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登高望远时。天寒露重,当滋养身心
10月8日,寒露
今年的寒露
在欢愉的十一长假之后又如期而至
寒露到来
标志着秋天从凉爽变成寒冷
冬天正在来的路上......
摄影:陆博
袅袅凉风动,寒露秋更浓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一晨一夕,会略感丝丝寒意。
此时天气变凉,树叶转黄,秋天已经接近尾声。昼夜温差增大,天凉干燥,最易生病,因此要格外注重饮食起居和身体养护,健康度过秋天。
寒露健康指南
伴随“寒露”而至的浓浓秋意,北方层林尽染, 南方蝉噤荷残,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此时恰逢国庆、重阳前后,天高气爽,是看云登高的好日子,向着山往上走,随时抬头看,心随天外云舒云转。
此时此刻,若能携三五好友,结伴而行,踏着秋露清爽,秋风怡人,一起登高山,赏菊花,泼墨品茶,人间诗画,既是一件极具风雅之事,身心灵也在广阔的自然里,得到充分的释放。
摄影:陆博
虽然秋风瑟瑟,但在天高云淡中,能感受秋日的宁静致远。在漫山遍野的红黄橘绿里,有着四季交替时的暧昧美。
其实万物并未凋零,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寒露饮食指南
白露养生——吃母蟹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民间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俗。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正所谓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正”了。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喝寒露汤
秋季干燥,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已至,为家人煮上一碗“寒露汤”,带上最深的祝愿,唇齿留香,身体健康。
自制寒露汤
【寒露汤】所需食材:银耳1块,雪梨1个,川贝少许,老冰糖适量。
第一步:银耳用清水冲洗几次,洗去杂质后再次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
第二步:锅中加入少量的清水,银耳撕成小朵,加入锅中,大火煮10分钟。
第三步:雪梨刮去表皮,切成大小合适的滚刀块;川贝用破壁机打成粉状,或用擀面杖擀碎。
第四步:银耳煮开后,加入雪梨块、打好的川贝粉和适量的老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关火,一碗清甜滋润的寒露汤就做好了。
寒露时节,饮食平衡,适当多食甘、淡滋润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糯米、芝麻、蜂蜜、粳米,再来点鸡、鸭、大枣等增加体质,对辛辣食物,就忍着少吃点,远离疾病侵扰,安然度秋天。
寒露习俗
赏红叶
寒露前后,宜人的气候十分适合登香山赏红叶。叶子像是喝了醇厚的美酒,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天边红霞,缭绕群山。鲜活饱满的色彩,给这个逐渐萧条的季节平添了许多生机。
摄影:陆博
寒露时节赏红叶,早已成为人们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
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可以说,香山是国内最具口碑的赏红叶地点。
摄影:陆博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民俗,这一民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养生
金秋时分,天气转凉,自然界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相应地,人体脏腑也随自然变化,不应让身体有太多消耗。秋季尤其应注重早睡早起,以顺应“收养”之道。因此,寒露养生重在“滋养”。
养阴防燥: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等。
润肺益胃:中医认为,秋季属金,对应人体脏腑的肺,肺喜滋润,而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因此秋季要注意润肺防燥。“燥则润之”,入秋以后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莲子、百合、银耳、南瓜等。
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摄影:陆博
早卧早起: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减慢,易于形成血栓。
保暖养生: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空气干燥,更显冷冽,乍暖还寒时,莫忘母亲叮咛,天冷加衣,不露脚不露腿。提醒你爱的人,昼夜温差增大,要注意添加衣服,要做好保暖,尤其是注意肩颈、腰背、脚部保暖。
暖颈
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戴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暖腰
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另外,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温热作用。
暖脚
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秋冻”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有意识地让身体适当“冻一冻”,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为适应寒冷的冬季做好准备。而到了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此外,对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天气寒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要想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
还可经常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新陈代谢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强。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后的晚秋,不应只是感念四时更迭,而应向气候敏感的花鸟虫兽学习“寒欲结,残荷垂;霜渐凝,寒蝉噤”的智慧,不与凌霜傲雪争锋相对逆势而为,在静静蛰伏中滋养自己、蓄势待发。
10月23日,霜降
繁华落尽才见真淳,生命本该如此。不经一番寒凉,怎见人心温暖。迎着深秋,我们要稳稳地走,用心地活。心中,始终不忘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
一滴寒露送秋凉,一声关切暖心房。在这个外冷内热的季节,愿世上所有被牵挂的人们,天涯海角,各自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