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煮火烧糖油饼炸糕……这里是北京+真想再吃一口——他们笔下的老北京美食+北京风味小吃十三绝+道不尽北京的美食说得清京城的馒头+北京人离不开的“三大神吃”到底是什么?

涮羊肉

你若在北京,走街串巷,三四十种小吃琳琅满目。有这样的:

冰糖葫芦

这样的:

肉包子

还有这样的:

北京版菠萝包,超爱外面那层皮

来来来,80 张图带你吃北京小吃,配合涮羊肉,长胖效果更佳:

在北京的冬天里,找好吃的涮羊肉!美好的一天从各种碳水炸弹开始。在北京,如果住在三环里的居民区,早晨就想从现点现做的糖油饼开始:

糖油饼

把一层红糖揉进面团,下油锅炸得面团蓬松,有一层焦香的糖壳子:

糖油饼

糖油饼,是要配热豆浆的啊,美好的一天从碳水和糖开始?

糖油饼

看到面茶摊,可以来一碗。玉米或小米面糊淋上北京人至爱的芝麻酱,吃起来有点像……京味芝麻土豆泥?

面茶

北京同事说,面茶是小时候的庙会甜品,好吃到舔碗。我们外地人用勺子吃,面茶摊师傅说北京人不用勺不用筷,吸溜着喝:

面茶

早饭也可以吃包子。北京的包子皮是半发面,不像南方那么松软,配上扎实的豆沙馅料,有一种紧致香甜的好吃。

豆沙包

北京的茴香馅儿包子一定要吃。新鲜的茴香特别好吃,可惜回上海很难买到了:

茴香包

喜欢清淡的可以来个素包子,这季节吃韭菜鸡蛋和三鲜馅,春天吃香椿炒蛋馅,真是一个包子一个菜呢:

素包

在吃涮羊肉的间隙,路过了心仪的炸酱面馆:

炸酱面

酱是小碗干炸,一碗面,一叠菜。每个北京主妇都会按家人的口味定制一版炸酱面,所以北京人都说,炸酱面是家里的好吃:

炸酱面

炸酱做完可保存,夏天去牛街买条酱牛肉,码点儿凉菜,一家人吃炸酱面,就是典型的北京晚饭。

北京的豆腐脑是打卤的,讲究的要用上口蘑,真香。

豆腐脑

插播一碗豆汁儿,趁着烫嘴吸溜着喝,特味儿,味道嘛,挺独特。

豆汁儿

部分北京人至爱,部分北京人从来不碰。豆汁儿和焦圈是绝配,一定要有碟咸菜。

焦圈

| 肉和内脏,是小吃链的顶端。

炒肝儿是早饭常规项目。猪肝大肠生蒜末,勾茨的口蘑汤底,味浓不腻。

炒肝

炒肝一定要倒满,一碗炒肝二两包子,忒香:

炒肝

吃炒肝儿不能用勺,要端着碗就着碗边儿喝,一边喝要一边稍稍转碗。是北京人民对食物的温柔了。

门钉肉饼,大小恰如大门上的门钉,肉食动物最爱。两面煎得焦香,配碗小米粥刚好。

门钉肉饼

要趁热吃,皮薄馅大,咬下去,汁水多到嗞出来?

门钉肉饼

卤煮店有很多,去了北京小伙伴喜欢的门框胡同,师傅正在切火烧,大铁锅热气腾腾,里面码着火烧和内脏:

卤煮火烧

火烧是不发酵的面块,以卤汤入味。卤好的大肠和小肠冒着热气,诱人!

卤煮火烧

满满的一碗卤煮,闻着就很香。

卤煮火烧

觉得火烧太敦实,可以点卤煮面,新式吃法,但北方的手擀面真香。大肠软糯,清理的很干净。

大肠

羊杂汤,很多人早上就会喝上一碗,牛街和南城一带都偏清真口味,香浓味鲜,特别提神。

羊杂汤

喜欢早上来一碗,尽管口味略重啊。另一家喝到的羊杂汤,料特别丰富,肚肝肺肠一样不少。

羊杂汤

| 牛街,牛街!小吃的天堂。

牛街

无论北京人还是游客都在排队。只卖三种馅的石记馅饼,永远都那么好吃呀:

石记馅饼

最最喜欢牛肉茴香馅,每天11点前卖完:

石记馅饼

牛街的清真超市,一定要去逛。各家店的招牌都摆着整整齐齐。

清真超市

先看看看研究员的采购成果:

