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美:中国书法界的责任与担当!
其实,名人明星玩书法,官员商人玩书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书画市场的日益繁荣,喜欢书法,学习、创作和收藏书法的人越来越多。表面上看,这似乎正在出现一种全民书法热,但实际上反映了书法界存在的前所未有的乱象。
官方最先感觉到,书法似已成为领导干部腐败的工具,所以从党风党纪的角度,对领导干部玩书法,以及提词、提字作出了相关规定,从制度上遏止住了官员玩书法越演越烈的势头。
至于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名人明星学者作家,等等,则没有约束。于是,不少名人明星在退休后都喜欢玩书法,但大多数并没有较好的书法基础和美学修养,所以网上经常曝出名人明星因书法和文字闹笑话的事情。一知名作家自称自己的不是书法,却大办专场书法展览;错别字满是,却到处提写标牌。有个商界名人随意画了“话禅”二字,既不是美术字,也不是传统书法,更不是绘画,愰如鬼符,结果拍出了468万元的天价。名人明星的这种行为,也许就是“玩玩”的心态,但实际上对汉字的形态美及书法的健康发展,却起了极端不好的导向作用。
一、 名人明星书法的大量存在,模糊了汉字的审美标准,降低了人们的欣赏品味。
本来,名人、明星,特别是退休老人玩玩书法,借此修身养性,应该是当算是一种“雅好”,可问题是你写的东西,是不是就够得上叫“书法”或“书法艺术”,并拿来卖钱,还真值得打问号。纵观玩书法的名人明星,真正够得上“书法”的不多,大多只能算是“写字”或“书字”。
为什么现在名人名星“书法家”会特别多?原因很简单,成了某一领域的名人明星后,最简单也最能展现自己文化修养的东西就是写字。中国人,混到名人明星这个层面了,未必还写不来汉字?信手写几个,既赚了眼球,又体现了文化,还有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但假定叫全部名人明星都“会于会稽之兰亭”,把每个人的“书法作品”都拿出来请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盲评”一下,恐怕称得上书法的东西不多。
如今,很多名人明星不大珍惜自己的羽毛,把书法作为“秀场”,把自己的涂鸦之作,任意标签为“书法”,稍有一点书法素养的人往往一看就知道,哪是什么“书法”,纯粹就是“写字”或涂鸦。这不仅给人以“不谦虚”的印象,也暴露了自身文化修养的浅薄。你是某领域的名人明星,这就足已耀眼了,又何苦涂鸦汉字,以证明自己多才多艺呢?
由于名人明星行为具有广延的示范效应,所以他们那些不具有美感的书法作品,往往“谬种”流传,降低了人们的书法欣赏品味,如果去掉名人明星的光环,则与“江湖书法”无异。
二、 “江湖书法”的恶搞,正在肆无忌惮地损毁国粹书法。
书法界往往把有悖于书法基本要素和带有杂耍性质的笔墨表演,如脚书、鼻书、性书,以及少数书画专业人士表演的盲书、射墨书,等等,统统称之为“江湖书法”。这类笔墨杂耍,不仅搞乱了书法的艺术审美标准,影响了汉字的本身的形态美,也给年轻一代及整个国民的书写审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不是书法的繁荣,而是书法的衰落,是传统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一种异化。这种异化的直接后果,是书法审美标准混乱,文化教育艺术界对书法作品美丑莫辨。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犹如决堤的河水,泥沙俱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展示自己书写的方式和内容。不少江湖书法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挤进网络及字库,造成其“我字体”即正宗的书法字体印象,以致网络、影视、广告,在书法作品的使用上没有章法,大量违背书法审美规律的作品充斥网络、荧屏,让人们误以为那些就是标准书法,就是标准的汉字美。例如当下影视、媒体和广告业广泛使用的“尚巍体”、“卫禹体”等行书书体,就是典型的江湖书法。
由于这些网络字库里的江湖书法无需成本,取用方便,以致广告业、影视业及各类媒体大量使用,这又反过来加大了这类江湖书法的传播力度。这些江湖书法一旦贴上“现代、时尚、另类、吸睛”的标记,其传播和影响,远追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对普通民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致有学生把这类江湖书法当成了学习范本,从而加剧了全民书写水平的下降,导致人们对书法审美意识的大面积缺失。
赵朴初行书十二言联
三、时代呼唤书法业界,面对书法乱象应当有所作为和担当。
狭义的书法业界,最主要和权威的机构恐怕要数中国书法家协会及省、市、县各级书法家协会了。这个伴随改革开放进程而发展起来的群众文化团体,之所以叫“书法家协会”,而不叫“书法协会”,也许是想有个“高门槛”,以便区别“书法”和“写字”,区别书法专门人才和普通汉字书写者。但纵观各级书法家协会,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发展会员、评选作品、开办展览及书法教学等项活动,对社会上存在的书法乱象,却无法管控。难怪有书法批评家说,书法家协会没有必要存在。这虽有失偏颇,但面对书法乱象,书协缺乏管理却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少数有名气的书法家,不理会社会上对书法家“丑书”的善意批评,忽略书法与美术的界限,对书法与美术采取跨界融合,以创新出奇,忽略了书法艺术不同于其他线条造型艺术,更加剧了全社会的书法乱象。
汉字是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构成要素,书法创作首先是写字,如果一个知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已经脱离了汉字的基本型态,那就很难说你的创作究竟是书法作品,还是绘画作品。值得书法家协会和书法专业人士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当书法登堂入室成为大学艺术门类的一个硕博专业,美术界有从事书法工作的专门人才的今天,当代国人的汉字书写水平究竟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当然,这并非是说全民书法水平下降的责任就在书法家协会,而是说对汉字的形态美,对国粹书法,需要引起全民高度重视了。
