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李世民和朱元璋照镜子,都悟出了道理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著名理论(未必是他自己原创,但人家是皇帝,有署名权啊),流传千年,写进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
其一是水能截舟,亦能覆舟。以自己的切身经验以及之前几千年的历史教训告诫子孙,别瞎整,瞎整必出事。虽然百姓承受力都很强,貌似平静,甚至不敢正眼瞄你,但暗潮汹涌,一个不小心,阴沟里也能翻船。
另一个,便是镜子论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魏征死后,唐太宗长吁短叹,我又少了一面镜子啊——留下了一段名君贤臣的佳话。至于后来他因事砸了魏征的墓碑,则不利于圣明形象之塑造,是故后世好像也就很少谈了。
李世民发明镜子论六百多年后,又一位伟大的皇帝受到镜子的启发,讲出了很多语重心长的话,让后人思索。
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开国君王,曾经做过和尚的朱元璋。
据《明太祖宝训》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月,朱元璋朝会时大发感慨,给朝臣们讲了件事。
他说,我们府库里不是有很多有些年头的镜子吗?我让太监去拿来用掉,然当中不少,照出容貌,都是失真的。问了好几个冶工,都说不出原因。后来有人解了谜,“锻炼不至,范模不正,故镜体偏邪,照人失真。”
诸位爱卿,你们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来吗?
堂中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最后的共识是,还是请皇上降下宝示,我们恭听圣谕……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这镜子啊,不过是一个物件,稍有偏斜,都没法好好使用。“人君主宰天下,辨别邪正,一察是非,皆原于心。心有不正,百度乖矣。正心之功,其可忽乎”。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晓得,洪武一朝,杀戮甚重,帮着他打下大明江山的功臣们,多半以各种罪名死在他手里。真的是他们有必杀之罪?必诛族之罪?未必啊。实际上朱元璋自己心难正,看谁都歪,不整整就不舒服。兼之皇权一统,没有制衡,那些被赐死被杀死的大臣们,口里还要表示服罪谢主隆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