采购成果

伊宝荷叶甑糕,枣泥、蜜豆抹上米面,要趁热吃,甜蜜软糯。

满满一盒,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甑糕

比甑糕店队伍更长的是白记年糕,江米年糕是招牌。山楂、江米、豆沙,一层一层的,江米软弹粘口,山楂酸甜解腻。

要趁热吃,冷了容易坏。

清真超市的红薯片,口感香脆,口味天然,买了边走边吃。

红薯片

一锅热腾腾的糖水,是冰糖葫芦店的标志。

糖水

马记冰糖葫芦,草莓山楂裹着糖衣,剔透诱人。

马记冰糖葫芦

冬天踩着咔吱咔吱的雪,手里抓根新鲜现蘸的冰糖葫芦,特别有味道。

马记冰糖葫芦

糖雪球,外皮香甜,果酸味充足。

马记冰糖葫芦

到了牛街,一般最后要去吃奶酪魏,双皮奶的奶香气可以驻留很久。

双皮奶

炸鲜奶,是方形的片,蘸着白糖吃。

炸鲜奶

奶卷,就是奶酪里夹了山楂丁和白芝麻,奶香之中酸甜可口。

奶卷

最后来碗杏仁豆腐,口感冰凉,还撒上了干桂花。

杏仁豆腐

| 奶奶的下午茶罐

甜似蜜

在北京的居民区街上走,好多熟食窗口里都整整齐齐码着糖耳朵,这是会被奶奶放进饼干罐里的下午茶点,馋的时候吃上一块。

甜似蜜

糖耳朵又叫糖麻花,棕黄油亮,绵润松软,甜蜜可口。

糖耳朵

可是,研究员觉得这个角度看更像猪鼻子。

糖耳朵

豆馅烧饼也是常见的点心,因为露出一点豆沙,所以又叫蛤-蟆吐蜜,表面的芝麻酥香,里面豆馅香甜,适合喜欢吃豆馅甜食的人。

豆馅烧饼

驴-打-滚是很经典的老北京糕点了。北京朋友回家看长辈,会去买一些当礼物:听起来是北-京-人-民的和菓子了。

驴-打-滚

糯米裹了豆沙,再撒上黄豆面,软糯,香甜。

炸糕,老少皆宜。在北京吃了津三绝的,好喜欢?

炸糕

咬一口,黄白黑三色分明,黄的是炸焦黄的外皮,白的是糯米,黑的是甜甜的豆沙馅。

炸糕

路过地安门附近的秋栗香,被排着的长队吸引过去,是糖炒栗子。

栗子

多年老店了,住附近的北京小伙伴从小吃到大。买了一袋,栗子大只饱满,香甜可口。

栗子

稻香村,本地人和游客都会去买上一点。

稻香村

喜欢他家的山楂锅盔,鸡蛋牛奶做的皮子,酸甜的山楂馅,不甜不腻。

稻香村

还是觉得稻香村的其它好多甜点都偏甜啊。蜜三刀,甜甜的,芝麻香很足。

蜜三刀

| 有些小吃,就是个餐馆周边

大冬天,寒风瑟瑟,满恒记羊蝎子店门口依然很多人在排队,只为一个鸡腿或者一袋火烧。糖火烧,像是北京版的菠萝包,油光发亮。

糖火烧

外面那层好好吃。北京同事说,小时候他也只吃皮,然后被家长一顿暴cei ?

队伍更长的,是门口的炸鸡腿,市民们在寒风里排着队等鸡腿出锅。

北京炸鸡

炸鸡不算北京传统小吃,但在90 年代就风靡全城。鸡腿块头够大,直接拿着路边吃了起来:

北京炸鸡

北京同事说,小时候还会配小袋的孜然和辣椒面调料包,妈妈带回家来好让人开心。雍和宫边上也有家雍和炸鸡,看很多路人会顺带着买上一块。

北京炸鸡

满恒记的麻酱糖饼,每桌都在点,流心!馅儿多到溢出来~~看着就开心~

麻酱糖饼

北京小伙伴说比以前的糖饼三倍麻酱,三倍满足。如果在街边看到吴裕泰的冰激凌窗口,可以买个冰激凌,茉莉花茶味好香:

吴裕泰

吴裕泰是北京老字号茶庄,茶味冰激凌是周边。在内蒙风格的涮羊肉店情忆草原,有不少好吃的周边小吃,比如羊肉包子。

羊肉包子

这包子应该是内蒙风格的。薄薄的包子皮里,藏着满满的肉馅和汁水。

羊肉包子

炒米奶茶,炒米是蒙古的传统主食,泡出来的奶茶有一丝咸味,奶香足。

炒米奶茶

温饽儿,炒山楂果,自带果胶凝冻,冰凉开胃。

炒山楂

羊肉汆面,葱爆羊肉和香喷喷的手擀面:

羊肉汆面

把羊肉直接倒在面上,研究员吃完涮羊肉还能吃下一碗。

羊肉汆面

鸦儿李记的是开在居民区的涮肉馆子,很多人从小吃到大。

涮羊肉

北-京-人-民会买了羊肉回家涮锅子吃。门口的外卖窗口人气很高,大家排着队,买完熟食,再等着烧饼出炉。

鸦儿李记

他家的烧饼超级有名,掰开就是一股扑鼻的椒盐香:顺手点盘爆肚,蘸点麻酱,又鲜又脆。

爆肚

也好喜欢爆肚皇的肚仁儿啊,香甜爽脆,明明是内脏,但吃起来像某种贝类!

酸奶

在某羊蝎子店,顺手点了北京小吃金丝饼,咬开来层次分明,不油不腻,香脆可口。

金丝饼

就这样,用这么多图,表达一个南方人对北京小吃的爱!

秋冬季节,真是太喜欢来北京了。(但要看准那些空气好又不刮风的天!信息源自凤凰网旅游>赏味>艾格吃饱了

真想再吃一口——他们笔下的老北京美食

冬天北京一旦下雪,就让人称为“北平”,虽然北京早已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北平了,可还是能从文人墨客笔下再来感受一下那馋人的北平。

清酱肉

“有些北京人见了火腿就发怵,总觉得没有清酱肉爽口。道地的北方餐馆做菜配料,绝无使用火腿肉,永远是清酱肉!”——《雅舍谈吃》,梁实秋

您看看,当年可谓是曾霸占了北方餐馆的一绝,清酱肉也和火腿、拉肉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肉。清酱肉从明代创制以来,已经过去了400多年,您别看它看着肥,吃起来是郁香鲜浓而不腻。

只可惜,如今已经失传多年,但我们还能从唐鲁孙先生笔下再来感受一下:“清酱肉要一年半才算腌好出缸,绝无油头气味!清酱肉只要一出缸就可以切片上桌,真是柔曼殷红,晶莹凝玉!”

