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姑(2008年写)
几天前,在江南乡下的姑姑突然去世了。姑姑已经85岁。是个年老的瘦小老妇人。
回顾姑姑的一生,真是辛苦的一生,劳作的一生。
仔细想想,觉得她虽然是个太平凡的老妇人,但在她身上也体现了非凡的东西,值得人学习的东西。
她年轻时就很勤劳,这种执着的勤劳伴随了她一生。
她嫁的第一位丈夫,被日本人打死了。四十年代,江南被日军占领。日军在他们村后一条大路上扎了篱笆,这个篱笆有几十里长,他们不许百姓随便越过篱笆到长江边上去。姑姑他们的田在篱笆那边,要去种地,必须经过日军设置的“检问所”。“检问所”对来往的人检查和盘问。过“检问所” 再去种地,要走很多冤枉路。有一次,姑夫便直接钻篱笆去了。不幸钻篱笆时被日军抓住,抓起来毒打,后来不治身亡了!姑夫死时,姑姑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姑姑后来又嫁了一个丈夫。这个丈夫也很勤劳,而且对姑姑很好。生活中很多事都听她的。
姑姑又生了三个儿子。要把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抚养大,并让他们都成家立业,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儿子娶媳妇都要费很多周折。二儿子有一只眼睛小时候意外受伤,娶的是苏北乡下女子。那嫂子长得挺漂亮,她后来跟我妹妹讲起出嫁经历,直接说,像是受骗来的,因为自己不识字,没法回家,只好将就了。当然她后来和丈夫生活得不错。
为给四个儿子造房娶媳妇,姑姑和姑夫受的苦可想而知。
(此配图也是拍的江南乡村,但不是姑姑家。)
后来,孩子都长大了。虽然仍劳作在农村土地上,但因为这块土地富裕,人也勤劳,慢慢都有了楼房。这个地方的人都是做羊毛衫的。家家有小作坊。也就发家致富了,姑姑家小儿子还搬到镇上住了别墅。
姑夫生前是会做“厨子”的,在人家有红白喜事时去烧菜。十年前因病去世了。他的一生也是勤劳无比的一生。我印象中,他平时不怎么说话,总是只知道做事。
姑姑失去了老伴,是非常伤心。这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坚持一个人住。没有一点要跟哪个儿子一起住的念头。她住在两间小屋里。前面是小儿子家的楼房。后来小儿子他们搬走了。
旁边还有两座楼,是两个儿子的。但两个儿子经常不在家,或到了孙子家去看孩子了,或出去做工了。大儿子家住在前面一些,他也有孙子(姑姑的重孙)了。村里只有大儿子是长住着的。大儿子让她去他们家住,她死都不肯。一夜也没去住过。
她要的是独立和自由。 她活得很自在潇洒。人们会说,一个农村老太婆有什么潇洒不潇洒的。但姑姑就是潇洒。
她一个人种地,收获。她一个人烧饭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当然,通常她极其俭省,吃得非常简单。她还经常随着村里或邻村的老太四处去烧香。杭州啊普陀山啊,都有过她们的身影。但凡过年过节,烧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她们都是半夜不睡去庙里烧“头香”,这个庙“烧”完了去那个庙“烧”。她们到某地烧香都是很虔诚的,到一个风景地,不去玩,只是烧香。
烧香为了什么,为了自己和子孙们都平安幸福吧。
姑姑和子孙们果然都平安幸福的。
她从来很少生病的。虽然长得黑瘦,背也弯得很厉害,但她筋骨不错,走起路来很灵活的。
80岁以后,她还是每天劳作的。
85岁时,她还在给别人打工呢。儿子是会说她骂她的,说这么大年纪竟然打工,还不被别人骂子孙嘛。但是她愿意,她高兴。她的所谓打工,就是去家前面不远处一个服装厂,去给做好的衣服“剪线头”。就是拿把剪刀,剪去服装上面的可能留下的线头。剪一件是一角钱,十件一元。一天大约剪五六十件,得五六块钱。
赚钱当然也是目的。但姑姑的目的不全是这个吧。她说这样快乐啊,有事做,有一群老太婆一起说话。你看,这个干活是计件的,干多干少都在于自己。一群老太婆,张家长李家短地说着话,多好啊。
姑姑心里是感谢这样的服装老板的吧,能给80多岁的人提供这样的机会。
姑姑平时也是会唱唱穷的,说不劳动吃什么呀。但是她心里一定很踏实的,喜滋滋的。因为她其实有很多钱,谁也不知道她竟然这么有钱。知道她有这么多钱,我才知道姑姑去劳作只是为了生活得更踏实。
在90年代末,我知道她有2万元钱。她告诉过我。这个钱都是她挣的。那时,儿子的作坊还在村里,儿子们会雇人打工,有一项工作只适合老太做,就是摇筒管,把羊毛线摇在筒管上。姑姑说,雇别人不如雇我。姑姑给儿子做工,儿子们算钱给她。她几年挣了两万元吧。
后来小儿子家搬走了,工坊也搬走了。她不知又给谁做过工。她剪线头是这两年的事了。
85岁,去为别人剪线头,她一早晨就出发了,中饭是带去的,就在厂里热一下吃。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那天早晨,她去拔了地里的大豆,(现在,大豆棋还堆在屋檐下。)然后,她想洗洗脸再去剪线头。但是,在井台上,她一脚踏空,一只脚踏进了阴沟里(或许是阴沟坏了),一头栽倒在井台上,头摔在脸盆里。她就再没有爬起来。那个她独住的院子,没有人。院子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发现有异常。
这个离去的结局让人伤心,让人有点无法接受,但是姑姑竟然也想到了的。可见她的洒脱。她曾说,我死后,恐怕要两三天后才能被人发现。
她知道这样的结局,但没有放弃这样的生活。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活着,劳作,养活自己,和一群老太婆说笑。
她去世后,他们发现她有7万元钱(存单,没有算上利息,有的存了好久了)。想想,一个农村老太,没有工资的,何以有7万元钱呢。绝对是她自己挣的。儿子们平时知道她有些钱,也不用,也就不需要给她钱。她离去后,二媳妇就说了一句:“ 可惜我们一天也没有养她。”
我很佩服姑姑。她是这样的热情向上,总对生活充满了信念。她是这样勤劳,一生没有吝惜过一点点自己的力气。她是这样自强洒脱,一生都靠自己,一生都劳作。她的笑是自信的,她的笑因而很美。
葬礼上,乡村的乐队奏了一首歌叫《母亲》,她的一生是一位乡土“母亲”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