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脾汤加四苓散治疗太阴寒湿水饮泄泻
江某,女,70岁,10月10日来我处就诊。
该病人因一天大便五六次,大便稀而且很急迫,想解必须解,不然会拉在裤子里,病人非常很痛苦,不敢出门一步。治疗时断时续,病情也时好时坏,听人介绍特来一试。
现症状如下: 身体矮胖,疲倦面容,面白而虚晃,没有气力,阵发心悸心慌,不出汗,不发热,长期怕冷,长期腹泻,最近半个月加重,一天五六次,稍稀,很急迫,肛门无灼热,纳差,不能吃冷物与剩饭剩菜,不口干,不口苦,不想喝水,舌质白,舌苔白胖,有齿痕,多津,脉沉细滑。
分析:不发热、不恶寒,无太阳证;不口干、不口苦、脉不弦,无少阳证;不口渴,不想喝水,脉不洪数,无阳明证。纳差,大便稀溏,脉沉而滑,肛门不灼热(排除阳明湿热之葛根芩连汤证的肛门灼热),舌苔水滑多齿痕,为太阴水饮不化久泻夹气虚证(人疲倦无力)。
笔者当时在五苓散和启脾汤之间犹豫很久,以前会习惯性的开出五苓散加人参。当天恰好看到《汉方之精要》中启脾汤的运用,心想五苓散利湿有余,补气不足(病患心悸,没有气力),同时五苓散专于利湿,没有消散开胃口的药物,而这些不足启脾汤都能胜任。气短无力有四君,积滞不化与胃口难开(有少许实证)有陈皮、山楂。同时排除桃花汤的少阴下利(次数特别多,下利稀水,伴四肢冷),所以决定选用启脾汤。
辨证:太阴水饮不化之久泻夹气虚证
处方:启脾汤
白人参10克,茯苓30克,炒白术30,炙甘草10克,车前仁10克,陈皮10,泽泻20克,炒山楂20克,莲米20克,生山药30克,4剂。一剂药浸泡二十分钟,煎煮五十分钟分四次喝完。
嘱患者放松心情,忌生冷、油腻。
二诊:10月15日。病人非常高兴,说自己精神好转,大便每天2次,其他症状同一诊,故在一诊的基础上加制诃子15克,希望收敛一下,大便能变成一天一次。
辨证:太阴水饮不化之久泻夹气虚证
处方:启脾汤加减
白人参10克,茯苓30克,炒白术30,炙甘草10克,车前仁10克,陈皮10,泽泻20克,炒山楂20克,莲米20克,生山药30克,诃子15克。3剂。煎煮方法与医嘱同一诊。
三诊:10月19日。病人很抱怨,说效果与一诊差不多,大便一天两次,但是腹胀加重。笔者仔细分析是诃子之过,湿邪未全去,收敛之药导致气滞,故去诃子与车前仁,加猪苓构成四苓散之义。
辨证:太阴水饮证
处方:启脾汤加四苓散
白人参10克,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炙甘草10,陈皮10,泽泻20克,炒山楂20克,莲米20克,生山药30克,猪苓12克,4剂。煎煮方法同一诊。
四诊:10月24日。病人说效果很好,并且又带来了几个病人前来就诊。因为病人要出门一趟,把汤剂改成散剂,并且要求她必须吃半年的散剂,吃完后继续来拿散剂,以便巩固。故将三诊的方子抓四剂打成散剂,每次服六克。
【医师简介】
邓文斌,男,1976年出生。擅长治疗胃炎、肠炎、胃溃疡、胃痛、腹泻、恶心呕吐、肠梗阻、腹胀、便秘与胃肠功能紊乱等常见肠胃疾病。
【转载需注明出处,违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