荆之地变成了高山粮仓。
寇准博学多才。公事之余,他常徜徉于山水,寄情于诗文。他在县城(今巴东县东瀼口镇旧县坪)后的山岗上建造了“秋风”“白云”二亭,常常与一些诗朋文友登亭望远,览物抒怀。
道光《长阳县志》中关于冷水桥的记载
长阳冷水桥一带,自古风景宜人,是寇准在巴东任上常来之地,也是他眼中最美的一处风景。这里地势宽平高爽,溪流湾环,林木映带,景物幽雅。一条清泉从山涧中迤逦泄下,汇入榔坪河中,形成一个“一碧丈余,游鳞可数”的深潭。当年,寇准每次在野三关结束劝农工作以后,常常来到此处赏景休息。由于涧阔水深,不便通行,寇准便在此建起了一座石桥。这座桥的建成,既方便了人们的游玩,更是畅通了人们的出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小小的一座石桥,包含了这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民本情怀。
目睹泉渟风冷的清美景物,寇准不禁诗兴大发,吟咏了一首诗,并勒诗于碑,竖立于桥头。可惜的是,由于代远年湮,不知什么时候,古冷水桥与刻有寇公诗句的古碑,早已在某一个洪水季节,被暴涨的溪水冲垮冲走。而寇公所作的那首诗,被这一带的老百姓世代传诵。据道光《长阳县志》记载,其诗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土人犹有能记诵之者”。但到了今天,这首诗究竟是什么文字,已经无从了解了。在流传至今的《寇忠愍公诗集》中,亦未找到其诗。不禁令人心生遗憾。
前人善作,而后人更是善述。清代时,当地人仰慕寇莱公的高风,又在这个地方重建了一座新桥。每到晌午,这里荫凉透心,人们纷纷到这里歇脚。到了夜晚,这里没有蚊虫,行人旅者常常在这里寄宿。至今,这里仍然是一处值得品味把玩的好地方。
地以人重,人以地传。因为寇莱公的遗爱,冷水桥便不是一座普通的桥。
冷水桥的清风,从宋代吹拂到今天;冷水桥的清泉,将从如今流向未来。
在采访写作本文的过程中,得到了秦尚军、覃卫等人的支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