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著名的这一吻:是浪漫,还是女性的沉默与伤痛?
近几日,阿里女员工收到上司性侵害的事件,引起舆论极大关注,进而引发了有关“性同意”、女性权益保护,女性角色地位,两性政治与权力等诸多方面的讨论。
我们今天转载的这篇文章,从二战以来最著名的那经典一吻谈起,对以上问题做了呼应。尽管对特定条件下历史事件的解读,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共识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性别秩序,并监督所有人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严格履行,依旧是人类社会应当努力去实现的目标,尽管很难,前路漫漫。
胜利之吻的背后不是浪漫
而是女性的沉默与伤痛
文 | 胡雨馨
来源 | 橙雨伞(ID:chengyusan666)
01
从《胜利之吻》的故事说起
网络上,我们时常可见人们分享着各式各样的亲吻:运动员进球后拥抱队友的喜悦一吻、童话故事中的解救之吻、电视剧剪辑中偶像们的甜蜜深吻、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之吻等等,还有人分享接吻可以减肥的小妙招……
而在细数经典之吻的时候,有很多人会提到《胜利之吻》。是的,这张照片太有名了,太美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她其实根本不愿意”。
《胜利之吻》,也叫《时代广场的停战日》、《吻别战争》等,它最初被发表在《生活》杂志1945年8月27日刊的内页中,和其它十几张照片一起刊登在文章《胜利庆典》里。
刊登在《生活》杂志上的《胜利之吻》
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但拍摄了同一场景的不只他一人。美国海军摄影记者维克多·乔根森 (Victor Jorgensen)也拍摄了相似的一张照片,发表在《纽约时报》上。
照片拍摄于1945年8月14日,让我们把时间倒回那一天的纽约:
电台里传出日本投降的消息,人们释去重负,走出家门,聚集到时代广场上相互庆祝。
当时刚结束海上任务的军需官乔治·门多萨(George Mendonsa)正在酒馆喝酒,享受他的上岸假期。听到这个消息,他欣喜若狂地奔上街头,“沿着街道奔跑,抓住了视线中的每个女孩”。
正在寻找素材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跟着他,在门多萨抓住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士时,阿尔弗雷德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中的海军服和护士服、黑色的男子和白色的女人,热闹喜悦的街景使这张照片一经发表就风靡全美,受到各大主流媒体的采访和大众的追逐。
这张照片火到什么程度呢?由于有十几个人都声称自己是照片中人,为了确定男女主角的身份,相关机构甚至动用了骨骼形状对比、面部识别、测谎仪等军事级面部识别和法医分析,最终认定门多萨和格丽塔·弗里德曼(Greta Friedman)为“胜利之吻”男女主角。
乔治·门多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展示他的照片
这张照片在时间的洗礼后,也成为了二战结束的标志和人类经典之吻的象征。
但是在一片赞誉中,也有一些声音被淹没了。比如对女主角的身份判定,她并不是医院护士,而是一位正在休假的牙科护理(着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后期门多萨辩称,她的衣着让他想到在战场上照顾自己的人)。
门多萨本人是这样讲述当时的场景的:
“我们当时都在喝酒,(很容易)惹祸上身。我看到了护士……我喝了几杯酒,我猜这只是本能,我抓住了她。”
而弗里德曼对这个场景的描述则是突然被一个“非常强壮”的水手紧紧抓住:
“我没有看见他走近,还没有察觉的时候就被他环住了”。
《胜利之吻》照片中的男女主角乔治·门多萨和格丽塔·弗里德曼
门多萨接着辩称:
“你从太平洋战场归来,终于在那一刻,战争结束了。他们停了下来,(酒吧里)所有的表演都停止了。他们说,战争结束了,日本人投降了。战争结束后的兴奋,再加上刚刚喝了几杯的醉意,所以当我看到那名护士时,我环住并亲吻了她。”
而在一次采访中,弗里德曼则表示亲吻行为并非自愿,门多萨只是“抓住”了她,“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浪漫事件”。不过,她也说,这个吻是一个“表达喜悦的行为,纯粹是为了'感谢上帝,战争已经结束了’”。
两人的话其实都有点解释和遮掩的意味,弗里德曼遮掩着不悦,安慰着自己和观众;而门多萨则为自己的越界开脱,试图用大时代背景遮掩他的无礼。
当事人也许会出于某些顾虑说言不由衷的话,但照片中的身体语言是骗不了人的,抛开一切的托词,我们清晰地看到:
一个男人一只手紧紧地搂住女人的腰,手背上筋络暴起;另一只胳膊则把她的上半身死死扣向自己。而女人呢,她下意识地把自己的裙子往下拉,一条腿后撤试图用力挣脱。
我们看不到她的表情,但是多年后,当记者问她那一刻的感受,她说:“我只是想呼吸。”
而她的声音一直未被听见。
02
“浪漫”还是“侵犯”?
