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只属于大市值,“小而美”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了

最近A股已经站上3500点,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同时也看到好多财经媒体在说,大市值龙头成为了资金的主战场,“二八”行情在持续。

什么是“二八”行情呢,简单来说就是二成的股票在上涨,而八成股票在下跌。那为什么大多数股票下跌,大盘却还在涨呢?因为那二成是大市值龙头股,剩下的八成是小市值股。

于是,我做了个统计来验证这些说法。千亿以上市值的公司数量和500-1000亿市值的公司数量相当,都是140个左右,它们近半年来的涨幅分别为34.6%和28.98%;再往下就是100-500亿市值的公司,它们数量激增,接近1000家,涨幅15.2%;而最大的部分就是百亿市值以下的公司了,涨幅为-6.6%。

小市值公司越来越不受待见了,包括其中很多财务状况健康、现金流也不错的“小而美”企业。这种现象出现在很多行业,乳制品行业就是两极分化表现很明显的一个。

在各个A股上市的乳企中,伊利以接近3000亿的市值一家独大,近半年来的涨幅为34.5%,表现还不错。但往下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小乳企就不大行了,多数涨幅为负。【价值50】里也就只有伊利这一只乳业股。

在这些二三线地方乳企中,之前关注最多的是天润,这是一家典型的“小而美”企业。根据2020年三季度财报,公司货币资金总资产占比达到16.5%,存货低于10%,借款也只有不到4%,天润的产品质量也是不错,但这样的故事越来越难被市场认可了。

我们就以天润为例分析分析小而美们为啥越来越不受待见了,简单从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两个角度看问题。

一、产品市场角度

公司的股价自然是由内在价值驱动,作为消费企业,产品力是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市值公司自然在产品力上也相对表现更弱,难以凭借差异化战术突破现有格局。

1.市场格局已定,发展空间狭小

乳制品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和啤酒市场相似,整体格局已经稳定。2014-2020年,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增速已经非常缓慢。

再来看看行业内的企业分部,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9年伊利蒙牛分别拿下整个市场份额的24%、20%,第三名光明仅仅只有4%的份额,再往下就更低了。所以整体呈现出了“二强多弱”的格局。

在这种整体增长慢、业内双寡头的市场中,小规模的地方乳企很难大有作为。而且奶这种东西尤其是低温奶属于“短腿产品”,区域性很强。天润远在边疆,被这种区域性限制得很难受,虽然拥有优质奶源带,但目前也只能将发展的重心放在疆内。

2.产品差异化难突破

牛奶这种产品不是白酒,不能像每个酒都有自己的故事,奶这种东西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就我个人来说,各个品牌的牛奶如果不是同时对比着喝,真尝不出多大区别。

所以基于这种同质化,天润虽然产品质量不错但能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想要靠“差异化”赚钱难上加难。

当然天润也是做了不少差异化产品的,如各种网红包装的酸奶。但这种差异化的本质还是酸奶口味的变化,可持续性难以保障。大品牌也很容易模仿这种创意,抢夺本身由小公司开发出来的客户。还有独树一帜的奶啤产品,由于口味小众、投入的宣传有限,最终难以取得突破。

二、资本市场角度

从天润的走势上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小市值股的典型特征:日常成交量低,波动起来非常剧烈。在2020年下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天润的日成交量常常维持在10万以下的低水平,表现得冷冷清清。而前两天又突然大涨,连拉两个涨停,复刻了8月份的走势,接下来又急跌8%,仿佛在坐过山车。

其实原因我们在开头也说过一部分了,大市值企业的稳定性与确定性更高,机构更喜欢在里面抱团,无法做出亮点的小市值股只能等待资金炒作,平常自然不受关注。

三、总结

这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小市值股票更多被拿来炒作,大市值才能搞价值投资。小市值股票要么常年受冷落,要么波动起来过于剧烈,自身价格与内在价值曲线的偏离程度较高;而大资金都在大市值票里抱团,股价整体稳步上升,散户追高求稳也会往里进,让马太效应发挥得更明显。

但是这些规律放在白酒身上可能并不好使,在这个始终往上爬的板块里,大市值炒完了炒小市值,小酒涨的比大酒凶……啥消息都能利好白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