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罚款,装了还罚款,全世界就中国卡车才有的一样“杀人”装备
夏天快到了,嘴馋的家哥寻思着买点水果吃。巧的是听同事说公司楼下刚好开了家某果园,所以家哥上班摸了个鱼就出来找店了。
店也不难找,只是没有找到我想吃的杨梅和石榴,店员告诉我说,现在还没有到货,不过可以接受预定。
嘶,我还挺纳闷的,这正是吃杨梅和石榴的季节怎么吃个水果还要预定啊。再三询问下店员才告诉家哥,他们店都是从云南地区采购的当地特产石屏杨梅和盐水石榴,从那边走物流过来得花不少时间。
身处卡车行业的家哥凭着职业敏感度似乎发现了一点问题。
生活需求,物流产业崛起
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物流行业应运而生。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
我国幅员辽阔,各省份的地理环境大不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云南这个宝藏省份里的好东西也被更多的卡车司机们带出山区。
同时家哥也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路况,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卡车使用与发展。最直观的感受还是家哥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关于云南公路“三怪”的故事。
山大路陡车难开,云南公路有“三怪”
第一怪:蓝牌变态轻卡满街跑
由于云南当地路况的关系,一些房子在山坡上,路况不一。路窄、弯多、弯度大,运输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时大型的自卸车无法通过,而这时装配11.00R20轮胎,悬挂蓝牌的4x2轻卡就发挥了作用。
以图中这辆车为例,货箱加高,上面拉的是沙子,载重量甚至能达到20吨!家哥认为,“十吨王”称号已经配不上这些车了,怎么的也得是“十吨王中王”啊!
运输市场有需求、购车成本低、路窄弯多、C1驾照就能开,这4点集合在一起,造就了这种变态的蓝牌大轻卡在云南的公路上随处可见。
第二怪:400马力不算大马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云南公路上行驶的牵引车车龄都比较短。新车多,旧车少,马力大也是云南公路上行驶的牵引车特征。
无论是云南的当地车辆还是外来的车辆,在路上行驶的车辆,车辆配置都比较高,匹配13升大马力的牵引车更是随处可见。家哥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好理解,完全是因为这里的山区路况造成的。山大路陡,大排量,大马力牵引车能更好的胜任这里的运输任务。
所以家哥建议没去过云南的卡车司机,在云南行驶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功课,注意行车安全,在行驶时控制车速。
第三怪:下坡路永远是湿的
在云南地区行驶的车辆,多数司机会使用汽车自带的发动机制动或者排气制动时,为了保证安全,在山区行驶的车辆多数会装配淋水装置,在下坡的时候给车辆的制动鼓与刹车片降温。
在云南的高速公路上加水点比较多,各个服务区都会提供加水服务。除此之外,在长下坡路线的中间位置也会有一个加水点,一些司机会在这里加水,顺便把制动鼓的温度降一降,待加满水后继续上路行驶。
家哥想到这里,之前听水果店员说的从云南来的水果要预定的事就想明白了。从云南下山司机不敢开快车,为了安全考虑,还要在服务区中途停车加水、给轮胎轮毂降温,这一来二去的,时间自然就拉长了。
行业发展催生本土化产品
前面家哥提到了“云南公路三怪”,其中“三怪”之一的淋水器,想必许多卡车司机都有接触甚至自家的大车上就装了一套这玩意。
“淋水器”的诞生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说道的,可以说是中国的本土化产品,纯粹就是伴随着卡车物流行业而兴起的附属装置。家哥16年参加一个商用车展时,就遇到了一家从1999年就开始做淋水器的公司,生产淋水器本就不是什么难事,他们居然还开发了一系列的配套零件。家哥当时还觉得挺牛逼的,这产业链就出来了。
行车需求,终成主流
前面家哥也说了,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物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商用车的使用率在我国也大大提高了。
卡车司机们都应该知道,车货总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所需要的制动距离就会越长,为了避免急刹造成的事故,许多司机师傅都是习惯性的使用“点刹”。这种方法平路上兴许没啥问题,但如果是在山路上的话,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我国道路多山路坡道,长时间使用“点刹”制动,会使刹车盘与刹车皮频繁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降温的话,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卡车司机来说,辛苦攒笔钱买辆车,为的就是能够靠运输养家糊口,多拉快跑也成了所有卡车司机的“正常操作”。
