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杏林镇梓里村的老宅
邮箱:3125136050@qq.com
梓 里 老 宅
图文作者 刘焕民 刘红霞
2019年4月25日,华州民间摄影师刘焕民先生在乡间骑行采风时,在杏林镇梓里村,无意间发现了一些荒芜的老宅。他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告诉了我,我心情很激动,迎着早上的朝霞,骑着电动车飞快地赶往梓里村和刘老师汇合。
梓里村位于华州区杏林镇政府驻地正西,从华县火车站沿华麦路西行约两公里即到。
在梓里村西靠近原麦场东南位置,十几户老宅扎堆而立。
门前的老榆树、老桐树仿佛两位步履蹒跚,秃头卸顶,掉了满口牙齿的老者,拄着拐杖斜依在庭院,仿佛在向来人讲述着老早的故事。
房顶的椽檩被风雨冲刷得横七竖八,赤裸裸地暴露在烈日之下,残垣断壁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我和刘老师小心翼翼地走进老宅。随着我俩细碎的脚步声,一群麻雀如惊弓之鸟从杂草丛生的宅院里飞离。
看着门楣上的“毛主席万岁”字样,毛主席画像,金光闪闪的大红“忠”字。眼前的这副场景,很快把我俩带进了六七十年代那个赤色的岁月。
越过残垣断壁,踏着房顶掉下的芦苇残渣及树叶树枝横叉的厚土,我们来到厅前,堂里,寻找着儿时熟悉的足迹。
一对门环在我的敲击下发出嘶哑的声音,摸着被风霜刮刷的漆皮木门,坐在狮子头石墩上,我的手又扣了一次门上的插栓。
一盏自制的煤油灯,童年挑灯夜读的情景历历目目闪现眼前。我们挨家串户地搜寻着,不时看到上世纪那些熟悉的物件。
我们挨家串户地搜寻着,不时看到上世纪那些熟悉的物件。我好奇地打寻着一根埋在土里的石条,石条一端凿有碗大一个洞。刘老师笑呵呵地告诉我,这就是当时的栓马桩。我们看到了木凳做的黄泥炉子,带有窝窝的石臼,被打破了的石磨……
这些难得一见的物品,印满了岁月的痕迹。废弃的红薯窖,当年也被用来保存西瓜。
今天,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我们的下一代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电子时代,更是飘飘然不知所踪。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讲讲我们的历史,让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尊重老一辈人的付出。
摄影师简介:刘煥民,渭南市华州区人,华州区智霖影视制作公司总经理、陕西省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渭南市华州区摄影家协会会员、渭南市华州区影视艺术会常务副会长、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事摄影摄像事业,崇赏艺术,追求完美。作品传播陕西东府。被民间誉为摄影摄像大师。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