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身边事 | 缅北腊戌老理发店屹立30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是一个奇妙的玩意,时代变迁给我们带来很多新潮、时尚、便捷的新事物。穿过灯红酒绿,在巷子深处坚守着传统的行当与店铺,反而会让人心头一暖。这些老手艺人坚守的是一份执着,守候的是我们心里抹不去的童年旧时光。

记忆中的理发店,朴素的装修总是伴随着推子“滋滋”和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以及铁制座椅扶手那凉冰冰的触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理发店越来越少。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在腊戌12号老腊戌红绿灯旁边,看到一家颇具年代感的理发店,走近时,“滋滋”声、“咔嚓咔嚓”声的记忆席卷而来……

这家理发店店面不大,大约20㎡左右。桌面上打磨到黑得发亮的备刀片、用到磨旧的剪刀,墙上还有已经发黄的发型宣传图。一切的一切都在映衬着两个字——老店。

理发店开了30多年,老板名叫挨通。他说,在哥哥的影响下,自己一直很喜欢美容美发这个行业。后来,哥哥去世了,自己也干起了理发师。这一干,就是30多年。开这个店,没赚什么钱,主要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现在,来剪头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不过,来理发的,有很多老顾客。我们来的时候,师傅正在帮一位顾客理发,顾客坐在椅子上,微闭着眼睛十分享受的样子。看着师傅行云流水的动作,我忍不住夸他手艺好。他笑着说,30多年了,就喜欢做这个。

坐在椅子上,一边理发,一边和师傅聊天。不需多言,多年的光顾,理发师与顾客之间早就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默契。理发师不推销,进店之后也没有利益交换带来的紧迫感。有的是一种老朋友间拉家常的轻松氛围。

时间慢慢过去,生活平静,日复一日。一把梳子、一面镜子、一把剃头刀,都残存着光阴的痕迹,记录着老手艺人的故事。曾经那些传统老剃头匠们都在慢慢的变老,如今这些传统行业越来越少,只希望他们消失的脚步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