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医患伙伴成就首例艾滋治愈病例
△ 世界上第一例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人
对于美国人布朗(Brown)来说,他是不幸的,1995年,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更不幸的是,2006年,他又罹患了急性髓系白血病。两种恶性病集于一身,是十分罕见的,一年的生存率几乎为零。
对于布朗来说,他又是幸运的,他在柏林遇到了胡特医生。1996年的胡特还在读医学院,课本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浏览生命科学期刊成为他的习惯。一天,胡特拿到了图书馆里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在这期杂志上,胡特无意中阅读到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斯蒂芬·奥布莱恩(Stephen J. O’Brien)等人关于HIV感染和AIDS进展抵抗基因的一篇文章,研究显示,尽管艾滋病对一些人而言意味着噩梦,但对另一些人却无法构成威胁——这些人天生存在一种基因缺陷。由于CCR5基因中缺失了32个碱基,这种基因被称为CCR5-∆32。因为这种缺陷,艾滋病病毒无法进入淋巴细胞,将不再对生命构成威胁。这一研究发现给了胡特启示,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血液科医生,要在艾滋病人血液上下功夫。
△ 本文作者(左)与胡特医生(右)
2006年,布朗来到胡特医生的血液病专科门诊,他们一见如故,似曾期许着这一天的相遇。布朗毫不犹豫地将信任及期望托付给了胡特医生,胡特医生按照常规入手,为布朗实施化疗,同时,做着非常规的准备,为布朗寻找骨髓移植的供体,这个供体应该携带CCR5-∆32基因。
化疗仅仅短暂压制了布朗的恶性肿瘤,他同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一样,复发了。他要求接受骨髓移植,期待着奇迹发生,但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在德国骨髓移植库中,胡特发现了全球有232例捐献者与布朗匹配,其中有80例捐献者住在德国。胡特对这80例捐献者继续筛选,奇迹出现了,第61号捐献者就是他们想要寻找的目标:纯合子CCR5-∆32基因携带者。
高剂量的化疗药将布朗的骨髓及癌细胞全部消灭,在医学上称为“清髓”,这意味着布朗的体内失去了自我造血功能,他的抵抗力为零。他明白这一切,他在无以言表的恐惧中度过了24小时,对胡特医生的信任支撑着他,最终等到了改变他命运的“神奇”骨髓。
骨髓移植非常成功,如同布朗所期盼的,正像胡特医生预测的,布朗体内的“神奇”骨髓开始造血的同时,艾滋病毒在体内的数量不断减少,乃至完全消失。
不幸再次降临,布朗的白血病复发;幸运再次光顾,同一个骨髓捐献者再次捐献“神奇”的骨髓。这次,白血病被彻底治愈了,艾滋病毒再也没有在布朗体内出现。
为了证明艾滋病毒已被彻底清除,布朗配合胡特医生,接受了皮肤、肠道、甚至大脑组织的活检,他钦佩胡特医生,他更希望为征服艾滋病的医学研究做贡献。他的血液及组织标本被运往遍布全世界的实验室,他成为了著名的“柏林病人”。因为有了“柏林病人”,在2013年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学者们大胆地提出了“治愈艾滋病”的目标。
我们见到胡特医生,他为布朗高兴,为布朗的精神感动。一夜成名,他似乎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他移居到了德国一个小城市,德累斯顿。在那里,他避开了喧嚣,继续寻找及筛选更多的纯合子CCR5-∆32基因携带者,等待着下一个布朗。
我们曾见过的布朗,是一个快乐,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阳光大男孩,他不畏惧镜头,笑得腼腆但灿烂,近三个小时的采访,看不出他一点倦意。他敦促艾滋病人,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等待治愈艾滋病的那一天。他表示,他的骨髓是一位无私的好人给予的,如果需要,他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给需要的人。他把胡特医生当成其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 本文作者肖飞教授(右)与布朗(左)
我们这次在暮色中结束了采访,共进了星巴克的咖啡,紧紧拥抱。这是我第一次拥抱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人,不对,应该称他为一个恢复了健康的斗士。
是良好的医患伙伴合作,成就了这一奇迹,让好运不断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