羊霜肠

“以前拉洋车的,整天出车在外,好的吃不起,顶多在小摊上来碗羊霜肠。”就连《骆驼祥子新编》话剧的第一幕,老舍都要把羊霜肠放到场景中。

以前的北京,一到下午跟晚上,您准能看到扛着两大筐的小贩吆喝着“羊肚开锅”。现切的霜肠和鲜美的羊汤堪称绝配,再撒点香菜跟芝麻酱,吃去吧您呐!

吃羊霜肠的时候配上点吊炉烧饼就不怕腻了,据说做法是要先把羊肠子里灌满血,码好放在汤锅文火煮着,再加点羊肉提鲜。没多会儿,羊血煮成了血豆腐,煮着煮着这肠子就灰了,就像是包了层霜。

吊炉烧饼

“吊炉烧饼也有'马蹄儿’、'驴蹄儿’之分,一只吊炉烧饼夹一个'油鬼’称为一套”——《鼓楼三条街》,翁偶虹

之前老北京天桥跟鼓楼卖吊炉烧饼的不少。吊炉吊炉,烤烧饼的炉子被吊起来即是吊炉烧饼。但随着发展,吊炉这样的工具也太过繁重,现在这种脆乎的烧饼已经吃不到了。

京八件

“饽饽铺粗细点心大小八件,早先有一百二三十种之多。北平人出远门,给亲戚朋友带点儿礼物,京八件总是少不了的土产。”——《北平的甜食》,唐鲁孙

可能有些人还有点疑惑,京八件还能买到啊。其实您有所不知,京八件原可分为三种:酥皮大八件,酒皮细八件,奶皮小八件。每种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口感,可跟咱们现在买的那一盒完全不一样!

酥皮大八件共有25个花样,可分为头行、破皮和酥皮三种,吃着酥脆可口,也是招待佳宾的名品;酒皮八件分为两大类,共七个品种,皮面多是黄酒制,被誉为京式糕点之精华;奶皮小八件一般也都是硬皮类的饽饽,牛奶做出来的皮面吃起来奶香四溢。

“有人艳羡北平的“大八件”、“小八件”...大八件就是油糕、蓼花、大自来红、自来白等,小八件就是鸡油饼、卷酥、绿豆糕、槽糕等...”——《雅舍谈吃》,梁实秋

盆糕

1917年的《商务国语教科书》的《睦邻》中:“母在厨房,制糕已成,命儿捧糕,送往邻家。”译文:“母亲在厨房做好了盆糕,让孩子把盆糕送往邻家,还不忘叮嘱两句。”

过去北京的切糕铺一到冬季就要开卖盆糕,要是在寒冬能吃上一块刚出锅的盆糕,那真是既御寒又保暖,果腹又舒服。过去还有句俗语来形容盆糕可以充饥:“盆糕十里地,白薯一溜屁”!

“最实惠的,还要数街头头一份儿的“盆糕”车子。盆糕用黄米面加红小豆、大枣儿乾蒸,吃一口可饱一上午,磁实而有咬劲儿。劳动人民尤喜吃盆糕的边儿,面多枣少更果腹。”——《鼓楼三条街》,翁偶虹

烂肉面

“烂肉面和打卤面相似,不过卤汁较为稀薄,以碎肉脯罗列其上,碗边抹烂蒜。”民间也有句俗语:“管他是驴或是马,吃饱了烂肉面再打镲!”——金受申

用猪肉下脚料做成的烂肉面便宜又解馋,更是以前大杂院老人们嘴中的“穷人乐”。老舍先生也曾在《茶馆》中多次提到这碗面,不过现在条件好起来了,下脚料更没人吃了,就算真吃到了这碗面,吃着反而不香了。

看完这些已经吃不到了,您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了?没事,咱再来看看名人笔下那些还在的吃食,得空了吃两口咱也能解解馋!

老豆腐

“祥子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捧着碗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骆驼祥子》,老舍

糖葫芦

“冬天卖“糖葫芦”,蘸冰糖的才好吃。各种原料皆可制糖葫芦,唯以“山里红”为正宗。其他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核桃、荸荠、橘子、葡萄、金橘等均佳。”——《雅舍谈吃》,梁实秋

炸灌肠

“后门桥头那一家的大灌肠,是真的猪肠做的,遐迩驰名,但嫌油腻。小贩的灌肠虽有肠之名实则并非是肠,仅具肠形,一条条的以芡粉为主所做成的橛子,切成不规则形的小片,放在平底大油锅上煎炸,炸得焦焦的,蘸蒜盐汁吃。”——《北平的零食小贩》梁实秋

杏仁茶

“杏仁儿茶虽为常品,每碗必喝到一个整杏仁,嚼而品之,一碗杏仁儿茶,顺流而下,”——《鼓楼三条街》,翁偶虹

糖炒栗子

“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四世同堂》,老舍

腊八粥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干果(杏仁、瓜子、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北京的春天》,老舍

酱肘子

“买酱肘子大家都喜欢买肘花儿,那是肉的精华,可是到天福买酱肘子,会吃主儿都偏要点儿肥的,等酱肘子切好,立刻跑到对面宝元斋切面铺,来上两个刚出炉的叉子火烧,趁热把酱肘子夹好一口咬下去,热油四溅,一不小心能把舌头烫了衣服油了。”——《北平的独特视频》,唐鲁孙

