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绥宁苗族风俗》序
作者 杨焕礼
最近,我在本县一个微信公众号上,读到一位朋友的一篇关于苗族风俗习惯的文章,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上世纪初绥宁苗族婚俗,在当时,这种婚俗非常普遍,作者写的也实事求是,并无虚构,只是那种婚俗到今天已不存在了。于是,这篇文章后面的留言里,一片的骂声,说作者在瞎编,是封建迷信,是为了搏人眼球等等。我想这些开骂的人一定是一些年轻人。
时代的变迁日新月异,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已是感知不多了,因此,本民族的习俗难获得年轻人的认同。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少数民族中有,就是汉族中的年轻不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年轻人热衷过“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凡是洋节洋民俗他们都毫不怀疑,趋之若鹜,更有商家的大式炒作,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推波助浪,全国各地不分民族地域,街头巷尾,铺天盖地都是“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凡是中华民族的节日和民俗,他们都带着狐疑和不屑,说出诸如“有这样风俗?”、“这不是有人编造出来的吧?”、“垃圾!”、“老土”等等言辞来。年轻人为什么不认同本民族文化?为什么怀疑我们本民族文化?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讲起来很复杂,很多有识之土,特别是一些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土,也有过深入的探讨和剖析,并不断见诸报端,这些不是笔者在此文中要探讨的任务,不必赘言。
我要写的《寻觅绥宁苗族风俗》系列,原定名为“绥宁苗族风俗录”,后来想了一想,觉得不很准确,为什么呢?“录”应该是如实的记录,也就是说要将现实中存在的民俗如实记录下来,而“寻觅”就得去寻求、寻找。我县苗族的一些传统风俗已经离我们当今的生活渐行渐远了,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在不断的改变或是消亡,这种变迁虽然离现在的时间并不很长,有的只是在十多年前,也有的也只是在二三十年前,更远的也只是在五六十年前。如此说来,除现在还依然保存的风俗,绥宁苗族很大一部分的风俗习惯只能从老人们的记忆中挖掘了。
一些传统民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记得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有过这样一段话:“原来宇宙之间,无论哪一种现象,都是常动不息的,都是变迁不已的。这个变迁,就叫做‘进化’。”民俗也是常动不息的,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绥宁自古属古苗疆要区,远古时属盘瓠蛮地,上古时属古三苗国疆域,《靖州乡土志》载:“今考苗瑶,皆出缙云三苗之裔,……绥宁苗瑶杂处,”《清高宗实录》等古籍将绥宁称为“苗疆要区”。绥宁古版图面积六千多平方公里,地跨现今的三省(区)五县,即贵州黎平县一部分,广西三江县一部分,湖南新宁一部分,城步、通道的大部分。史上“四析绥宁”后,其现存版图面积2927平方公里,人口38多万人,苗族人口有二十多万,苗族村寨上百个,分布地域广阔。绥宁在历史上虽然经四次析出大半版图,但其依然是湘西南苗族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地,苗族文化所积淀非常丰厚。
绥宁自古又有“十里不同音”和“十里不同俗”的说法,因此,绥宁境内苗族村寨不仅在语言上有很大差异,其服饰和民风民俗也存在很大的差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目前形势下,苗族人口和其他地方的农村人口一样,不断外出,涌入经济发达的地区,或是周边的城镇,不可避免地造成苗族村寨的“空壳化”,其原有的民俗也就逐渐变化,原有的民俗会淡化,及至消失。譬如,我县是务工输出地,农村村寨的人们,如果还想过上一个像几十年前那样具有传统意义的春节,已是不可能了。这些地方在春节期间,人们来去匆匆,是过客,而非主人了。一些村寨年轻人回来过春节,他们除了玩手机就是在牌桌边打转,没有兴趣玩民俗,更何况村寨的一些民俗是集体性的活动,参与者要有公益之心和奉献精神,如今的年轻人谁还有这样的热心肠?因而,我县农村村寨现在的春节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相比,只能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春节,是一个内容被简化了的春节。既然传统春节已被简化,那么这些地方的春节传统民俗活动也就少之又少,大多数的村寨几乎没有集体性的传统民俗活动,这样,再过若干年,村寨的一些民俗命运只能是消亡。就整个传统民俗而言,如果没有了传承的平台,那只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很快地消失。
笔者在搜集苗族传统民俗时,大多的苗族传统民俗已没有现场感受的可能,只能是寻寻觅觅进行艰难田调查。此就是笔者改“录”为“寻觅”的缘故。
(欢迎阅读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