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莫文蔚的“五台冠军歌”《呼吸有害》,成为了港乐迷们讨论的热点。路人听众会听了会说“莫文蔚怎么唱粤语歌了?”,稍有了解的听众则会说“莫文蔚又唱粤语歌了?”……的确,是否听过莫文蔚的粤语歌,已经成为检验华语流行听众是否资深的标准了。
莫文蔚的确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国语歌上面,总览她的粤语歌,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知名度上,都无法和她那些国语金曲相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莫文蔚出生在香港、出道在香港,算得上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仔细盘点一下莫文蔚的粤语作品,大致可以按时间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她刚刚出道的星光唱片时期,她在星光的唯一一张专辑《Karen》,这张专辑销量异常惨淡,据说在网络时代之前,这张专辑就像个谜一样——即使是莫文蔚的歌迷也大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第二个部分就是聊起来皆大欢喜的滚石唱片时期,相比较她滚石时期国语专辑的发片密度,粤语专辑和EP基本上都是见缝插针式的出现。不过莫文蔚在滚石出的第一张专辑,就是粤语专辑《全身》;第三个部分就是离开滚石后零零散散的粤语单曲了,《呼吸有害》就属于这个阶段的产物。我们今天要聊得,就是莫文蔚在滚石时期出版的粤语专辑《一朵金花》,也就是标题所说的、莫文蔚最前卫的专辑。
▲星光唱片的合辑《星光灿烂 vol.1》,你找到莫文蔚了吗?这当中可是有货真价实的香港乐坛半壁江山……
《一朵金花》是莫文蔚在滚石又一张可圈可点的粤语专辑。此前莫文蔚在作品数量上有些“偏袒”国语专辑。但是粤语专辑的质量,却没有因为“玩儿票”式的发片频率而削减,反而在艺术创新的层面,比国语专辑有了质的飞跃。莫文蔚在滚石的出道作《全身》里面,全裸出镜拍摄封面,除了给听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这也标志着像是一张白纸的莫文蔚,配合港台两地最顶尖的音乐人,担任各种华丽装扮的“模特”(以后会专门介绍这张大作,敬请期待。);《一朵金花》继续沿用了“全裸”这个概念,脱掉了以往标志性的“莫式唱腔”,走出了她在音乐的“舒适区”,把风格定位交给制作人来把控。
至于《一朵金花》的幕后团队,可能会让很多人吃惊。因为这张专辑怪异的风格,不仅不是莫文蔚擅长的领域,更颠覆了几位幕后团队中的音乐人,给人留下的印象。专辑的制作人正是滚石旗下的摇滚巨星伍佰,他不仅是全碟的制作人,也包揽了全碟的作曲。可以说,这朵金花应该是伍佰的一朵金花。今天也是伍佰的生日,在此祝他生日快乐,介绍这张专辑也是让大家知道一个不一样的伍佰。在这朵金花之前,伍佰有过和莫文蔚的合作,偶尔有一些提供曲,莫文蔚还粤语翻唱过伍佰的国语歌,但是制作专辑还是头一次。专辑内与伍佰搭配,负责全碟大部分歌曲填词的,就是“佚名”老师。够惊艳吧?一个摇滚巨星+一个情歌词神=一个触电的莫文蔚。伍佰此前给人的印象,是以流行摇滚和民谣风格的作品为主,《一朵金花》是他第一次涉猎电子音乐。如果对伍佰的电子音乐有兴趣,我非常推荐去听一下他2008年的专辑《太空弹》,无论是悦耳程度还是对电子曲风的驾驭,都比2001年这朵金花要成熟得多。好了,言归正传,还是说莫文蔚的这朵金花。
相信屏幕前应该有不少近视眼患者,对于“散光”这个词的理解,可能会因为近视程度的不同因人而异。莫文蔚在《一朵金花》的开头,却让人感受了一把听觉上的《散光》。在这首歌里面你听不到太明显的旋律线条,取而代之的是由各种片段剪辑拼接而成的音效,如此前卫的表现手法,在当年不知吓退了多少CD机前听惯《广岛之恋》的听众。莫文蔚不是第一个尝试碎拍(break beat)的华语歌手,殊不知这一次惊艳的碰撞,甚至间接促成了另一位港乐天后和伍佰的合作。我只能说,《散光》作为一张专辑的Intro,是合格的。后面紧接着《扇子舞》和《童年末日》,亦是足够杂乱、足够劲爆的音乐。
经过三首噪音艺术的“狂轰滥炸”,接下来的歌就好入耳多了。融合了民乐元素电子乐《幻听》和《冬至》,称得上是全碟最精彩的两首作品,伍佰的曲、佚名的词,再加上莫文蔚的演唱。三个看似矛盾的个体,却意外的和谐。其实这两首歌电子曲风的外衣下,也掩盖不住伍佰特有的旋律走向。《幻听》里竹笛声和戏曲的片段,配以佚名老师笔下近乎人格分裂的歌词,荒诞却又那么高级。
《高帽》是全碟为数不多和佚名老师没关系的歌,填词人是伍佰和因葵。至于因葵和莫文蔚交集,最早可以追溯到星光时期。因葵是太极的御用填词人、还是周启生的好友,当年自然也是星光旗下的重要幕后工作者。早在莫文蔚第一张专辑里,就和因葵有过交集。这次的亮点倒不是“星光老友重逢”,而是伍佰竟然参与了一首粤语歌的填词。另外两首没有“被佚名”的歌,是由LMF的孙国华填词的《旺角公主》和《忘我》。还好,准备让莫文蔚疯掉的伍佰没有给她在这张怪异的专辑里安排说唱的戏份,不然LMF的成员就要发挥他们的专长了。总体来看,《一朵金花》属于莫文蔚在音乐上做的一次实验。对于这种专辑,只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没有好与坏的差异,因为无论是歌手还是制作人,都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单纯一句“不好听”,是不公平的。其实不止莫文蔚,很多有过台湾发展经历的香港歌手,都把试验田留给了香港本地的制作团队。表面上看,这是“艺术”与“商业”兼顾的做法。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的,还是港台两地在流行音乐上的审美差异。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下课。
℗&©愚人音乐坊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