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二十四:北宋交子, 纸币印刷初露头角 ; 全套钞版 , 安徽东至再现银闗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二十四
北宋交子  纸币印刷初露头角
全套钞版  安徽东至再现银闗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北宋交子  纸币印刷初露头角  
 全套钞版  安徽东至再现银闗  
在人类文明进化的长河中,货币的产生是一个飞跃,人类的一切社会生产和文化活动,均受到它的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地改造着货币的形态、制度和材料。而货币的形态、制度和材料的变化,又揭示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在货币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纸币是货币流通手段、职能发达的标志。可见,纸币对于人类社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一个社会只有在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到一定程度时,纸币才能产生并逐步发展。

1、北宋交子  纸币印刷初露头角

中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交子”,它诞生于公元10世纪的北宋时期,比欧洲最早出现的瑞典纸币要早六百多年。关于交子的起源,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唐朝,商人在交易中深感使用金属铸币不便,便将钱交给当时的柜房,由柜房开具票据给商人作为存款凭证。后来,商人们用能从柜房换取货币的票据在市场交易中互相转让。到了宋朝,票据演变成交子,柜房则变成了交子铺。

交子出自民间,产于四川,已无疑义。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因四川当时使用铁币,铁币的币值低微,份量却很重。商人为便于交易和携带,便出具一种两面印有花纹图案的纸券,券上印有印记,但无币值数额,金额由商人根据交易需要临时填写。这就是纸币的初期形式 ─“交子”,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发行可以随时兑换、市场流通的“交子”,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再后,经商破产的商人因无力兑还他们发行出去的交子而引起诉讼,导致政府出面干预。其结果,政府下令禁止私人印刷和发行纸币“交子”,将纸币的发行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发行。这段历史,在马端临著《文献通考·钱币考》上是这样记述的: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人十六户主之。其后富人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诉起。寇尝守蜀,乞禁交子。薛田为转运使,议废交子则贸易不便,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诏从其请,置交子务于益州。

关于“交子”一词的由来,中国钱币学会张季琦先生撰文认为:“所谓‘交子’,可能并不一定是纸币产生后才起的名称,而是与那时四川的方言、习俗有关,是人们对当时出现的盐茶钞引和其他商业性票据的一种习惯性称呼。所谓相交、相会、相关,都是对照票据而取钱的意思。

纸币“交子”印刷初期,由各商号自己分散发行,目的是代替当时笨重的铁钱,以便交易。因此,交子的发行是在民间无组织进行的。这时的交子,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式样,金额随交易需要随时填写,并加盖本商号的印记,以为凭证。不难想象,如此简单而又带有货币性质的有价证券在市场上流通,势必造成和出现乱发和伪造现象。后来由十六户富商主持交子的印制和发行。对此,《宋朝事实》有如下一 段记载:益州豪民十余户,连保作交子,每年与岁之夏秋盘仓量人夫,及出修糜枣堰丁夫物料,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不限多少,收入人户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贯,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每岁丝蚕米麦将熟,又印交子一两番,捷如铸钱。

从《宋朝事实》这段记载,不难看出,民间自由、无组织发行交子,到由十六户富豪主之,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一,交子的印制与发行由无组织进展到十六户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

其二,交子上的图案已用同一“屋木人物”,且采用“同一色”纸张;

其三,统一用“朱墨间错”,两色印刷;

其四,采取了统一的发行办法。

纸币的印制与发行,关系国计民生,在任何一个国度里都不会听任其由民间自由发行。北宋四川始用的私“交子”,实际上是民间通行的一种信用券,开始一段时间信誉较好,后来逐渐衰败,诉讼四起,到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决定收归官办。天圣二年(1024年)政府正式发行官交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国家统一印制与发行的纸币。官交子采取分界发行,三年为一界,界满以旧换新。这就是中国最早印制与发行的官方纸币——“官交子”。

2、全套钞版  安徽东至再现银关

在1985年年底举办的“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会”上,有一套宋代“金银见钱关子”印版,引起行家们的广泛重视。这套印版一共8块,是安徽省东至县的废品收购站从农民手中按废品收购来的。东至县地方志办公室闻讯后,将此套印版从废品站价拨过来,并转给了县文物部门。安徽省博物馆卢茂村先生致函笔者,详细地介绍了这套印版的发现、实物规格及鉴定情况。

这套印版一共8块,铅质。票面版高22.5厘米,宽15厘米,面额为“壹贯文省”。版首饰有花鸟图案,尾部为金、银、铜三质货币图形,额下横书“行在榷货务对椿金银见钱关子”十三个字。再下正中竖书“壹贯文省”四个大字。大字左右各竖书三行端楷小字,内容为“金银见钱关子”的行使范围和条例。全文自右至左为:应诸路州县公私人便主管,每贯并同见钱七百七十文足,永远流转行使,如官民户及应干官司去处,敢有擅减钱陌,以违制论,徒贰年,甚者重作施行,其有赀至关子赴榷货务对换金银见钱者听。(按:文中标点是后加的)

另外七块版分别是准敕版、颁行版、花纹版和关子库印、监造检查印、富富印和国用见钱关子印等四个印鉴。版刻均为阳刻反体字,其印样。

这套印版面世后,评价各异。有的说这是宋代真品;有的说它是冥币;有人断定它是膺品;也有人认为是翻版制品。据传考古鉴定也不一致。然而,这套关子印版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印版,而且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仅此,已足以说明它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宋季三朝政要》载:“景定五年,冬,十月,……造金银见钱关子,以一准十八界会之三 ,出奉宸库珍货收弊楮,废十七界不用”。《续资治通鉴》载:“(贾)似道又以物贵由于楮贱,楮贱由于楮多,乃更造‘银关’。每一准十八界会之三,出奉宸库珍货,收弊会于官, 废十七界不用。”(按:似道指贾似道,银关即金银见钱关子)《宋季三朝政要》谈到金银见钱关子的式样及其颜色时说:“其关子之制,上黑印,如西字;中红印,三相连,如目字;下两旁各一长黑印,宛如一贾字也 。”

综上所述,金银见钱关子发行于宋景定五年(1264年),它的发行与当时权倾中外的贾似道有关,文献记载与安徽发现的实物基本相符。这套印版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完整的、早期的纸币印版,它的发现是纸币史、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为进一步研究纸币印刷史、特别是套版印刷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载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