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和小蜗牛】 条件反射
栏目简介
名称丨张老师和小蜗牛
人物丨张老师:毕业于华东师大特殊教育专业,现任特殊教育一线教师。
小蜗牛:张老师的7个一年级学生,由于自闭症、脑瘫、唐氏等各种障碍影响正常发展,如同小蜗牛一样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缓缓地挪动。
更新丨不定期更新
十六、条件反射
今天孩子们生活课上学习“纸巾”,老师为了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卷纸”,特意将他们带到厕所进行教学,结果,孩子们一进去就把裤子脱了……
我没有当场看到,却在阿姨们的描述中脑补到了这样的画面,哈哈大笑了许久。生活课老师对我们进班阿姨说:“阿姨,你这一年训练他们如厕的效果很好啊!”是啊,从一开始孩子们连厕所都找不到,到现在只要我和阿姨一发指令——“XXX,去小便。”他们就自己“屁颠屁颠”地过去了。一年多的“习惯性动作”成了他们的一种条件反射,一进厕所就想着要脱裤子小便,哈哈。
面对这群孩子,我一直不知道他们哪天会发生变化——今天,明天,或者某一天;变好,变坏,或者时好时坏。
有个自闭症孩子刚入学的时候老是喜欢爬高关窗、往外跑,经过一学期的时间,也不知道是教育使然还是发展使然,他突然有一天不爬高了、不乱跑了。后来,他开始撞头,这学期头不撞了,结果他这两天又开始蠢蠢欲动爬高关窗了;
有个孩子很喜欢吃手以及其它一切可以、不可以吃的东西,好一阵子他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结果最近又开始了……
做特教之后,非常能够感受到“螺旋式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即便是上升的趋势,过程也充满了曲折,甚至时而的倒退;但与此同时,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经过了一个拐点,一下子登上了新的台阶。
升入二年级后,我对他们的午间休息做了一些小的调整,午饭后的玩乐时间从原先的一个小时缩减到了半个多小时,剩余的20分钟,我会收掉一切玩具、关掉电视机,让他们安静地在座位上养神休息。虽然这是我计划中孩子们需要去养成的一个午休习惯,但我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毕竟让他们一下子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休息难度太大。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刚开始的几天,他们根本坐不住,经常是喊了这个跑了那个。但今天,当我和往常一样,关掉电视、收掉玩具后,他们竟然也就乖乖地坐了十多分钟,那一段时间教室里的安静让我有种不真实感。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给我“惊喜”,或好或坏。
很多的“教育”是于“润物细无声”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每天都让我们做读书笔记,当时的我们每天吐槽着这“无用的作业”。若干年后的我才发现,摘抄美文的习惯在那时便开始扎了根,对我影响至今。
时间的神奇之处在于——你现在播下的种子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你快要忘了你曾播下过一颗种子时,突然开出了花朵。
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就在午休的时候给孩子们放英文儿歌,他们听不懂,但欢快的旋律同样使他们轻松愉悦;这学期,我每天早上会给孩子们听一首古诗吟诵,信息时代的资源让枯涩难懂的古诗在生动形象的动画中变得分外有趣,孩子们却也聚听不懂精会神。
他人不解,我笑答:“熏陶。”
出于隐私,文中出现名字均为化名
文中所提观点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文中出现图片、视频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