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迎来“阵痛期”,一线创作者们分享“破局”之道

网视导读:告别野蛮生长期,在精品化道路上前行多年的网络视听行业已经拥有不亚于电视主流平台的影响力。网络视听产品逐渐“挤入”主流梯队,愿意为网络视听产品“买单”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对于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网络视听产业而言,成长期的“阵痛”仍是无法躲避的过程。

12月1日,聚焦网络视听精品内容创作的一场峰会在成都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举行。虽然此时大会进程已经接近尾声,但是现场依旧火爆,诸多网络视听行业的一线创作者们汇聚在一起,与现场观众分享自己在网络视听领域的创作心得。

白一骢 导演、制作人
  • 许多影视公司都在给平台做内容,平台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方向,但其实,内容还是应该做给客户。做给平台,只是做给用户的方式之一。

  • 在创作时,应当使用2C的思维。因为即使是BAT的那几家平台,无论他们哪家的内容再好再多,用户对于平台本身的忠诚性也并不高,最终他追着某一部内容或者某一款内容去走的,2C的模式才是最终拥抱用户的最正确的模式。

  • 现在整个行情有些问题,整个市场可能有一些寒冬的迹象,“过冬”的最好方法是和平台一起研发,找到用户的需求,更多地和用户捆绑在一起。

  • (网络影视的)跟风和同质化,这种同质化是非常危险的。曾经电视上的电视剧同质化非常严重,于是观众慢慢转向自由度更高、可选内容更多的互联网来观看各种剧集。今天我们看到互联网的情况,尤其是像BAT参加视频网站的状态,有一点点开始像14年以前(的电视台)了,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正统,但是在创新这块上也会慢慢地出现一些滞后,

  • 我们需要去看用户在看这个内容的时候是不是喜欢去发生改变,(平台要)拥抱和接受新的内容模式,尝试和融合新的内容模式。

  • 专业的制作者还是应该从短视频中间吸取它对于用户快感(的满足),对用户拥抱的方式,把(这些优势)整合应用在长视频中,首先(我们)不能去排斥它(短视频),应该用接受的(态度)去接受短视频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尝试新的(创作)模式。

  • 拥抱新的内容模式永远是获得更好发展的途径,内容和短视频的思维结合对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小体量和系列化(网络剧集)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 曾经的互联网内容刚崛起时,这样体量不大并且具有系列化的非常能够体现互联网内容的系列作品挺多,只是这两年减少了。

  • 无论是市场也好,还是从数据来看也好,一部七八十集的剧它的核心观看率还是体现在前十几二十集,之后会下滑。现在我们非常欣喜看到BAT的短剧集,用小体量的方式做好的内容……小体量一旦成功之后投入是很少的,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他选择的是最终是内容根本,那么小体量内容和系列化内容在长期发展中间是有好的机会做出更好的作品。

  • 如果公司一个很年轻的人,专业能力并不那么好,只是因为他在制作公司任职他就能够拿到高的署名,这样的署名让我们很多重要的职位变得非常不重要,现在真正的制作者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

  • 专业度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核心生产力来解决(目前)落后的局面。我对于制片人的建议是需要一个懂创作的制作者,他能够去看剧本,能够懂内容,把内容制作、创作写在一起的制片人,而不再是很多公司挂职的人员和一些简简单单地把一些人串在一块的人,而是真正能够带动(内容)生产的人,只有这样一个人群出现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目前整体创作局面。

  • 当整个大的环境开始进入到一个退潮期,潮水退去的时候被泡沫湮灭的专业人才才能凸显出重要性。目前整个环境对我们真正做内容,而不是投机拿内容当商品赚钱的人是一个好事情。冬天的寒冷取决于明天做好的准备,对于真正有专业能力的人而言,认真储备在的时候不会担心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我们有多少内容不重要,只要储备一两个高品质内容是能够足以让我们撑过去。

余飞 知名编剧

  影视行业的十大拐点

  • 第一个拐点:平台整合基本到位。网络平台刚刚诞生之时,许多业务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比如,网络电影一度是低俗的代名词,甚至是盗版的代名词,而经过几年发展,新媒体影响力与市场份额的增加等要素。在短短几年之内,网络平台已经从过去的粗放式经营,走向了正规的科学经营。现在主流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主流电视媒体并驾齐驱的引领。行业格局重新启航。

  • 第二个拐点:相关政策完成大一统,以往网络平台播出的作品与电视平台播出的作品在存在较大质量差异。但是根据最新的政策,这种差异已经消失。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良性竞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大量相互渗透,而电视台为了发展也必然会大规模进入带有网络特征的内容,未来的超级媒体必然是包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大集团。

