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港交所后旷视科技冲击科创板,核心财务数据前后不一
资本星球
| 穿越时代,点亮资本星图 |
关键数据前后“打架”。
作者 | 凯南
时隔19个月之后,国内CV巨头“旷视科技”二度向IPO发起冲击,只不过,这次上市地从香港换到了上海。
公司主要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CV)技术,起家于人脸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与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并称 “AI四小龙”。目前,该公司基于其自主研发的Brain++平台的AI能力,构建了包括AIoT操作系统、AI硬件和软件应用在内的AIoT产品体系。
资料显示,2019年8月25日,旷视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两个月后赶上地缘政治风波、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中。据路透社报道,在首轮港交所上市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尽管旷视方、蚂蚁方面都回复了相关质询,但港交所未批准其IPO申请。2020年5月,旷视放弃赴港IPO。
本次科创板IPO旷视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3亿份CDR,拟募集资金60亿元。
资本星球(ID:zibenxingqiu)整理了旷视科技总计671页的招股书全文,以下为800字的招股书精华版,后台回复“旷视科技”可查看招股书原文。
关键词:两版招股书关键财务数据矛盾
在2019年申报港股上市的招股书中,2017年及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13亿元和14.27亿元(单位为人民币,下同)。而在申报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中,公司当期营收却变成了3.04亿元和8.54亿元。另外,2018年港股招股书中旷视科技披露的毛利为9.3亿元,A股招股书中的相应数据则直接减少了4亿元。
营收及毛利在两版招股书中的差距源于主营业务的收入统计。以2018年旷视科技“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为例,公司港股招股书该项业务2018年实现营收10.57亿元,占到总收入的74.1%;科创板招股书中,2018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占比63.56%。仅此一项,公司最新披露的营收就较原有数据减少了一半。
“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上,2018年该项业务为贡献旷视科技营收9974万元。至科创板招股书中,贡献收入则降至4616万元。
除上述关键财务数据外,在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存货等指标上,旷视科技两版招股说明书也出现了“数据打架”的情况。
(图片来源:招股书)
关键词: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作为一家AI技术驱动的公司,研发费用是旷视的重要投入部分。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02亿元、6.06亿元、10.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50%、70.94%及82.15%。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0年前九个月,研发费用比例已达到104.16%,这表明旷视已将所有营业收入用以公司研发。
(图片来源:招股书)
另外在回款方面,报告期内旷视有回款慢、账期长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旷视从2017年的2.14次/年,到如今1.2次/年,数值越小,回款越难,表明公司应收账款账期加长、回款难度增大。
关键词:曾陷“交易用户隐私数据”旋涡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隐私信息泄露成为关注重点,不少知名企业如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在旗下门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存在收集人脸数据的问题。
2019年9月,“如何看待旷视科技新产品监视学生上课”等话题在知乎热榜上引发舆论。2020年2月,旷视科技被传申请了1亿元“抗疫专用贷款”,用于开发戴口罩人脸识别相关的技术。戴着口罩也能进行人脸识别,再次引发公众对个人隐私数据的担忧。
目前,A股中AI(人工智能)概念股包括汇金科技、全志科技、神州信息等。截止4月6日开盘,AI概念股高开0.148%。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