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七)
永光二年己卯,春,二月,赦天下。
丁酉,御史大夫韦玄成为丞相;右扶风郑弘为御史大夫。
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夏,六月,赦天下。
上问给事中(秦置,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匡衡(人名,以“凿壁偷光”,勤学著称)以地震日食之变,衡上疏曰:“陛下躬圣德,开太平之路,闵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连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犯罪的还不少),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狱,此殆(大概)导之未得其务(劝导的不得法)也。今天下俗(风尚),贪财贱义(看轻仁义),好声色,上侈靡,亲戚之恩薄(亲情淡薄),婚姻之党隆(朋党热络),苟合徼幸,以身设利(全为利益);不改其原(根本),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年年大赦,也不管用),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改变社会风气才是根本)。夫朝廷者,天下之桢幹(著称的模具一样规范着社会)也。朝有变色(怒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专权)之士,则下有不让(不谦让,霸道)之人;上有克胜之佐(算计别人),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此其本也。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管好上层)。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教化并不是要挨家挨户的说教);贤者在位,能者布职(供职),朝廷崇礼,百僚敬让,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自知也。(治理天下就要上行下效,由近及远,做好表率)《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宏伟的商都,四方景仰的中心,也就是都城朝廷的表现,成为四方的模板)’今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最能够亲身感受朝廷的教化,所谓“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和远方蛮野之地没有区别),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没有标准),或见侈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臣闻天人之际,精祲有以相荡,善恶有以相推,(精气与邪气可以相互冲荡,善与恶可以相互推动)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阴变则静者动,阳蔽则明者晻(音义:暗),水旱之灾随类而至。陛下祗畏天戒(光明被遮住了,人事不修,天降灾祸),哀闵元元(黎民百姓),宜省靡丽,考(检讨)制度,近忠正,远巧佞,以崇至仁,匡失俗(匡补风俗之失),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上说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
半民:这是对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发挥,也是儒家经学的一套,迂阔宏大,但实际意义不大。汉元帝其实并不缺少这些儒学的“理论”,爱民的情怀,缺的是实际执政的经验,明辨忠奸的能力,而这恰恰也是匡衡、刘更生等经学“大师”们所缺乏的。
本就缺少“可操作性”的儒学走向“经学”,变的更加没有实际效力,这也是汉宣帝最担心事:亡我汉家,必太子也。
荀悦论曰:夫赦者,权时之宜,非常典也(大赦天下,本就是偶然为之的权宜之计,不该成为制度)。汉兴,承秦兵革之后,大愚之世,比屋可刑(挨家挨户的问罪),故设三章之法(高祖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民更始(重新开始),时势然也。后世承业,袭而不革(沿袭却不改变),失时宜矣(不合时宜)。若惠、文之世,无所赦之。若孝景之时,七国皆乱,异心并起,奸诈非一;及武帝末年,赋役繁兴,群盗并起,加以太子之事,巫蛊之祸,天下纷然(混乱),百姓无聊(无依无靠),人不自安;及光武之际,拨乱之后:如此之比(这样治乱相连),宜为赦矣。
半民:作为后世经学大师的荀悦都比较匡衡来的实际。毕竟他指出了“大赦”只是权宜,而不是制度,“法”还是要执行的;指出了为什么要大赦的缘故,是因为兵革乱世,天下纷然,民不相安的“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