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四十五章 你觉得你憋屈?看看“人生赢家”郭子仪
大赢若绌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给大家讲《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今天讲的跟前面是对应的,前面说“大直如屈,大巧若拙”,今天讲的是“大赢若绌”,“绌”字是相形见绌的“绌”,左边一个绞丝,右边一个出发的“出”,这是相形见绌的“绌”,这个字当不足、不够讲。在《郭店楚简》,这个字写成“诎”,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出现的“出”,这两个字实际是通用的,相形见绌的“绌”也通“诎”字,当屈服讲。这个字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是“大赢若诎”,郭店楚简写得是对的。但现在在帛书乙本里写的是相形见绌的“绌”字,我们按“绌”字讲也没错,两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一个是不足,一个是屈服。“大赢”就是赢了,赢家的“赢”,这话是说真正人生的成功者,看上去感觉好像是不足的一样、屈服的一样,感觉没有那种成功的光环,因为他会把成功所带来的结果,名誉、高的地位会隐藏起来、消磨掉,旁人看上去觉得不足的,这不是成功者的状态,成功不应该这样,成功是光鲜、高大的形象,可是他看着这么普通,然而往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我有一位朋友,他家一亲戚是一上市公司的老板,一位非常大的老板。他说家里的亲戚看着特别好玩,那么有钱,穿的衣服非常普通,一个简单的夹克,开的车也很普通,结果他手下的部门经理各个开奔驰,都是大奔驰,职业经理人穿得都非常的笔挺,出去谈事,很多人都认为大老板是司机,把他当司机了,跟经理谈事,结果一介绍发现这是大老板,都以为是跟来的司机,差点安排到别的桌吃饭。他不觉得自己委屈,别人把我当司机,下次我得穿好,没有,笑得很开心。我的朋友说都不理解,一点都没当大富翁的成就感,我说就是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事业,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把成功所带来的光环全部去掉,这才能真正做好事业。
在成功的企业家里面,这样性格的人比比皆是,观察一下,别看几年的事,五年之内看不出来,把目光放长远,会发现当时特别张扬,把自己位置抬得很好的领导者,都不会持久,慢慢慢慢的企业就没了。可是很低调、认真做事、专注于做事,但是把位置放得很低的人,往往事业做得却很持久。看任正非,当年那么多的电子企业,慢慢都销声匿迹了,好多手机品牌都没了,但是他的企业做下来了,原因跟他的品行有关,他能够半夜在虹桥机场,不让属下兴师动众的接他,一位70多岁的老人半夜在打出租车、排队,这种人不是作秀,品质确实如此。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不是企业家故事,我们讲个古代故事,我们来看看这种品性的人,最后真的会人生圆满。举个例子,比如唐代的郭子仪,特别能打,是一位战将,应该说当时唐朝天下是靠郭子仪的。当时天下大乱,安禄山叛乱,史思明等相继反叛,郭子仪以天下为重,只要国家需要,立刻就出兵,马上出来带兵打仗,郭子仪打仗很有一套,各位有机会看看郭子仪传记,郭子仪打仗非常有水平,天下是靠郭子仪维系的。安禄山反叛的时候,他率领主力部队平叛,叛乱基本平息以后,京师收复了,朝廷不但不立他为帅,反而派一名叫鱼朝恩的太监来做监军,来监视他、控制他,因为他有兵权。一般人会觉得难受,我这么高的地位、打仗这么高的功劳,居然派人来监视我,他一点不计较。后来,因为部队各个部门没有统帅,开始乱七八糟,朝廷才任命他为帅,把郭子仪又请出来了,你来统领众军吧,因为他有威仪、威严、经验,大家都佩服他。结果,鱼朝恩就开始秘告他很多罪名,来整他,朝廷一听,信太监的,那是亲信,于是让他交出兵权来,一般人把我请出来了,又让我交出去,会特别生气,他没有,二话不说交出来,我回家休息,毫无怨言。
后来,史思明又攻陷河洛,西戎的兵又开始进逼京师,朝廷没办法了,谁也带不了兵,又去请郭子仪。一般人这时候会摆摆架子,几次用我,又把我给废掉,到底是用还是不用?用我的时候就把我请出来,用过了马上就兵权释去,回家,把人当狗使嘛,一般人会生气的。郭子仪毫无怨言,我去打,率军平定史思明和西戎,真厉害,他真能打,把这两股叛军都平定以后,朝廷再次听信谗言,又有人开始说坏话了,郭子仪重兵在握,对朝廷会有威胁,朝廷罢免了他的兵权,一般人估计还是受不了,没有点修为恐怕是不行,郭子仪没事,马上交出来,权给你,没有叛乱了,我带兵也没用了,回家休息去。接着又有叛乱了,朝廷又开始请他出来,任命为关内副元帅,赶快去打,给我人我就打,率兵再次收复“两京”,战功卓著。
