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友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钱币

提起巴尔扎克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一位著作颇丰的文学家,他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是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小说的背景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对金钱的渴望,刻画了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的经典形象。

既然是描写守财奴,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当时使用的钱币。全书对钱币的描写并不算多,但却十分准确。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书中提到的各种钱币(本书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傅雷的译本作为参照。)。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欧也妮·葛朗台》

第36页,年轻的欧也妮“从钱袋里掏出她的月费,一块五法郎的洋钱”,交给仆人拿侬,给堂弟查理·葛朗台买个白烛。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819年,正值复辟的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在位时期。波旁王朝的货币制度沿用拿破仑时期的十进制,5法郎作为日常的商品交易的主要货币。

法国国王路易十八

路易十八的5法郎银币有两种版别。1814-1815年正面为身着制服的胸像,1816-1824年改为纯头像,背面设计也有所调整。

法国1815年路易十八5法郎银币

法国1820年路易十八5法郎银币

第77页,老葛朗台以200法郎一桶卖掉了酒,收到的付款都是黄金。他对太太说:这六个路易是给你的佣金

老葛朗台说的路易指的是带有路易十八头像的金币,面值20法郎。这面这枚就是1819年20法郎金币。正面的路易十八面向右侧(通常银币与金币上的头像方向相反),下方的马头是雕刻师Nicolaus-Pierre Tiolier的标记。背面下方的1819-A代表巴黎造币厂铸造。

法国1819年路易十八20法郎金币

第109页是本书钱币出现最集中的部分。欧也妮偷看了堂弟查理给爱人的信,信中提到他自己已经穷的叮当响了,深爱着堂弟的欧也妮决定用自己的积蓄帮助他。欧也妮回到卧房,拿出了一个钱袋。

她先理出簇新的二十枚葡萄牙金洋,一七二五年的约翰五世铸造,兑换率是每枚值葡币五元,或者据她父亲说,等于一百六十八法郎六十四生丁,但一般公认的市价可以值到一百八十法郎,因为这些金洋是罕有之物,铸造极精,黄澄澄的光彩像太阳一般。

其次,是热那亚币一百元一枚的金洋五枚,也是稀见的古钱,每枚值八十七法郎,古钱收藏家可以出到一百法郎。那是从外曾祖特·拉·裴德里埃那儿来的。

其次,是三枚西班牙金洋,一七二九年斐列浦五世铸造。香蒂埃太太给她的时候老是说:‘这小玩艺儿,这小人头,值到九十八法郎!好娃娃,你得好好保存,将来是你私库里的宝物。’

其次,是她父亲最看重的一百荷兰杜加,一七五六年铸造,每枚约植十三法郎。成色是二十三开又零,差不多是十足的纯金。

其次,是一批罕见的古物,⋯⋯一般守财奴最珍视的金徽章,三枚刻着天平的卢比,五枚刻着圣母的卢比,都是二十四开的纯金,蒙古大帝的货币,本身的价值是每枚三十七法郎四十生丁,玩赏黄金的收藏家至少可以出到五十法郎。

其次,是前天才拿到,她随便丢在袋里的四十法郎一枚的拿破仑。”

读者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震惊了,这些金币是很多泉友梦寐以求的藏品!如果放到今天,欧也妮可以算是个颇具规模的钱币收藏家了。

若昂五世(即原文的约翰五世)的父亲佩德罗二世在位时期,葡萄牙在巴西发现了金矿,这对葡萄牙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当时其他的据点都在走下坡路。佩德罗二世开始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若昂五世赶上了黄金大量涌入宗主国的时期,葡萄牙的国力逐渐走上巅峰。

葡萄牙1724年若昂五世8埃斯库多金币

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

热那亚共和国是源于12世纪早期,热那亚成为了旧意大利王国内一个自治的塞城。在早期的几个世纪,热那亚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城市,只是仅次于威尼斯这个大城市。

热那亚的重要贸易遍布地中海和黑海。它的主要对手是比萨,但最终被热那亚打败,在13世纪晚期从它手中夺取了科西嘉岛。热那亚因与威尼斯共和国的战争及经历了欧洲14世纪晚期及15世纪的经济紧缩而开始衰落,而突然兴起的奥斯曼帝国夺取了热那亚在爱琴海的商业活动,黑海的贸易也被挤压。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前半叶,热那亚通过借贷活动短暂复兴。18世纪继续衰落,1797年被拿破仑占领。1815年被萨丁王国吞并。

热那亚179396里拉金币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末代君主卡洛斯二世死后绝嗣。按照卡洛斯二世的遗嘱,王位应由其外甥——法国安茹公爵腓力(称菲利普五世)——继承。但哈布斯堡家族不能认可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国波旁家族手中,于是推举查理大公为卡洛斯二世继承人(称卡洛斯三世)。围绕着国王的继承权,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菲利普五世在巴黎凡尔赛宫宣布继位