豆汁儿

“绿豆渣发酵后煮成稀汤,是为豆汁,淡草绿色而又微黄,味酸而又带一点霉味,稠稠的,浑浑的,热热的。佐以辣咸菜,加芹菜梗,辣椒丝。有时亦备较高级之酱菜如酱萝卜酱黄瓜之类,但反不如辣咸菜之可口,午后啜三两碗,愈吃愈辣,愈辣愈喝,愈喝愈热,终至大汗淋漓,舌尖麻木而止。

北平城里人没有不嗜豆汁者,但一出城则豆渣只有喂猪的份,乡下人没有喝豆汁的。外省人住北平二三十年都不能养成喝豆汁的习惯。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

在这几位名家笔下北京这些常见的吃食,看着也不再那么普通了,甚是诱人得勒,今儿晚上就买点豆汁儿回家喝,顺手再买点儿酱肘子跟烧饼,明儿一早就吃!(信息源自凤凰网美食《吃喝玩乐在北京》大凤号)

北京风味小吃十三绝

提到北京,您能想到什么?是高楼林立, 是上下班匆忙的人们,还是生活的快节奏?其实, 能代表一座城市特色,也让您念念不忘的是那些特色小吃。(信息源自《吃喝玩乐在北京》)

提到小吃,北京的小吃可是数不胜数,上有“宫廷的御用糕点”,下有“民间百姓的特色小吃”,那么今天就带您来看看“老北京小吃十三绝”。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可以说是听的最多的一个,一说起北京小吃,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是北京小吃中最古老的品种之一。

但是为什么又叫驴打滚呢,这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做好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就像是驴在打滚时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

它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然后裹上黄豆粉(黄豆炒熟后碾成的粉)再卷上豆沙馅制作而成。

讲究的就是个香、甜、粘,并且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在北京各家小吃店都有供应,也是很常见了。

艾窝窝历史悠久,最早时是宫廷糕点,因为有一个皇帝很是爱吃,后在明代流入民间。

它是由糯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晾凉后揉匀按成圆皮,然后包上已经炒好过的桃仁、芝麻仁、瓜子仁、白糖再加入青梅、金糕拌成馅。

也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小吃之一。

糖卷果可以算是北京小吃里的名品了,深受外来食客的喜欢,尤其是女性朋友。它主要是用山药和大枣,再配上青梅、瓜仁、桃仁等辅料制作而成。

山药营养丰富,常做中医药品,有补气、益肺等功效。大枣更是滋补品,补脾补胃,养气生津。

再加上做成后的糖卷果软绵香甜,十分可口。很是受欢迎。

豌豆黄也算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小吃,是春夏时节时的应时佳品。但是现在不管哪个季节也能看到各家小吃店依然有供应。

它是选用白豌豆为原料,经过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这几个步骤制作而成,做出的成品颜色呈黄色,晶莹透亮。

吃起来香甜可口入口即化,想当年也是深受慈禧太后喜爱的。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叫做糖耳朵是因为形状类似于人的耳朵得以此名。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它是由面粉、红糖、花生油、碱、饴糖、蜂蜜制作而成。做出来的糖耳朵色泽光亮,吃起来松软甜蜜。

最好是在春、秋、冬时节吃,夏季太热,糖会脱落,会影响到口感。

糖火烧,已有了300年的历史,也是北京人是常吃的早点之一。

其原料主要是面粉和红糖,再加入芝麻酱。做出来的火烧味道香醇不粘,外皮酥脆,很适合老年人食用。

面茶是个老北京传统风味了。说是叫茶,但它是呈糊状物,是由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表面再淋上芝麻酱。

老北京人喝面茶从不用勺筷,而是拿手端着碗,吸溜着喝。

要的就是这种每喝一口都是醇醇的麻酱香味和面茶味的感觉。

焦圈算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种小吃,颜色深黄,小巧可爱,吃起来又酥又脆,风味独特。

早上吃个早点喝个豆汁儿,都少不了它。但它是由高温油炸出来的,是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

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和孕妇不宜食用。

馓子麻花算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了,很受欢迎。颜色看起来呈棕黄色,吃起来酥脆可口。

据说在战国时代就有了,而且它可以久存不坏,就算搁上个十天半个月,吃起来依旧酥脆。

但它也属于高热量食品,不宜多吃。

奶油炸糕是属于富有营养的小吃,它使用上好的面粉为原料,再加入白糖、香草粉、奶油等原料制作而成。

做出来的炸糕颜色金黄,外焦里嫩,还有浓郁的奶香味儿。既有营养又好消化,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蛤蟆吐蜜也叫“豆馅烧饼”。其实就是烧饼里加上豆沙馅。

在烤制的过程中,烧饼会因加热而裂开来,从而露出里面的豆沙馅,样子就如同吐出来蜜一样,所以人们就称之为“蛤蟆吐蜜”。

这最后一绝,就是炒肝,相信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基本上都吃过,大街上也随处可见“包子炒肝”的字样。也是人们早上最爱吃的早点之一。

炒肝

虽说名叫“炒”肝,但其实它不是炒的而是煮出来的。主要是用肥肠、猪肝、淀粉制作而成,吃起来味浓不腻,口口醇香。

都说一道美食代表着一座城,但是最能体现出这座城市人们特色的,还是这些个小吃。

北京传统小吃历史悠久,见证了那些历史文化。它每一个小吃的做法,味道,特点,都包含了老北京人传统的手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护国寺小吃店

锦芳小吃店

牛街洪记小吃店

白魁老号饭庄

清真白记小吃店

道不尽北京的美食说得清京城的馒头

北京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重镇,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于此,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中心,汉、满、蒙、回等各族人民大量在此定居。世界和全国各地文化在此融会交流,在饮食文化方面,形成了菜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调高雅、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北京菜”。

