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健品就是交智商税,难道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认为吃保健食品没效果的人,可能是期待过高,视保健食品功能等同于药品疗效; 认为正常吃饭即可,没必要吃保健食品的人,觉得用保健食品跟普通食品没差别,高估日常饮食的营养供给状况,纯属花冤枉钱; 那些大把吃保健食品的人,可能对日常饮食过于悲观,舍本逐末的把健康寄托在保健食品上,殊不知保健食品虽有一定的功能,也不能替代合理搭配的饮食。 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
维生素D 一般人群每日摄取400国际单位(10微克)的维生素D;
65岁以上者每日600国际单位(15微克),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国际单位(50微克)。
钙剂
成年人每天所需钙质为800毫克; 50岁以上的人、孕妇或哺乳期女性为1000毫克; 11~14岁青少年为1200毫克。
关于保健品的争论,从未停止。
有人认为:保健品绝对有效果啊,美白、养个好睡眠
有人认为:吃饭就够了,还有啥必要吃保健品,就是骗钱
……
要知道,近几年关于保健品打着养生旗号骗钱的产品了比比皆是,在许多人眼中,保健品领域几乎成了“骗钱”“智商税”的重灾区。那么,保健品真的完全不能入了吗?
保健品,即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在国外或港澳台一般称之为“膳食补充剂”。
2005年7月1日,我国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膳食营养补充角度来看,如果不是刻意追求特定功能,具有较为普遍适用性的膳食补充剂选择,有如下推荐:
适宜人群:
1.长期难以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模式安排饮食的人群;
2.减肥者、素食者、中老年人;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为省时间,长期吃快餐、即食和外卖食品。
这种饮食模式虽然感官上美味,填饱肚子也是没问题的,但大多营养结构不均衡,高热量低营养,既让人发胖,还易缺乏微量营养素,造成隐形的营养不良。
如果身体缺乏营养素,可能会出现体力或视力疲劳、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或睡眠质量差等。
尤其是减肥人群,在控制饮食热量的同时,很可能造成必要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还有素食者也会因为不食用某些特定类别食物,造成维生素B12、铁、锌等营养素缺乏。
维生素D不仅跟人体的骨骼牙齿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还能起到一定的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虽然维生素D是人体唯一可以通过晒太阳就能自身合成的维生素,但实际上由于户外活动减少、空气污染以及防晒等因素,中国居民普遍存在维生素D摄取不足的情况,特别是中老人,绝经后妇女等人群尤为严重。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通常,可以通过食用海鱼、动物肝脏、鸡蛋黄、奶制品等获取,也可以在11:00~15:00晒太阳15~30分钟,每周2次。
钙并非是对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唯一营养素,但却是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然而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有80%以上的人钙质摄入不足,平均摄入量低于400毫克,不到推荐量的一半。因此,应努力通过饮食或膳食补充剂获取钙质。
此外,高蛋白质、高糖、高盐、高磷酸等饮食习惯,也会加速体内钙质流失。考虑钙的含量和吸收利用率,理想的补钙食物是牛奶及其制品,还有小虾皮、大豆制品、芝麻、部分坚果类和深绿色蔬菜等。
编辑:白各
图源:123RF图库
参考文献:
[1]李宁,陈伟.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读本》
[2]. GB 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春雨健康科普
春雨医生官方科普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