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莫成过场与秀场

半月谈评论员 毛振华
学术研讨会是学术启发、观点碰撞、成果交流的大舞台。最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的一篇文章——《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表演”》,在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文章中关于“学术研讨已不再是学术研讨会的核心事项”的观点,引发广泛共鸣。
不可否认,当前一些学术研讨会正在异化为过场与秀场,偏离了学术开放交流的初衷。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与国内发展需求,学术研讨会亟待回归本源,聚焦科研交流,为攀登科研高峰群策群力。
学术不能闭门造车,只有海纳百川集思广益,才能凝聚更多的智慧与资源,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学术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自由碰撞学术观点,增进交流合作,在互相启迪中为共同化解科研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不过,近年来,部分学术研讨会出现了形式主义倾向。研讨会前,相关研究论文早已印刷成册或制作成电子版,有的与会学者只是登台照本宣科念一遍,演讲内容未超出册子中论文内容;有时会议主办方安排的日程紧张,动辄上万字的论文仅留出十几分钟演讲时间,念都念不完,学者只能捡重要内容匆匆带过。
更关键的是,原本作为学术研讨会重头戏的研讨环节,或者因时间有限,难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更谈不上完整回答与会者的提问;或者不过是泛泛而谈,互相吹捧,并无实质内容。还有的研讨会为了能让更多学者登台单独发言,干脆取消了研讨环节,令学术研讨会的价值大打折扣。
记者曾多次参加不同行业的学术研讨会,对这类现象并不陌生。一些青年学者本来抱着学习的目的,积极争取参会机会,到现场却被安排在观众席角落里,听到的无非是会议论文册内容的重复。他们并无机会就关心的学术问题向演讲嘉宾提问,几乎不可能直接与学术大咖对话交流。不少学术大咖往往在会上露一面后,中途就因“事务繁忙”匆匆离去。这样的研讨会不免令青年学者感到遗憾。
还有的研讨会自始至终“水分”十足。这类研讨会往往主题宽泛、准备仓促,甚至没来得及将与会学者论文完整收集;会议中没有安排速记,压根儿不会将学者发言内容详细记录;会议开完即大功告成,更不会对交流内容进行回溯、分析、整理。主办方最重视的是邀请到高级别人物致辞,通过媒体发一发通稿,在朋友圈里转发相关新闻收获一波点赞,这反而喧宾夺主成了最主要的成果。这样的研讨会看似没有价值,但对追求办会“政绩”的主办方和部分受邀参会赚“工分”“评审费”的学者来说,目的其实已经达到。
每年年末都是“会议季”,不少“掺水”的学术研讨会扎堆举办。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四处发邀请函,主题雷同者比比皆是。这样的会议看不出明显的学术价值,反而有应付财务规章突击花钱的嫌疑,造成资金浪费,而这笔钱本应该用在学术研究上。
当前我国还有不少科研难题亟待攻破,不少科研空白需要填补,每一分科研资金都应尽可能花在刀刃上。这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针对此,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机制应探索进一步改革。办会前,就应评估会议举办的价值、办会流程的合理性、邀请嘉宾是否得当、开支是否超出限度等。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必须要开的会议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精减支出。坚决杜绝选择高档酒店奢侈办会、利用公款安排旅游。会议结束后,主办方还要提交充分的证明会议成果的材料。要通过提高办会门槛的一系列举措,让钻空子者知难而退。
无论是对于大学还是研究机构,都应摆脱形式主义,不以是否举办过学术研讨会作为评判标准对于学者而言,单位同样不应以参会数量作为衡量科研能力的指标,支持他们扎扎实实投身重大科研攻关,尤其是十年磨一剑式高水平研究,真正产出有价值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在我国向科技强国阔步迈进的进程中,离不开学术思想的激荡,所以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不可或缺。当务之急是提升学术研讨会质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挤“水分”,提质效,让学术研讨会真正成为科研攻关的推进器,助力科研工作者勇攀学术高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政治、经济、商业大事,解读社会发展,品味人生百态,您的政经顾问,学习良师,生活益友。
348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21年第8期

编辑:李建发


责编:秦黛新 杜肖锦(实习生)
校对:米湘月(实习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