“北京菜”是由北京地方风味菜,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菜,以明清皇家传出的宫廷菜,及做工精细、善烹海味的谭家菜,还有其它省市的菜肴组成。

山东菜对北京菜系的形成影响深远,北京菜的基础山东风味的菜馆在北京四处林立。山东的胶东派和济南派在京相互融合交流,形成了以爆、炒、炸、火靠、熘、蒸、烧等为主要技法,口味浓厚之中又见清鲜脆嫩的北京风味,广而影响齐鲁、松辽、三晋、秦陇等北方风味的形成,在烹饪园地中一枝独秀。

清真菜在北京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以牛羊为主要原料。如著名的“全羊席”用羊身上的各个部位可烹制出百余种菜肴,是北京菜的重要代表。另外“烤肉”、“涮羊肉”、“煨羊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北京群众喜爱。

宫廷菜在京菜中地位显著,它选料珍贵,调味细腻,菜名曲雅,富于诗情画意。现在的宫廷菜多是明清宫廷中传出来的菜肴。著名菜品如:抓炒鱼片、红娘自配、脯雪黄鱼等。

谭家菜是官府菜中的代表,讲究原汁原味,咸甜适中,不惜用料,火候足到,如选料精细的“黄焖鱼翅”是谭家一等代表菜,居各鱼翅菜之首。

综上所述,京菜由地方菜、清真菜、宫廷菜、官府菜等融合而成,口味浓厚清鳟,质感多样,菜品繁多,四季分明,有完善、独特的烹调技法,以爆、炒、熘、烤、涮、焖、蒸、氽、煮见长。

形成京菜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北京为全国首府,物化天宝,人杰地灵。全国各风味菜技师多汇于此,菜肴原料天南地北,山珍海味、时令蔬菜应有尽有。而以北京“填鸭”制成的烤鸭更是驰名中外,还有以此为原料而制成的“全鸭席”更是名传遐迩,名品如“火燎鸭心”、“烩鸭四宝”、“北京鸭卷”,常单菜应席。

北京菜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烹饪技术的飞跃,京菜正以其古朴的文化,淳厚的风味,精淇湛的技艺,醇正的调味,绚丽多彩的特色为人们服务。

令人目不暇接的北京美食,无法一一道来,今天只说一样主食——馒头。

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北京很小。早些年儿北京人的生活半径非常的小,大概就是家周围方圆五里地左右,因为全家人的吃穿用乃至于上学,都能在这一股节儿大的地方解决了。

那时候穿行在老城区的胡同里,不是碰见提笼架鸟的邻居大爷,就是买菜回来的隔壁大妈,时不时撞见了自己发小儿的妈妈拎着一大口袋刚出锅的大馒头往家走,看见一个院儿的孩子总会硬塞他一个!在北京人记忆里,那时候的人就是那样简单而和善,朴实又讲究。

馒头

现今,地铁虽然修到六环外,但是老北京人的生活圈却从来没有变过。居住在熟悉的胡同里,逛逛附近公园,在自家门口的闲置椅子上晒晒太阳,买菜买主食就近解决……

老北京人喜欢追求一份安定,一份踏实,这种安定踏实很多时候来自一个馒头,毕竟,主食有了着落人便踏实了,北京人对馒头的情结是刻在骨子里的。

▲来看看馒头家族的成员都有谁。

在昔日的北京,卖馒头的地方叫“蒸锅铺”,一般也会叫“蒸食铺”,沿街开设,十分常见。这蒸食铺的人每天从天光未亮就开始和面、拌馅儿、准备蒸食,从早到晚,一屉接一屉,蒸锅就没歇过。

如今,蒸食铺的数量早就无法同以前相提并论,但北京人对这蒸食的需求热度从未消退,为了将这份味道的回忆延续,我们走遍北京城,游街串巷搭地铁,穿越东城、西城、海淀,甚至到了6号线的彼端——通州,共寻觅到12家货真价实的店,制成这张宝贵的北京馒头家族地图。

北京馒头家族地图

| 山东鼓楼馒头店地址:东城区鼓楼东大街139-1号(近6号线南锣鼓巷站)

山东鼓楼馒头店

第一家走访的便是这家馒头界网红店,他们家的馒头都是手工制作的水碱呛面馒头,现做现蒸,一屉30个,一次能蒸近600个。来这儿买馒头千万别周五来,孩子周末回家,人特别多,周一倒是买卖稀。

如果想学北京人囤馒头,采购较多可以学那些老人,要么买凉馒头,要么买完后放到一旁晾一晾,回家直接放到冰箱冷冻层冻住,等再吃的时候只要一蒸,跟现场买的差不多。

另外悄悄告诉你:老板去年在不远处的安定门内大街分司厅胡同口开了一家,店大排队人不算多。对了,好心的阿姨会告诉你,用布袋来装馒头透气性更好。

山东鼓楼馒头店

| 白魁老号饭庄 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158号(近6号线南锣鼓巷站)

白魁老号饭庄

一家以创办人白魁命名的北京老字号,前身为东长顺清真饭馆,隆福寺的老店已经消失。

如今位于交道口的店面还是如前两层楼,一楼卖小吃,二楼卖炒菜。一楼进门的售票口还沿用至今,很多北京人仍然买票点餐,具有年代感的纸票换来的同样是载着一代人味道回忆的吃食。这里的炸糕比价传统,豆沙馅。店内和外卖窗口基本都是本地人,且老年人居多,你大可相信口味的品质。

白魁老号饭庄

| 老回回小吃 西城区百万庄北街17号(近6号线车公庄西站)