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货是拉不完的,面对高强度运营,再好的车也有疲软的一天,尤其是制动系统这一块。为了减少车辆制动系统不足造成的危害,司机们急中生智,发明了中国独有的卡车衍生物——“淋水器”这一本土化产品。
通过对刹车鼓淋水,加快散热,维持刹车的制动特性。而且“淋水器”好用而且便宜,所以在中国,“淋水器”的装配率可达到85%,在一些山区高速较多的路段,例如:云南、贵州、四川、山西等地,“淋水器”的装配率甚至可达到97%。
使用不当惹祸端
“淋水器”的优点许多卡车司机都切身实际的体会过了,但是它的缺点甚至它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
有经验的司机都会在发车前就把“淋水器”打开,保持正常工作。但有些抠门的司机为了省几个水钱,往往都是到了坡上打开。如果等到刹车鼓过热再打开的话,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长此以往就会促使刹车老化,甚至出现刹车鼓发生断裂的情况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在坡路上看见“腾云驾雾”的卡车驶过,过热的刹车鼓使得水一接触就化作了水蒸气。
另一方面是水箱加满水之后自重大,跑云贵川山区的重卡背个1吨重的水箱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现在计重收费标载运输,车辆自重越轻载货量就越多,水箱的存在就是额外增加自重。
到了冬季,淋水器喷出来的水在地面会形成一层薄冰,地面会特别的滑,稍不注意车辆就容易失控,因此发生的交通事故也不少,这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跳。
家哥再给大家总结一下“淋水器”的优缺点,各位卡友可以参考一下:
一边禁止一边提倡,卡友受伤
其实对于很多安装“淋水器”的卡友来说,他们也很无奈。前面说了,我国多山路,这样的实际情况其实当地政府是很清楚的,所以比如西南省份的执法单位就提倡司机安装淋水器,而且有如果不安装不给上高速的规定。
很多高速和地方道路在途径大长坡时都有交通提示牌上面提醒司机“前方长下坡,请提前检查刹车制动性能和淋水装置”。这也为淋水器的普及推波助澜。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许多卡友的运输线路从南向北几乎横跨大半个中国了,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冬天使用“淋水器”致使道路结冰从而引起交通事故。
所以不少北方省份比如陕西、山西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6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冬季禁止货车使用安装淋水器,如果发现罚款500元。有些高寒的地方管得更严,逮到就罚两千。
这一边提倡一边禁止,导致很多卡友叫苦不迭。往往是满载出车时被要求加装“淋水器”,不然不给上高速;当空车回来时又以非法改装、增加安全隐患为由被要求拆除,如果不执行的话还要罚款,这一来一去的话卡友们基本上也就赚个油钱了,还谈什么养家糊口?简直是两头受气。
为了增加制动力,不光卡友上心,很多商家也很“上心”。为了让司机感觉制动力变强,同时又不破坏车辆外形,“刹车王”应运而生了。
昙花一现的刹车王
现如今我国许多卡车的制动方式依旧以气制动为主,简单来说就是气量越大制动力度越大。所以有些修理厂为了增加制动性的直观感受,往往会对刹车泵的活塞进行打磨或者是增加垫片来达到上面所说的效果,这应该是“刹车王”最早的形式。
而“刹车王”的工作原理其实也很类似,将制动过气量小的那部分行程忽略,直接进入大气量行程。将制动力较大的区间往前提,轻轻一踩就能刹住,给人以刹车变好了的感觉。
前面说了,“刹车王”让人感觉制动性大大提高的原因是通过增大过气量来实现的,这时就会碰上一个问题,使用如果大于生产,那就会入不敷出。当“刹车王”使用时,一口气把气压全用完了,这对于一些充气比较慢的车来说,在下坡需要用到刹车的时候时常常会发生踩刹车没反应的情况发生,这是非常的危险事情。
“刹车王”的风靡,表面是帮助司机获得更多的制动性,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会让司机的心理以及卡车的制动系统自身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加大安全隐患。家哥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刹车王”的优缺点,各位卡友可以参考:
那有朋友会问了,安装“淋水器”“刹车王”都有安全隐患,那有没有什么替代品呢。目前最有效的替代品是液力缓速器。但是比起1-2千一套的“淋水器”来说,2万多一套的液力缓速器对于大部分卡车司机来说还是太高,这也是缓速器在我国无法大范围普及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缓速器
很好理解,字面意思就是减缓速度的机器。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是液力缓速器,大家在圈内俗称为“液缓”。
