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小小说)

老王(小小说)

文/陈清臣

本年度全县助学明星居然是他——老王。老王,居然是本年度全县助学明星?!简直是爆炸性新闻,在街头巷尾在手机微信迅速传开了。

提起老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是全县有名的老光棍儿,他是家喻户晓的穷光蛋。

几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家家户户盛行烧煤球的年代,老王是县城一家煤场的工人,他完全听从老板的安排,打煤球就打煤球,送煤球就送煤球,只要给工钱就行。送煤球需要蹬三轮车,一车装满可装二百块,足有五六百斤重。有时需出县城,路途较远,或路高低不平不好走,所以其他工人都不愿意去送。而到老王这里,就是一个爽快:“行,我去!”

煤场老板接了一个电话,是县城某中学食堂要煤球。老板吩咐给老王,老王二话没说。他把三轮车蹬到煤球机的出口处,动作熟练地两手一掐六个一掐六个放在三轮车上,码得行是行列是列,一共掐了三十三下,又放上三个。他不用细数,肯定是二百零一块,按二百块算账,多出的那一块算添头儿,这是老规矩。

老王到达学校食堂,上衣已全湿透,粘在身上。粗粗地喘气,脸上满是黑道道儿。他要休息休息,不仅仅因为累,即使不怕累也不能卸,因为他这个点来得不是时候,正赶上学生放学吃午饭时间,学生多得没法说,有刚来的,有买了饭菜走的,来来往往不断头儿。食堂屋子坐满了正吃饭的学生,一个紧挨一个,他们都吧嗒吧嗒地吃着。老王坐在三轮车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解开塑料袋,是两个白馒头。老王先拿出一个,吃着。他不用就菜,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学生没人理他,食堂经理也无暇管他。他与这些也似乎无关,只顾啃馒头。

待老王咽完一个馒头,学生已走得差不多了。老王跳下三轮车,拿起托板,先把煤球掐到板上,每板放四摞儿,每摞儿三块儿,然后挺直腰,搬起来,板须搬平,一直搬到食堂的小后院。二百零一块儿搬完后又是一身汗,衣服跟身体的关系更亲密了。

学生完全走完了,饭桌上狼藉一片,碗里大多剩有菜或菜汤。老王走到水管边,三下五除二洗洗手,抹把脸,甩甩手,掏出另一个馒头,坐到凳子上,把碗里的剩菜倒进一个碗里,有菜有汤,又拾起一双筷子,吃起来,比光吃馒头就是有味,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天天有这样的待遇该多好呀。食堂经理看到,说:“老王,再给你舀上一碗菜?”“不用不用,这就行了,这就行了。”老王心里明白,新舀的菜,收钱;剩菜,免费。老王聪明得很!

自此,再来学校食堂送煤球,老王准在十二点半赶到。这样,不用等,还有免费的菜可吃。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老王来得多了,自然就跟食堂经理和帮工熟识了,于是,边吃边聊。“老王,多大岁数了?”“四十。”“几个孩子?”这就戳到了老王的痛处,一直未婚,哪有孩子?支支吾吾:“还没有老婆,没有孩子。”“给你介绍一个呗?”老王听出了话语中的取笑意味,只顾埋头吃饭,不言语了。

靠老王的勤劳,完全有能力娶媳妇。谁知他偏偏有一个半身不遂的老娘,离不开药;父亲早早离世;他的收入所剩无几;他还有一个倔脾气。势利的女人在他身上看不到优点或可爱之处,自然无人问津。

煤场很是红火了几年,后来渐渐冷淡了萧条了。电磁炉煤气灶充斥了市场,用煤炉的越来越少,再加上环保问题,有些老顾客大客户被迫改为烧煤气或天然气。煤场经理无奈,辞退了两个工人,只剩下老王应付着。渐渐发现老王也是多余的,干脆一个不留,连老王也被卷铺盖了。算清了工钱,老王还是不愿离开,似乎有话要说。但又不好意思张口,这都半辈子了还没求过谁,他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鼓足勇气向经理开口了:“经理,能不能把三轮车送给我,我跟它是多年老朋友了,再说,煤场不开,你留它也没什么用了。”煤场经理看了看他:“行,骑走吧,你也是我老朋友了!”