老回回小吃

这是一家曾开在牛街的老店,搬到百万庄自带光环和加持。已过了午饭高峰,店内没什么人,可外卖窗口依然排着队。

原本是为他家糖花卷去的,结果排队时跟住在附近的一对大哥大姐搭讪了解到,他家的烧饼很好吃,表皮的酥脆伴着芝麻香气侵入口腔的同时,你会尝到淡淡的麻味,这是椒盐带出的妙感。黑乎乎的糖花卷值得回购,因为用料十足,满口的芝麻酱和香气,让人特别满足。这家店虽然历史不长,但早就深入北京人人心。

老回回小吃

| 柳泉居 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172号(近6号线平安里地铁站)

柳泉居

柳泉居创建于明代,是一家地道的北京老字号,由山东人出资开办,所以面食十分地道。

柳泉居的豆包,知名度可见一斑。已经接近下午六点,正巧赶上饭点,窗口处仍然排着小队。这里的豆包面皮白而细,吃进嘴里软而韧,豆沙馅质感也不腻人,甜度刚刚好,关键是这豆香没有被破坏。这儿的豆包口味很多,想要购买其他口味,最好上午来排。

柳泉居

| 李小老烧饼店 朝阳区常营民族园1号内10-11号(近6号线常营站)

李小老烧饼店

李小老烧饼店是本次地图中最边缘的一家店,但其实通州有很多因为拆迁举家搬迁的老北京人,在这里,他们也依旧延续着早些年的屯粮习惯。

李小老原名李桂林,排行最小,所以人称李小老,以12斤面起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这家烧饼店从早上一直到中午都是排队高峰,想要错峰购买,可以跟九爷一样在下午4店左右抵达。

店里的售卖方式也非常有老店情怀,拿着自制手写饼票,按票领烧饼是这家店的一大特色。烧饼真材实料,几乎还原了老北京的传统烧饼,外酥里软,层次分明,丝毫没有发黏粘结,加热后和刚烤出来的口感没什么区别,满口酥香,口感扎实,很有安全感。

李小老烧饼店

| 宫门口馒头店 西城区西城区香厂路1号(近7号线珠市口站)

宫门口馒头店

在友谊医院对面的这条嘈杂的小街上,藏着很多老北京传统小吃,有人来找白毛煎饼,有人来吃天津烧饼,而宫门口稳稳的开了十几年,每天一到饭点,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当然是要买呛面馒头的,一块钱一个,暄软扎实有韧劲。我更爱吃1.5一个的枣馒头,里面有7、8颗枣,混了红糖的面,趁着热气吃一口,一定会被浓郁的枣香折服。

宫门口馒头店

| 丰泽园特色食品店 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83号(近7号线珠市口站)

丰泽园特色食品店

丰泽园的特色食品店是专门卖蒸食的,你可以通过上面广告牌的“寿桃”找到它。虽然京客隆超市里也卖丰泽园的馒头、豆包、山楂包,但是烤馒头和银丝卷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得到。

当你下午五点半到的时候,接过散发着麦芽香的烤馒头真是让人感动,但是银丝卷却早就卖光了。提示:早上十点过后才卖银丝卷和烤馒头,另外卖完当天的量就关门了,想吃热乎的一定要趁早去!

| 京天红炸糕 西城区虎坊桥7号(近7号线虎坊桥站)

京天红炸糕

过虎坊桥,不去京天红有点说不过去了。北京3家京天红,只有这家最正宗,店里卖北京菜,门口卖炸糕,即便在入夜的寒冬依然有十多个人的小长队,很多人都是十几二十个买走,所以经常要等几锅(每人限购20个)。炸糕全身裹着热油,滴在铁盘上,拿到手里都是滚烫的,那种焦脆的手感就是让人宁愿烫嘴也要尝一口,豆馅很细,沙沙的,甜度刚刚好。

京天红炸糕

| 聚宝源 西城区牛街5-2号(近7号线广安门内站)

聚宝源

聚宝源的涮肉绝对是名满京城,第一次吃的时候排了足足两个半小时,但是吃完之后,最让人惊艳的竟然是——烧饼。

虽然聚宝源有外卖窗口,但是外卖的烧饼是绝对没法与店里的烧饼相提并论的。吃过他家real烧饼的人都知道,其个头不大,但香酥可口,关键藏着淡淡的小茴香的迷人气息,实在好吃。

悄悄告诉你,要想在窗口买店内同款,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就是在开斋节,但至于排多久,只能祝君好运了。

聚宝源

| 馅活儿懒龙店 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42号(近5号线张自忠站)

馅活儿懒龙店

懒龙又叫肉龙,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春吃懒龙解春懒。九爷对懒龙最初的印象,还是在幼儿园,午餐时一块懒龙,一碗汤,一餐就齐活了。

不同于便利店中肉少的可怜的懒龙,馅活儿的懒龙才是真正的懒龙!店里的懒龙肉馅分两种,牛肉馅(16元/条)和猪肉馅(12元/条),店员可以帮忙切开,每天能卖出120多条懒龙,皮跟肉馅分布均匀,而且最重要的是馅儿足!