广义的书法业界,应当是指从事中国传统艺术(书法、国画、篆刻)和以此为基础的艺术界、教育界、文化界人士。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庞大群体,也应当是传承书法等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员,但在国粹书法的传承上 ,这部分人的书法素养却是参差不齐,整体是趋于衰落的。
这种衰落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极大地改变和缩短了信息交流的方式和频率,作为信息交流基础的文字,在信息传导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传递效率,其次才是审美的问题;更何况现在公务活动中,手书汉字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提笔忘字的现象广泛存在。
书法衰落的主观原因,则是50年代前后出生的一代人,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断崖式教育阶段,其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基础较差,而这部分人如今又是社会的精英,虽然其中不乏艺术、学术和文化精英,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这一代人国学及书法素养的缺失。所以,现在在文化人中,汉字写得好的是少数,写得不好的是多数。
以前,无论是文化艺术界,还是学术教育界,书写汉字是基本的信息交流方式,学术水平和文化知名度,与书法素养是重叠的,学问高的人,书法再怎么样,也不会很差,而且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郭沫若、赵朴初、启功他们的字,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而现在,文化学术水平与书法素养,是分离的,学问高的人,书法不一定会很好,书法好并被称之为“书法家”的人,书法技艺的确不差,但学识水平可能不一定很高。由此也可以看出,书法从与学识重叠的传统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黑白线条艺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韩国和日本是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汉字书法在这两个国家源远流长,但现在,韩日基本上实现了汉字与日常语言的分离,所以汉字书法就成为一种纯粹的书写艺术而独立存在。也正因为如此,饱受民众诟病的“丑书”也就率先在日本诞生了。但中国不能实行书法与语言的分离,因为汉字是汉语的基础,文字和语言是紧紧捆在一起的,汉字不可能从语言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存在。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美化和发展了汉字。把二者割裂开来,认为日常利用文字的信息交流只是写字,而书法是艺术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观点。
面对今天世界性的中文学习热潮,在我国已基本扫除文盲,建国已70年的新时代,每一个文化人没有理由不对汉字及传统书法艺术保持一份敬畏之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真正书法家的存在,才显得更加重要。
启功行书吴骏公句,93×30cm。
由此可见,所谓“书法”,严格意义上应当是指以纸笔墨为工具和载体,依照汉字的书写规律,以体现汉字美为特点的书写行为及作品。所有不能体现汉字美的笔墨作品都不应称之为“书法”;所有能够读写汉字的中国人,都有责任把汉字写端正规矩好看一点;所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中国人,都应当努力培养和具备基本的书写能力和鉴赏能力。不管是用毛笔还是硬笔(钢笔、铅笔、粉笔、塑芯笔),或是其他书写工具,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中国人,都应当把任意涂鸦汉字看作是一种耻辱;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中国人,特别是文化界、教育界、书法界的人,都应该为汉字形态的更加完美而努力奋斗。
令人欣喜的是,由国家文化部门和书法家牵头的书法评价体系建设已在进行中,其文化界及知名书法家认为,书法审美及评价标准可基本分为五个层级:第一层技法层,看其是否有基本的笔法、字法、墨法、和章法;第二层形式层,看其作品的规范性完整性;第三层主题层,看其作品的内容题材涵义是否具有创意;第四层气韵层,看其作品格调和韵味;第五层风格层,看其作品是否有独创作和唯一性。被称之为“书法”的作品,最低也应当具备第一个层级的特点。
今年,教育部门也正在探讨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加上如果对网络字库的管理也能像过滤不良信息一样过滤掉,广告、影视和媒体从业人员,极大的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意识,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多数人把汉字写好的基础上,国粹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将展现出更加灿烂的艺术魅力。
(作者:熊建勇 社会文化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