  • 第三个拐点:评价体系正在重构,流量和收视率的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关于这一点在管理层和业内形成共识,以爱奇艺取消点击量统计为标志,预示着新的评价体系并在未来诞生。

  • 第四个拐点:人才的再分配。网络平台刚刚诞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非常陌生的面孔进入了影视制作行业,甚至有些并不是专业影视创作管理人员,这种情况一度让传统影视行业对其新生戒备,而经过几年发展网络平台的机制区趋于稳定。

  • 第五个拐点:现实主义题材的回归。我非常惊讶地发现,2018年入围网络视听年度优秀作品的几部作品,没有一部是架空悬浮穿越之类的剧,比如《白夜追凶》《忽而今夏》《虎啸龙吟》几乎全是以现实手法踏踏实实老老实实讲故事,塑造人物潜入生活。

  • 第六个拐点:原创的回归,IP这个词前几年大家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今年大家虽然还在探讨,但是我个人认为,现在再提起这个词,大家心中默认的含义已经有所变化,比如获得特别推荐的网剧《忽而今夏》虽然也是由IP改变,但是这个IP已经不是诞生之初的气质了,这部剧及其贴近生活。而另外几部获得推荐的《白夜追凶》、都是纯原则作品,尤其是入围的《假如没有遇见你》。这些优秀作品将现实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情一一展现,从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 第七个拐点:倒手买卖向制作实体转化。许多过去做版权的公司现在参与制作发行,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如果全行业都是皮包公司,都是只做倒买倒卖的公司,那么行业将走向一个更加恶劣的环境。

  • 第八个拐点:资本退场。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许多涌入影视行业的虚火热情开始退潮,尤其是新旧媒体整合到位,大格局已经,业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做实事的趋势。

  • 第九个拐点:科技推动,网络平台的出现其实是因为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新生事物,未来即将出现更多的黑科技,我们的生活必然迎来革命性的变化,随之网络视听行业也会发生变化。2018年已经成为产业趋势的5G网络,这种新技术会改写网络的格局,并引发行业的巨大变化。我们甚至可以借此东风扬帆出海,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需要我们整个视频行业共同努力、打造出更多的精品内容才可以搭乘这个大船出海。

  • 第十个拐点:剧作中心制,如果希望整个行业能顺利发展,就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重要的经验,以美剧、韩剧等先进体系作为参照,我们目前期待引入的就是剧作中心制,以故事为王、内容为王的方向。我们的作品讲的是故事,故事的载体是剧作,剧作的来源是编剧。在影视行业价值观与审美在这里对峙交融,值得全行业每一个人用最最善意的温柔去呵护他,每一个编剧有人在那里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

常斌 企鹅影视副总裁、《罪途》《那年1987》总制片人

网络电影的新挑战

  • 第一个挑战:头部效应显著,2016年全网上线数量全网达到2200部,2017年1900部,2018年三季度为止上线1300部,相比之前一年是明显的下跌。2017年单部网大的平均播放量是300万,2018年平均是500万,虽然这个产量下降了,但整体的播放效果还是可以的,产能并没有降低。

  • 第二个挑战:传统影视公司入驻网大,开始争抢头部资源。过去传统的影视公司似乎跟网大的圈子比较绝缘,但今年这个圈子被打破了,圈子外的传统影视公司在网大市场上开始有一些布局,同时参加一些网生内容的板块,这样也给新媒体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第一是内容资源和行业人才的争抢。第二是资本差距大,传统影视公司经验丰富,一些新媒体存在倒闭的风险。

  • 第三个挑战:题材类型的局限,IP还是屡见不鲜的追逐点。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数据论占据很大因素,数据等于票房的观点。第二,从市场现状来看,网络电影的制作预算确实也限制了一部分内容的产出。第三是头部网大IP改编的还是很多。

网络电影现存问题

  • 第一是剧本问题,现在网大整体剧本的品质比较差,没有好的品质,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都很难形成传播和用户粘性,大多数创作公司忽略了内容本质,对剧本创意缺乏耐心。

  • 第二是宣传模式问题,超过85%的网大项目实际宣传费用不到10万。网大宣传费非常吝啬,它的宣传力度不够,这是一个资金预算的问题。宣传效果也很差,缺乏基本的审美,影片缺乏看点基本判断的问题。

  • 平台对于内容的需求定位,第一还要回归内容创作本身,提高剧本的品质。二要明确宣传方向,提高物料的审美。 第三个是优化合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培养人才专业优势能力。