店里的懒龙要早上9点后才买得到,另外,如果不方便去“馅活儿”,连锁店更多的大懒龙也能满足你。

馅活儿懒龙店

| 玉华台饭庄 西城区裕中西里23号楼(近地铁10号线健德门站)

玉华台饭庄

玉华台的看家菜是淮扬菜,早些年曾是京城名流用餐的专地儿,也因昔日掌厨的大厨们参与过开国第一宴而享誉京城,但如今在玉华台的外卖窗口,最火爆的却是十分接地气的窝头。

每天早上都是玉华台的排队高峰,如果想错峰建议中午过去。很多老人都会过来买上一个月的量回去冻着慢慢吃,蜜豆窝头最受欢迎,还有橄榄菜口味供您享受。另外菜团子和玫瑰豆沙包同样是老饕推荐,除了主食,店里的带鱼和鸡腿等熟食也可以顺便拎点回家囤着。

玉华台饭庄

| 同和居 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南街甲71号(近1号线木樨地站)

同和居

烤馒头作为同和居的镇店之宝,其名声与八大居历史一样长久。来这儿用餐的食客,几乎每桌必点一份。烤馒头每天由楼上的总厨统一供应,都是现做现卖,体型比较大,一个个内馅白胖微甜,表皮金黄焦香,让人一看到就忍不住想咬一口。除了烤馒头,同和居的银丝卷也很不错。(信息源自《凤凰旅游》:福桃九分饱)

北京人离不开的“三大神吃”到底是什么?

论吃,北京人是最在行的,炒、爆、熘、炸、烹、煎、扒、烩、烤……什么日子口儿吃什么,为了一口吃食排队两小时不在话下,花个十天半个月研究一道菜,为的就是精益求精!

兹要一提吃,那叫一个上心啊。烤鸭、烧饼夹肉、臭豆腐抹炸窝头片,不同的吃食也延伸出不同的吃法,“卷、夹、抹”,北京人吃东西不局限于筷子,“手上功夫”更是相当了得!

卷 ——北京烤鸭。提起烤鸭这吃食儿,它不仅深受咱北京人的最爱,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也都对它念念不忘。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北京,必定都吵吵着要吃上一口烤鸭,要不回家之后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来过北京。

刚出炉的烤鸭,吧嗒吧嗒地滴着油,等片鸭师傅把鸭子片好,这时候该干嘛了?一个字!卷!

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再将鸭肉、葱、黄瓜条依次放在上面,这时候就看您习惯怎么卷了。

当然也有人喜欢直接拿鸭肉去蘸酱。京酱肉丝,您随便找一个北京人,问他什么吃食是卷着吃的?第一个说上来的,八九不离十准是京酱肉丝。

酱香浓郁,咸甜口儿的京酱肉丝,在北京,从老到小,没人不爱。不仅家庭聚会时,有它的一席之地,巧手的妈妈,时不常的也会做上一次!

京酱肉丝,北京人讲究卷着吃,夹一块豆腐皮,摊放在手上,再夹上一筷子肉丝和葱丝,然后顺时针的那么一卷,这就OK啦,临了您别忘了在下面封个口,要不一咬,油全出来了!

春饼,在北京,立春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咬春”,吃春饼!

所谓春饼,其实就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即可。

等烙好饼,是不是就齐活儿了?这您可说笑了。吃春饼时,不得夹上点合菜,天福号的酱肘子啊!甜面酱、炸酱、酱油,也得提前预备好了!

虽说各家有各家的吃法,但总归最后是要卷起来,老北京讲究从一头吃到另一头,这就叫作“有头有尾”,取吉祥话,寓意合家欢乐。

烙饼摊鸡蛋“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每当到了末伏,北京人是一定要吃上一口烙饼摊鸡蛋的。

要说这烙饼摊鸡蛋,从食材到做法都非常简单,饼是普通的烙饼,鸡蛋您看着摊。吃的时候抹上您爱吃的酱,再包上菜啊、肉(熟食)啊,卷着吃就成。

您要觉得这么吃还差点意思,那就再熬上点粥,或是用芝麻酱拌上个凉菜,绝对胃口大开。

懒龙(肉龙),虽说一听“懒龙”,感觉和卷着吃没什么关系,但您细想它的做法啊,把面团擀平,把肉馅儿铺在上面,卷起来,再上蒸锅蒸,里面有没有卷这个步骤,那这就不能算我跑题了

(图片来自下厨房:winnie_oqhn )

肉汁四溢的“懒龙”,也叫肉龙。它是北京孩子从小吃到大的美食之一,回想起上幼儿园那会,不说见天都吃吧,但一星期准会吃上一次。

那不爱吃肉馅儿,就喜欢吃那吸足了肉汤的外皮,再配上那西红柿鸡蛋汤,地道!至于肉馅儿怎么处理,偷偷揣兜里带回家,再找个隐秘的场所“毁尸灭迹”,手脚稍微慢点,得,这顿呲又挨上了!

如今,这个承载着北京孩子回忆的吃食,也不多见了!

烙饼,平时老听别人说:“麻酱拌一切”,作为爱吃烙饼协会的VIP会员,我可坐不住了,难道“烙饼不能卷一切”么?

尤其在炎热的夏天,进厨房开火,比冬天早上从被窝里爬出来去上班还累还难,这时候,上稻香村或是天福号、义利之类的,买上点熟食,回来切成片,往烙饼那么一卷,既省时,也不用在厨房里忙得满头是汗,不想吃芝麻酱面的时候,就换顿吃它挺好。夹排叉儿、咸菜都行!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大黄)

夹。火烧夹油饼,北京人的早点首选。

过去上早点摊,没人说:“您给我来个火烧夹油饼”但现在您要跟买早点的说:“来一套”,他还真听不懂!

刚烙好的火烧,夹上刚炸得的油饼,再放上点小咸菜丝,张大了嘴,咬上一口,火烧里的那股花椒盐儿别提多香了。

胃口小的可能听名字,就觉得有点撑的,大胃,还得再配上碗羊杂汤或是豆泡汤,吃干的,不来点汤汤水水的往下送,可真别扭!