直到近年来,才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记者、女性作家重新审视这个故事。
2010年,《纽约时报》采访了那天同样在时代广场街头的女性格洛丽亚·布拉德(Gloria Bullard),她回忆说那次经历类似于大学的兄弟会派对,“我至少被亲了十几次……我丢失了袖扣,袖子因拥抱和亲吻而撕裂”。
保存在国家档案馆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也真实地记录了那一天的场景:
庆祝活动期间,至少有十几名水手在时代广场抓过女人。
有的男人坐在路边,将路人拉到他的腿上。
有些“兴高采烈的士兵和水手”撕掉了一名妇女身上的衣服,而“一名试图干预的警察被击倒了”。
1945年8月14日,时代广场上的庆祝场景
有妇女反对说:“我结婚了!我已结婚!”但收到的回答是,“好吧,告诉你丈夫这是第三师的赞美”,然后给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
同样的时间地点,被历史记住和被大众看到的东西却是曲解的,有选择性的。
不止纽约,在美国的其它地方,类似的场景也是屡见不鲜:
《波士顿环球报》转播斯科莱广场军人“袭击妇女和女孩”的消息。
在芝加哥,一名13岁的女孩看到一名水手向她走来时惊慌失措,试图在人群中躲避他,但水手仍抓住并用嘴咬了她。
最严重的骚乱发生在旧金山,在为期三天的“和平骚乱”中,横冲直撞的水手抢劫、掀翻缆车、“猥亵”妇女或剥光她们的衣服,在某些情况下还殴打她们身边的伴侣。
彼时混乱、充满暴力的旧金山
有一位学者曾声称,亲吻是胜利那天的一种国家货币。
但是把吻比作货币,不就是把女人当作具有性价值的物品吗?对这张照片和其背后故事的不满最终发酵了起来。
03
“无条件投降”上的红色印记
2019年,一座坐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还原“胜利之吻”场景的雕塑(名叫“无条件投降”),被喷上了内容为“我也是”的红色大字。雕塑很大,字也很大,最终效果触目惊心。
对此,众人的反应不一。这场运动逐步带来了关于“性侵害”定义及边界的大量启发,对历史上的许多相关事件进行了全新的审视,也掀起了关于同意与侵犯的诸多辩论。
于是,有人开始注意到雕塑名字和存在本身的不合理。
“雕像虽然被称为'无条件投降’,但却是'非自愿投降’。她不认识那个人,他只是当场抓住了她,并吻了她。”
“(我)并不是说这个女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但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不受欢迎的、不请自来的性行为。就这么简单……”
可另一方面,许多人眼中的“胜利之吻”依然代表着一场战争结束的喜悦,有着不可破坏的神圣。
“性侵犯很可怕,但这肯定不是。我保证,这个刚去世的可怜人在发现二战结束的那一刻,肯定不会想到去性侵一个女人!”
“发生这样的事令人悲伤,尤其是这个人已经去世了。”
门多萨曾表示过,他在亲吻之前并没有得到弗里德曼的事先同意
然而,只要有历史条件的背书,女性的感受就不值一提了吗?是不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可以作为男性表达喜悦的工具?是不是在当时没被追责的男性,可以借由死亡抹去错误?
有好事者可能又要问,为什么她们不拒绝不反抗呢?
因为在当时,哪怕女性只是抱怨都被视为“不爱美国”。而在 20 世纪中叶长大的女孩,从小就被迫接受一种有毒的社交礼仪规则,挑逗并没有什么,哪怕对方骂人了,甚至开始动手动脚了,也要把这些解释为对自己女性魅力的“奉承”。
虽然现在的我们很难理解这种束缚,但其实类似的桎梏并没有从女性生活中消失——拒绝男领导的示好会顾虑自己的工作是否会遭遇阻碍;即使再勇敢,一个人走在夜晚无人的地方,也难免不会恐惧;自由地穿,但穿得稍微少一点,就可能遭遇令人不适的男性凝视……
胜利日的那么多亲历者们已经明确说过:那些搭讪、追逐和亲吻,是违背了她们自己的意愿的,有些行为甚至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性暴力!
1945年8月14日,时代广场上的庆祝场景
图/gettyimages
1980年,《生活》杂志让门多萨和弗里德曼在时代广场重聚,虽然她不愿意,却还是被迫在镜头前又一次地亲吻了他。
尽管弗里德曼曾在新闻采访里说过:“一个比你大得多、更强壮的人,面对他,你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我不确定这会让你快乐 。”
旧时代的“胜利之吻”,已然不能代表今天的浪漫。又或者说关于浪漫的历史,在人们愈发关注女性真实感受和关系中知情同意的当下,需要新的审视和理解。
如今关于“性接触”的边界和同意权的讨论越来越多,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亲吻都是美好,浪漫的,其背后也指向存在于所有文化中的权力问题。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