“液缓”的工作原理简单点说就是通过液力装置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由缓速器本体、操纵装置、电子控制单元等部件组成。1961年,德国福伊特发明了液力缓速器,最开始的液力缓速器使用在火车上用于减速,后期才使用在卡车上。
液力缓速器本体结构中,转子和定子共同组成工作腔,当缓速器工作时,电子控制系统控制比例阀向工作液施加气压使油液充入工作腔。
转子随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油液的旋转,而定子是固定的,会对油液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同样传递到转子,阻碍它的转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把一个电风扇对着墙吹,然后风反弹回来又吹到电风扇上,让电风扇转动受阻,越转越慢。
液缓究竟有啥好处
敲黑板,重点的来了!液力缓速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帮助货车制动而不产生损耗,它能给你带来的好处,家哥总结为4点:
一、下长坡有效控制车速。
二、节省刹车片损耗、避免刹车过热导致意外。
三、湿滑路面使用不会导致车辆滑移。
四、避免加装淋水器带来的额外重量、罚款。
液缓何时才能普及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和家哥一样觉得这“液缓”真是个好东西,同时也会发出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不普及呢?据家哥了解,目前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价格原因;二是用户认知;三是国家法规。
价格原因上面说了,一台缓速器的价格在2-3万,虽然这个价钱与整车几十万的价格相比不足为奇,但是这2-3万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司机为了省钱还是选择了更便宜的“淋水器”。
用户认知问题,每次家哥去到朋友的修理厂时,职业习惯都会和其他卡车司机唠唠嗑,当我提到缓速器的时候,仍然会有些车主疑惑地问我这是个什么东西,有的甚至很抵触。
疑惑的那一批,对于缓速器他们只停留在听过这个名字,但是根本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所以有机会安装也不敢轻易去上手使用这个东西。
剩下的抵触的那一批,他们凭着自己行车多年所谓的“老司机经验”,偏执的认为缓速器没多大作用,甚至在网上公然否定。
再来是法规问题,在欧洲,很多国家将液力缓速器作为卡车的法规项,也就是说一些卡车在出厂的时候必须标配液力缓速器。而在我国,GB7258只规定了重型车辆必须装有辅助制动,考虑到成本问题,国内的车辆多数是采用的排气制动、发动机制动这样的辅助制动。
还有一点就是保险问题,在某些特殊的交通事故中,因为液力缓速器属于后期加装的配件,保险公司会以液力缓速器不在车辆公告信息内,或者是车主没有采取脚制动措施为由而转移部分责任。
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制约缓速器发展的原因之一。
新规助攻发展
家哥相信,许多卡车司机身边肯定有这种朋友:他们很清楚缓速器的好处,同时也不差钱,但还是选择了“淋水器”而非缓速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家哥觉得他们是在担心出厂后安装缓速器属不属于非法改装?交警会不会查车?
关于这些担心,我们可以参考一下201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一段话:车长大于 9m 的客车(对专用校车为车长大于 8m)、总质量大于等于 12000kg 的货车和专项 作业车、总质量大于 3500kg 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车长大于 9m 的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半挂牵引车装备的辅助制动装置的性能要求应使汽车能通过GB12676规定的ⅡA 型试验。
从规定中不难发现,新国标GB7258明确鼓励安装液力缓速器,基于现有国情,虽然没有强制要求安装液力缓速器,但是这也不难发现是一种趋势。在GB7258文件中榜上提名的装置,不属于非法改装的范畴。
家哥有话说
既然我国商用车标准对标的是欧美系列,那为什么欧美卡车上标配的缓速器不能得到普及?我想这不仅仅是靠我们媒体人来宣传的,厂家、卖家在车辆售出时也应该加强宣传。
缓速器属于辅助制动中,制动扭矩最大的产品之一,在行业内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里,家哥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展车辆的公告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保险条约,为安全运输保驾护航。
而对于那些在不分青红皂白就在网上散播缓速器没有“淋水器”好的人家哥想对你说的是:你这么做,四舍五入一下和“杀人”有什么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卡车玩家
了解更多的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