但他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后方有人向朝廷告发他,说他要谋反。这就是做事的,有人看着嫉妒,总想坏你。朝廷耳根子软,皇帝把他招回来问他。一般情况下,大家会觉得愤懑不已,有的古代名将因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己很生气。郭子仪不这样,他战功那么好,他觉得别人侮辱他没什么事,后来马上就见皇帝,不洗澡、不刮胡子,连夜跑回来见皇帝,皇帝看这么忠心的人还能谋反,没问题。
他在外面带兵打仗的时候,太监鱼朝恩坏他,后方把郭子仪爸爸的坟墓给挖了,他回京以后,皇上觉得过意不去,吊唁、道歉,郭子仪除了悲伤之外没什么怨言,他说带兵打仗,一定是对士卒管教不严,士卒挖了别人的祖坟,我这是报应,不怪皇上,这是上天给我的报应,我以后更严谨治兵就可以了。郭子仪好像有这么一个品行,只要国家需要我打仗,我就出力,至于有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一概视若浮云,不当回事,一个武将有这种境界,让很多文人都应该感到惭愧。
郭子仪平时的生活,没什么架子,谁都可以进他的家里面,不像那种大官的宅邸戒备森严。他的宅邸,谁都可以进,卖豆腐、卖水果的随便进,他还跟人聊天,好像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那样一个大元帅,一般情况下,家里岂不是要重兵防守,没有,随便进来,还跟他聊天,就像普通人一样,跟周围的老百姓关系特别好。郭子仪活了85岁,位极人臣、富甲天下、子孙满堂,八个儿子、七个女婿都是朝廷的高官,一个重外孙子是皇帝唐穆宗,他应该是福禄寿齐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评价他,“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就是整个天下靠着他的存在,能够得到天下安宁的大约三十年的时间,也就是他一个人定天下太平三十年,特别了不得。“功盖天下而主不疑”,天下没有人能超过他的功劳,但皇帝最后没动他,也不能说不疑,疑过很多次,因为郭子仪态度端正,没有在乎这些事,最终皇帝没有动他,保他的地位了,“位极人臣而众不嫉”,位置已经到那么高了,大家都跟你和平相处,除了个别小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之外,基本大臣跟他相互都非常好,没有人嫉妒他,挺有意思,能够最后“得以善终”,在唐朝活85岁不容易,家里面家业兴旺、子孙都能够对社会有贡献,都做高官出人才了,他能够在乱世之中保天下太平几十年,自己又长寿、家里又幸福,这是非常难得的。
郭子仪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是由他的处世态度决定的,这样的人很少,但真要以此来处事,越是不在意自己做事带来的结果,反而结果越来越追随他,他的态度看似吃亏,觉得他吃大亏了,天下三十年太平是你保的,皇上怎么能怀疑你,在后面有人整你,大家觉得你很委屈,好像每次都低头了,皇上说让你回来就回来,说释你兵权就回家,居然还毫无怨言,人活着太憋屈了,是不是屈服了?因为他能够看淡这些事,他所看到的屈服并不是真的屈服,觉得打完仗就该回家,真打仗了,让我去就该去,打完仗地位用不着,不打仗了,不需要摆那么高的地位,他就是这样想的。真正这种人不觉得自己屈服,可别人看来却是觉得他活得太委屈了,真正悟道的人并不觉得委屈,自然而然的是这样,这就是老子讲的“大赢若绌”。只有达到了悟道的境界,才能达到“大赢若绌”的状态,“若绌”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认为这些东西没那么重要,表现出来别人所看到的“绌”,不足、屈服,但实际上你觉得没什么,也无从屈服,所以这样的人能集中在做事上,最终能够“大赢”。
这是老子给我们讲的道理。很多事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状态,悟道以后再看,那种状态所呈现的是一种假象,悟道以后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同的,这是老子要教给我们的人生态度。
今天就聊到这,接下来会接着给大家分析,老子《道德经》里面到底有什么样深刻的内涵,我们下周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