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系列之 箭镞篇 上
喜欢军事的朋友都知道, 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自古以来都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所以说古之弓箭今之枪炮导弹,其实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因为它们都是远射兵器的发展与延伸。而制造这类武器的技术与工艺,也始终是引领人类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之一。换言之,任何时代的军工技术,都是一个部族、一个国家基础能力的前锋。而这种状况,也就是今人所概括的军工技术优先, 然后再转民用。
所以说,本篇所讲的箭镞虽小,却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冶金制造技术。
喜欢古代兵器的朋友都知道, 就形制与功能而言, 先秦箭镞可分为三
铤式三刃镞 春秋中晚期。
不难看出,此镞工艺精良形制俊美, 至于杀伤力,可以自己去想想。
众所周知, 三刃镞的厉害处,是在于人体一旦中箭, 拔出来也会是个血窟窿,而且很难愈合极易感染。由此我们也不难推知, 在缺医少药的2000多年以前, 人只要中箭,那结果就是不死也得重伤……是不是想想都疼
铤式三刃镞 春秋中晚期
铤式三刃镞 春秋中晚期
箭镞质量越大, 发射出去的动能也就越大,而其稳定性与远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换言之,古人在制造箭镞时,刻意加长箭铤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它的上述功能。
从史料与考古发现来看,直到孔子所处的春秋中晚期,弓箭也没有被大规模应用于战争,而是被限定在了某一社会阶层。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其实也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射手,你得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与习练。反过来讲,这也正是“射”为孔门“六艺”之一的原因。
二是弓箭使用成本过高,不但弓贵,箭也不便宜。总之一句话,当时的弓箭并不是普通人玩的。而这种状况,直到战国中晚期才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请注意看,这枚镞的本部留有一小孔,铸造工艺足可谓登峰造极。那它干什么用的呢?我看就留给专家去研究吧
铤式三刃镞 春秋中晚期
从出土实物来看,战国之前的上乘箭镞,工艺精良品种繁多,而这种状态的存在,也就导致了它无法大规模量产成为制式武器,。究其原因,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产成本太高了。换言之,这应该也正是后来六国兵器虽精,却也不敌秦军的原因之一吧。这个话题容待后叙。
铤式三刃镞 战国早期
显而易见,此镞与前几枚不同,它本部为倒刺锋。至于它的作用,我想各位应该都知道
一旦射入骨骼,想拔出来门儿都没有。
铤式三刃镞 战国早期
从现代考古发掘来看,这类极具特点的长镞,属于典型的楚地特产,具体可参看曾侯乙墓所出
铤式三刃镞 春秋中晚期
铤式三刃双倒刺镞 战国早期
这这枚三刃双倒刺最大的特点,是用上了当时顶级的镀膜防锈工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漆古”。
这一枚也是如此,可惜箭铤断了。
请继续欣赏, 注意别把口水滴到手机屏幕上就行
在本人收藏的先秦箭镞中,以这一枚最为恶毒,请仔细看
这枚镞本部帶有一活动小戟,飞行时收拢,刺入时利索,可要想弄出来,尽管展开您的想象力吧
出土实物显示,先秦时代的三刃镞除了铤式之外,还有銎管式出现,也就是箭杆的插装方式变了
进入战国中期以后,随着冶铁工艺的进步,铜铁复合镞亦随之出现
而制作工艺简洁、易于大批量加工生产的三棱形箭镞,亦随之出现
除此之外,镞体一面或三面带有药槽的毒箭,也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一枚药槽之内,甚至还残留有当时涂进去的膏状毒药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另有一事得向大家汇报一下:除了研读史料与收藏实物,本人对弓箭的认知,亦源自于亲身体验,虽然我用的不是传统弓
未完待续,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