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永远都不要帮助一个已经落难的朋友?心理学家这样说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所以,人性的本质是自私且利己的,当你想要伸出援手帮助一个落难的朋友时,请三思而后行。
这可能有悖于常理,很多人都认为人活在世间,就得讲一份情义,如果看见自己的朋友落难而不去帮助,那便是为人的不义。但真正的情义,绝不是靠经济帮助能够体现的。
正如当红明星杨幂,在大众的眼中,她已经是个功成名就的红人,可当被询问到身边的朋友找她借钱时,借还是不借,杨幂直言道,不会借钱给朋友。
很多人刚听到杨幂的回答时充满疑惑,认为她如此有钱竟然对朋友那么抠门。
但其实,杨幂不借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舍不得钱财,而是希望友情能够变得纯粹自然,不要因为钱财纷繁复杂。毕竟,金钱的诱惑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抵抗得住的。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女人为了不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甘愿成为坐在宝马车上哭的人,又有多少人因为金钱将自己的感情付诸东流,不再相信人情二字。
人们常说,借钱容易还钱难,大家在借钱时都会再三掂量,如果不是信得过的人,一般不会借钱出去,即使这样,仍旧有人因为各种理由搪塞拒绝还钱。
所以,钱虽然是肮脏不堪的,但却是人性最好的试金石。人活在世间,脑子里没有金钱的概念是不合理的,除非从小衣食无忧,被家庭保护得太好,才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但大部分人都尝过没钱的苦,钱能解决掉世间99%的痛苦、烦心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终身需求分为了金字塔型的五个需求,只有最低端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才会有能力和精力向更高一层的需求迈进。
当你的朋友还处在需要层次理论的最底端时,哪儿有精力和时间来保留自己的价值追求,这也是为何在饥荒年代时,人们迫于生存的压力会产生人吃人的惨象。
自古以来,都是仓禀实才能知荣礼,帮助一个落难的朋友是出于善意,但未必会得到积极回馈。
农夫与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本是出于好心去解救生命的农夫,将蛇带回家给予其好吃好喝,将它的命一点一点捞回来,可谁知最后蛇竟以反咬农夫一口作为回报。
而今社会,还存在着众多农夫与蛇的故事,传承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年轻人,扶了不小心摔倒的老人,却被老人无意赖上了,不给赔偿金就不起。
著名演员孙俪,在成名后也想着反哺社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选择助养了一名贫困山区的孩子。
可没想到,这位农村孩子上大学后竟在网络上痛骂孙俪,只是因为孙俪停止了对其多年的助养,让他无法像以前一样安稳的生活。
本是起好心帮助他摆脱贫困,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农村孩子养娇惯了,开始将别人的馈赠认为是理所当然。
他认为,孙俪那么有名气,靠拍电视剧就能拿得很高的片酬,给自己点钱怎么了?这些年,在孙俪的资助下,他的确开拓了许多眼界,接触到了原本家庭一辈子无法企及的物品。
所以他开始飘了,习惯用着别人的钱过日子,当孙俪对其断粮的那日起,便激发了他内心无法压抑的愤怒,想着名声对公众人物是最重要的,于是开始利用社会舆论来制裁孙俪。
好在大众也不是没有社会判断能力的,这件事一出来时,群众理智地赞赏了孙俪多年来的资助行为,并审视起这名大学生的行为作风。
但这件事却为很多想要资助贫困山区孩子的慈善人士打了一针,大家都开始害怕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最后还要被反咬一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人不是不可,却应该在一定界限内,否则只会将自己陷入困境。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