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纪越大,越喜欢戏曲?
Nov.
08.2019
▽
▽
那晚和几个同事骑车回酒店,拐进胡同里面的时候改换步行,幽深的巷子里每隔几步便立着一盏淡黄色的街灯,映在两旁爬山虎缠绕的栅栏上,仿若一个隔世花园,秘密地藏匿在城市深处。忽然,不远处传来几句轻吟的小调,随声望去,便看见一位遛狗的大爷,一面牵着三条狗绳,一面有板有眼地唱着小曲儿。走进一听,似乎是京剧的腔调,余音婉转,调门铿锵,使这条静谧的小路忽然间沾染了粉墨气息,仿佛将门卷帘,一声呵散了胭脂盒,打翻了黛眉墨,瞬间一袭五彩之风,惹得野花羞涩。
透过夜色朦胧,依稀听见“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更性情……”虽然,那个远去的长影,拖着三只小影,一身傲然独居的样子渐渐走出了视线,不过,留下几句唱词却一直与我厮磨。驻足间,忽然觉得那句词很是悲凉,似乎道尽了无奈与顺命,即有坚强,也有辛酸。
想来,人为什么越年长就越会喜欢戏曲呢?以前,坐在电视机前度过一个个暑假、寒假的自己,是绝不会在戏曲节目上停留片刻的。偶尔和爷爷奶奶一起看电视,听到那些悠长的曲调也会觉得枯燥无趣,心想明明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要拖这么长的音才唱出来呢?不过,时过境迁,如今捧着手机消磨时光的时候,刷到京剧一类的视频竟会莫名喜欢。而且,也不会觉得那些唱法是一种拖延了,相反有时还会沉浸在那种腔调里,恍惚间觉得人生本来不必从速,婉转地任其发展也很称心。
现在觉得,似乎也能理解当时老一辈人喜欢坐在电视前听京剧的原因了。或许就像是被困在手机时代的我们,一面在信息嘈杂的环境里追赶潮流,一面想静下心来回顾老旧的艺术。也因此明白了,为什么人的年纪越大,越喜欢听戏曲。或许是因为,岁月的流逝使那些新潮的东西后浪拍前浪,未等沉淀,就涌来了更新的信息,时间久了便会觉得逝者如斯,一切善变的东西都无法直击内心。
反而,那些传统的东西不会变,它们像是坐在小时候老房子门前的苍苍老者,不动不摇,不会走失自己,只慢慢地等你去喜欢,等你回头。
其实,我们对于时光的感情一直都在变,小时候不知在哪儿埋下了某颗种子,长大以后,它便要发芽结果,影响你以后的琐事重重。
记得曾经第一次听京剧的时候,心里就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绪,因为无法表达那种心情,像是掺杂了忐忑与兴奋,又瞬间压制住了情感,一如平缓似镜的湖面。所以,之后的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听戏,直到那时候同学间流行问前世今生的游戏,我便脱口而出:“我上辈子也许是个戏子。”当然,那只是孩子间的玩笑,不过我却总信以为真,因为对粉墨浓妆、戏服行头一类的东西,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感情。于是,我相信自己的直觉,便自诩前世的某个小青衣或小花旦,是冥冥中嵌我入魂的。
总之,戏曲的感情色彩总更浓重一些,像一道宴席里的主菜,流行歌曲只是开胃甜品,几口便腻了,反倒是小时候厌倦的正餐,如今成了心头挚爱。也许,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历久弥新后的沉香木,需要岁月的积淀才能焚出芬芳的气焰,也只有当时光送我们走到人生的幕后台前时,才能真正的静静听一曲戏宴。
雨萌小站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