法国支持的菲利普五世在较量中处于弱势,就在眼看王位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时候,171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驾崩。在西班牙与菲利普五世抢了十年王位的“卡洛斯三世”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尚无定论的西班牙,一个是毫无悬念的奥地利,自然会选择后者。就这样,菲利普五世神奇的坐上了西班牙王位。

西班牙1730年菲利普五世1埃斯库多金币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16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才签订《明斯特条约》,承认尼德兰联合共和国(荷兰(Holland)原是尼德兰(Nederland)中一个地区的名称。在七省联合共和国时代,荷兰是其国内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富裕的地区,因此被用来转喻代指尼德兰整体。在正式场合中,一般使用其正式国名尼德兰。)。

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尼德兰发展成为航海和贸易强国。17世纪中叶,尼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这段时期被称为尼德兰的“黄金年代”。17世纪后期,尼德兰先后在海上败于英国、在陆地上败于法国,逐渐衰落。

英荷战争中的荷兰舰队

尼德兰的货币因制作精美,成色良好,成为当时的主要贸易货币。下图即是荷兰省1756年杜卡特金币。巴尔扎克书中的金币“成色是二十三开又零”, 也就是23.5/24≈0.98,根据2016年版《克劳斯目录》的数据,荷兰杜卡特的成色是0.986!巴尔扎克能如此精确的描写,说明他本人对钱币应该是颇有研究的。

尼德兰1756年杜卡特

而小说中关于那批“罕见的古物”,即“三枚刻着天平的卢比,五枚刻着圣母的卢比,”是“蒙古大帝的货币”,原文注释(傅雷)称这种带有天平和圣母的印度卢比是印度东部的货币,而作为尼德兰殖民地的荷属东印度使用与宗主国相同的盾、杜卡特等货币名称,并未有对应的钱币。

所谓“蒙古大帝”应该是指当时统治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发行的金币一般称作莫霍尔,银币为卢比,并且钱币只有文字鲜有图案,考虑到可能因译者对钱币不了解造成误译,笔者查阅了小说的英文版,原文是“three rupees with the sign of the Scales, and five rupees with the sign of the Virgin, all in pure gold of twenty-four carats”。确实是纯金质卢比,故而葛朗台的这笔财富没能找到契合的钱币。

笔者在一家拍卖公司的网站上找到了一枚有天平图案的钱币。这是荷属东印度群岛的马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省首府)地区使用的keping铜币,该币是苏丹S. Tamjid Illah三世(1785-1808)在位时期铸造的。

荷属东印度群岛keping铜币

还有一种英属印度孟买管辖区的铜辅币也有天平图案。

                    英属印度17911/2 Pice铜币

值40法郎的拿破仑指的是拿破仑·波拿巴担任第一执政官和称帝后铸造的40法郎金币。这也是法国当时面值最高的钱币。也许是因为年代比较近,欧也妮才会“随便丢在袋子里”。

1799年,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并自任第一执政官。1803年4月7日,亦即法国大革命时期产生的共和历“十一年芽月十七日”,拿破仑进行币制改革,实行金银复本位制,铸造金、银两种材质的法郎,规定1法郎含金量0.2903225克或含银量4.5克,金、银的比价为15.5:1,这种同时发行的金、银法郎遂称为“芽月法郎”。

从1807年起,拿破仑效仿古罗马皇帝凯撒,给自己的头像加上了桂冠。

共和十一年拿破仑40法郎金币

1812年拿破仑一世40法郎金币

第120页,查理·葛朗台准备出国,他将自己的首饰变卖,狡猾的老葛朗台打算出89法郎75生丁买下,说“免得你麻烦去卖给人家,我开给你现款吧……里佛尔十足算”。小说中解释道,里佛尔十足算的意思是指6法郎一枚的银币,不扣成色,算足6法郎。

其实这个解释不太准确,法国并没有发行过6法郎面值的银币。里弗尔(Livre)在法语中意为“镑”,源于拉丁语Libra。里弗尔主要作为“记账货币”。记账货币只是名义上的货币,用作价值计算的单位。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取消了原来的金路易和埃居两种带有明显王权色彩的货币名称,直接在货币上标注其价值名称里弗尔,设置了6里弗尔银币(相当于1埃居)和24里弗尔金币(相当于1金路易)两种主币。

17936弗尔银币

第133页,老葛朗台告诉他太太台·格拉桑从巴黎带来了夹香菇的鹅肝,“还给欧也妮带来一块值两块的拿破仑。这里说的是带有拿破仑头像的2法郎银币。同样是在1807年,拿破仑头像增加了月桂枝。

1807年拿破仑2法郎银币

1807年拿破仑一世2法郎银币

小说中对钱币的准确描写从一个侧面说明自称为“历史的书记员”的巴尔扎克的知识面非常丰富,也只有对身边的事物有非常细致观察和深刻的理解,才能使作品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