张恒 爱奇艺副总裁
  • 现实题材的剧集创作,目前面临着比较明显的困难,我们总会有一个错觉,那就是网络视频平台上的现实题材剧集非常少,但是浏览现在的网络视频平台,却能发现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不过确实是,目前的剧集市场显示题材中能够引起观众广泛关注、广泛热议的却并不多,也很难产生像《延禧攻略》那样全民热议的盛况。正是因为现实题材的本质要求它必须贴近生活,使得它不能以满足感官刺激的手段吸引到最广泛观众的关注,不能以爽感追求爆款出奇制胜,以至于它缺少能进入受众视野并引发话题热议的题材,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直需要面对的问题。

  • 做现实题材的剧需要生活真实的温度,只有反映出真实生活的细致入微、真情实感才能做到温暖人心、感同身受。但这也不是说从任何一个角度去反映生活都会有好的结果,还需要带着一种热爱和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内容本身。现实题材的完成一定要有高度,这个高度需要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和社会,不以低俗来哗众取宠。而我们说的贴近生活并不是不带任何审美的复刻,更不是为了流量刻意的猎奇。

杨龙 《假如没有遇见你》导演
  • 剧本也好,拍摄也好,更多的还是要分析观众,去针对他们某些偏好性的东西给予创新性的创作,这样才有可能会让大家在看到不一样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相似的感受。

  • 一个影视精品的制作分为非常多的环节。影视发展速度由于它的制作周期和环节问题,周期进步并没有快,一个剧本在呈现的那一瞬间,可能在创作者的心里已经是100分了,但在拍摄中,任何环节可能都会给它逐渐减分,因此我们在创作时候要尽更大的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才可能尽少地减分,才能展现出相对好的东西,爆款也有它的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成分,因为观众是持续在更新、在变化,我们曾经会觉得好莱坞、爆米花作品会更有意思,可能现在现实题材更有意思,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决定一个作品成或者不成。

  • 如何创作一个网络精品的影视剧?你只要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你的态度够端正,非常认真地去关注每个细节它就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作品。

  • 创作剧本的时候需要真实。在现场拍摄只是一个执行过程,这个过程前期了解得越透彻,后期得到的结果就越接近你的想象,所以其实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如何掉链子的话,创作一个好的作品还是挺困难的。

于泳洋 网络电影短片《驯兔记》制片人、米和花影业合伙人
  • 爆款这个词是一个结果,我们创作的时候不能总是想着按创作一个爆款的心态和方式去运作一个项目,你能做的只有把作品做好,它才有机会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结果。

  • 整个行业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创作人有很多人、很多公司的想法很浮躁,大家对爆款的理解非常简单粗暴,一个片子分账分得1千万就是一个爆款,这个在两年前的方式和认知我觉得还能接受,但是网络视听节目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了,除了票房要有一个优秀的回报以外,我觉得影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它的传播效力也是衡量一个影片最重要的方面,所以未来的(网络电影)爆款就是商业的票房加影响力。

  • 一个精品的项目,要保证一开始你的定位、你的项目本身就是有一定高度、有一定立意的。作品从利益角度有一个拔高和不一样的追求的话,那未来这个作品成为一个精品它就有一个基本的基础。

  • 现在目前在网络电影行业,审美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有的时候跟投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可能还是人才的缺失。

  • 作为一个作品不能特别简单粗暴地去迎合所有观众的趣味,甚至是一些庸俗的趣味,(创作者)对自己应该有要求,要做对得起自己内心的作品,很多作品是只有你自己感动了,你自己有触动了,观众才有可能会感动、会有触动。

郭媛媛 网络电影《狂战》策划人、制片人
  • 网络精品爆款是值得推敲的,一部作品放在任何时代都是爆款,只要它值得推敲它一定是可以成为爆款的。而这些作品其实都有一个良好的网络口碑,或者是能坚持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 要做一部优秀的作品就是要放慢脚步,我们真的是希望不以量取胜,还是精心地打磨原创作品和内容。

  • 原创作品才是真正能够拉动受众、拓宽受众面,让我们的作品更能经得起受众检验的最直接有效的作品。大家可能对网络受众有一种误区和认知,觉得网络受众是三四线、四五线的,其实不是,网络受众他们对内容真的是非常懂,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网络受众,不要觉得网络电影、网络综艺是拍给一些可能文化层次不太高的人看,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只有真正的经得起网络检验的原创的作品才配得上算做一个精品爆款作品。

吕赢 《忽而今夏》导演
  • 爆款是一个普遍性,就是让更多的人都去接受它,就是普遍性。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减少低劣产品,让我们的作品变得更加精致、更加优秀,首先从创作人员的层面上讲,要尊重观众,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去尊重观众,把态度放进去,观众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态度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