馒头夹排叉这吃法,怕是在别地儿见不到吧!家里的老辈儿特好这口。刚出锅的白馒头,喧乎的很,夹上从北海后门那买回来的排叉,这口感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排叉的酥脆配上馒头的软绵,吃过一次,就再也忘不了了!

烧饼夹肉。北京,是主食的天堂,提到夹,就自然少不了“烧饼”。和火烧不同,人家烧饼有芝麻,您可别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烧饼夹肉,好吃与否,看烧饼也看肉,烧饼要用刚出炉的,至于肉,选您爱吃的夹,像什么猪头肉、酱牛肉、酱羊肉、肘子肉,想放什么就放什么,这可没人拦着您。

如果能夹上点刚用炙子烤得的牛肉或是羊肉,那可真是美滋滋呀!这时候就有点“烧饼夹肉,吃起来没够”的感觉了!

抹。臭豆腐抹炸窝头片、炸馒头片,我想这是把臭豆腐发挥到极致的吃法吧!当然还可以把它当浇头,往面上那么一浇,忒儿喽完一碗还真不够!

老北京人爱吃臭豆腐,而且必须得是王致和的臭豆腐。抹炸窝头片吃的时候,直接从瓶子里夹出来还差点意思,得稍作加工,在臭豆腐上浇上香油、辣椒油,再撒上点儿京葱白末,这再抹着吃,味道可就不太一样了。

炸至两面金黄的窝头片、馒头片,看着就觉得特别脆,用筷子夹一点臭豆腐,往上一抹,这一口,真让人叫绝!临了,还得嘬嘬筷子!

芝麻酱抹馒头片。热腾腾的馒头,掰开,或是切成片,抹上层芝麻酱和白糖。在过去,这算是解馋的吃食了,偶尔吃上一次,就能高兴半天,粘嘴角的白糖,都得给舔干净了。

小时候麻酱还是稀罕物件,可不是想抹多少就抹多少,得跟父母打“游击战”,趁不注意,赶紧多涂点,再撒上一层白糖,这一口咬下去,您拿水果糖跟我换,我也不干!

那股说不出的香甜,是长大后最怀念的味道,现在抹再多的麻酱,撒再厚的糖,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看到这儿,您是不是也有点手痒痒了?那咱今儿晚上就“卷、夹、抹”吃起来吧!(信息源自凤凰网美食《吃喝玩乐在北京》大凤号)

(0)

相关推荐

  •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 最全北京小吃盘点

    当地小吃必须是反映一个城市地方特色的最好的东西.隐藏在小巷里的食物融合了当地人的口味和文化.作为一座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城市,北京具有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当然,有许多著名的小吃.北京最美味的小吃是什 ...

  • 说北京无美食?哈哈,光小吃就100种呢!

    但凡提到北京小吃, 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爆肚.卤煮.炒肝吧, 但实际上北京的小吃不仅仅只有这些! 北京小吃分为回汉, 加上宫廷三味, 蒸.炸.煎.烙.爆.烤. 涮.冲.煎.煨.熬等各种做法, 归了包堆得有 ...

  • 卤煮火烧糖油饼炸糕……这里是北京

    涮羊肉 你若在北京,走街串巷,三四十种小吃琳琅满目.有这样的: 冰糖葫芦 这样的: 肉包子 还有这样的: 北京版菠萝包,超爱外面那层皮 来来来,80 张图带你吃北京小吃,配合涮羊肉,长胖效果更佳: 在 ...

  • 北京人离不开的“三大神吃”到底是什么?

                  论吃,北京人是最在行的,炒.爆.熘.炸.烹.煎.扒.烩.烤--什么日子口儿吃什么,为了一口吃食排队两小时不在话下,花个十天半个月研究一道菜,为的就是精益求精!     兹要 ...

  • 论吃卤煮火烧,谁能比得过北京人?

                 在北京有这么一样吃食,外地友人见了闻-风-丧-胆,吃上一口更是直打哆嗦,但北京人却少不了这一重口味的吃食.这就是"卤煮"!     //"老北京 ...

  • 卤煮火烧、茯苓糕、蛋黄肉粽的家常做法

    卤煮火烧 备料:猪小肠150克.熟猪肝150克.熟猪肺150克.熟猪心150克.熟豆泡100克.盐适量.黄酒1勺.醋2勺.八角2个.桂皮1块.花椒2勺.姜3片.葱2段.香叶3片.陈皮1块.生抽2勺.老 ...

  • 老北京的卤煮火烧

    我们来到北京南三环嘉园一里的老字号美食<小肠陈>,吃了一碗卤煮火烧,一盘灌肠和肉冻,感觉不错.小肠陈被首家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国特色餐馆",被 ...

  • 违背祖训:商用级卤煮火烧技术配方大公开

    违背祖训:商用级卤煮火烧技术配方大公开

  • 北京特色小吃·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 材料:火烧5个.猪肠.猪肺各适量.北豆腐500克 调料:炖肉料包1个.大豆黄酱1汤匙.酱油1汤匙.冰糖1小块 蘸料: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各适量.大蒜5瓣.香菜5棵.辣椒油少许 做法: 火烧 ...

  • 北京小吃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北京一道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它是将火烧.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买一碗主食,副食和热汤都有了.卤煮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 ...

  • 传统卤煮火烧制作技术

    卤--代表了菜品颜色,煮--代表了烹饪方法.一碗好的卤煮火烧做法是非常讲究的. 一.原材料 主料: 猪护心肉(或五花肉)250g.小肠500g.大肠500g.北豆腐500g.小麦面粉300g.猪肺(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