老王下岗了。他要一辆三轮车还真要对了,正是这辆破三轮车帮了他大忙。他离开煤场,马上寻到新的出路,他利用原来送煤球的关系,干起了去饭店拉泔水回家养猪的生意。县城里的大小饭店几乎他都送过煤球,跟老板熟悉,所以不用怎么费口舌就包下拉泔水的活。他每天蹬三轮车按时到饭店拉泔水,保证不误饭店的事,且把泔水桶弄得干干净净,谁也不用给谁钱。此时,多病的老娘已过世,大大的院子建成了养猪场,足可以养二十头猪。

老王每天上午挨着饭店拉泔水,三轮车上的四只塑料桶满了,回家倒到一口破大缸里,再出去拉。下午和晚上重点照顾猪猪,这期间,他也学会了点养猪的基本常识,比如什么时候该给猪打针,猪喂几个月就不长了等等,他并不笨。这样几年下来,老王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户。他也由此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全存在银行里,自己从不乱花,不抽烟不喝酒不穿新衣服好衣服。所以,他变富了没有几人知道,知道的人也没有义务给他宣传出来,而常人从他的穿着来看,他还是一个穷光蛋,人们对他的这一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就像两块铁器焊到一块,单靠刮风是刮不掉的。

自从老王成为全县助学明星的新闻传出之后,全县城有一半人在谈论他。有人说他思想境界高,有钱了不忘资助贫困孩子上学;据说老王小时候很聪明,上学在班上那是拔尖的,就是因为交不起学费才辍学的,所以他现在很是同情穷家的孩子,已经资助了八名学生。有人说他傻,有钱了不是先找一个老婆成个家;年轻时不就是因为穷才给耽误了嘛。

此老王已非彼老王,婚事应该不成问题了。果不其然,一些好事者开始给他搭桥牵线。他这么大年龄可不好找,介绍了几个,年龄倒是相当,但要么是离婚的,要么是死去丈夫的,总之都是有孩子的,而且孩子需要马上结婚,需要花大笔钱的。但老王还缺这俩钱吗?

老王会结婚吗?老王心里没主意,他要跟另一个人商量。

——————————————————————————————

作者:陈清臣,某中学教师,喜诗弄文,思路敏捷,常言出成章,有多篇作品见诸报刊。

————————————————————————

《成安文学》公众号编委会

总编:周志鹏

编委:武学福  张俊德  吴霞 姚瑞红 冀凌云  韩宝河

齐明明  王志彬  靳志刚 胡贺宇  张耀福  纪 蕾

统筹制作:冀凌云

邮箱:823634982@qq.com

(0)

相关推荐

  • 20170045总第四十五期 小小说散文赏析

    魁星楼诗词散文号--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 小小说散文赏析 甘南,一片朝圣的净 ...

  • 亚凌世相小小说:快乐的“糊涂蛋”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时光深处的柔软> ...

  • 摆摊早餐有多暴利 让小弟我来告诉您

    不管网络上还是现实中,总是有人对摆摊的摊贩们冷眼相看,甚至带有一点怜悯的同情心. 其实大可不必,大家都记得前几年的新闻吗?卖煎饼的大妈和顾客起了冲突,顾客说大妈少放了一个鸡蛋.结果大妈霸道地回应'我月 ...

  • 西北作家 || 高 涛:一个人的双份午餐(小小说)

    一个人的双份午餐(小小说) 文/高涛 冬天一来,男人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城中村的背街小巷.这几乎已成了惯例,年年都如此. 和男人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女人. 男人瘦高,竹竿一样.脸上总有道道的黑.整天和煤球打 ...

  • 恶心,养猪场置身长江边,垃圾污水倒江中

    褐山是安徽芜湖著名的风景区,"褐山揽胜"为芜湖十景之一.然而,最近记者在褐山暗访发现,就在褐山脚下的长江边,一个泔水猪养殖场,每日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水,全部倒入江中. 褐山(亦称四 ...

  • 学校食堂泔水处理协议书

    甲方:XXX小学 乙方:XXX村委会 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协议为每年一签. 二.乙方在协议期内,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及食堂各项管理制度.乙方必须佩带甲方印制的工作证方可进出学校,不 ...

  • 吴建羲:那年,吃馒头蘸着委屈(【节俭▪家风】征文)

    导读 班长大怒,把所有人集中到一起,用勺子把馒头从泔水里捞出来,红的.白的.黄的,让每人分一口,现场吃完.那可真是"人间美味"啊-- 那年,吃馒头蘸着委屈 文/吴建羲 " ...

  • 朱双平 | 那场下在我人生苦难时节的及时雨

    那场下在我人生苦难时节的及时雨 文|朱双平 二十多年前的1997年,我如愿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禹州市一高,通知书送到俺家,一家人高兴得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开学在即,母亲张罗着给我套新被褥,我围坐在母亲 ...

  • 那个大号搪瓷饭盆

    早晨,读了一篇文章--<一碗热气腾腾的老豆腐>,因那个店在县城的老街上,离当年就读的高中不远,又勾起了对高中生活的回忆.       那时,学校食堂的饭菜是非常枯燥的,早晨玉米面粥+馒头+ ...

  • 铁八师杨正邦——一次特殊的紧急集合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七团卫生队,刚从成昆线转战襄渝线不久的一天晚饭后.队长张作政急忙叫值班员吹紧急集合哨,命令:"除了值班人员和卧床的休养员外,全体工作人员和休养员马上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