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一切良好的开端,是从“容纳”开始的
一、
一个人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姿态保持太高,因为优秀的人生,都是从“低”的姿态开始的。
世人常常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容纳生命中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人与事,他们往往在潜意识之中将自己看得过于伟大和高尚。
但是殊不知,自己连一些小的问题都不能包容,这个缺点就已经是人生之中最大的弊病了,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生活的人,从哪里谈得上伟大呢。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伟大,真正的伟大不是从自以为的伟大之中存在的,而是在于能包容那些不想看到的局面以及不想面对的人生,从而能够扩充自我胸怀,以此成就的伟大。
人生一切良好的开端,就是从你能够容纳别人开始的,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是如此。
比如在对人的层面,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包容别人,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当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状态会反映到自己的言行上,这会让别人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和态度。
只有真正的尊重别人,才能以真诚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彼此尊重是和善关系的基础,而这也是互相合作的根本。
生命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只有团结别人的力量,才能以此获取良好合作的结果,所以尊重别人,最后获益的自然也是自己的人生。
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泥沙俱下,才可以叫做“河流”。
所有的河流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清澈,只有混合着泥沙,它才能叫做真正的河流。
而不管是领导者,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要做一个能够容纳“泥沙”的“河流”,要有胸怀和气度,当你不能容纳一个人身上存在的缺点,就不能获取他本身可以发挥的优势,这也 是真正“知人善任”的道理。
真正的“知人善任”就是不以个人好恶而取才,不因他的小缺点以及他个人的偏见,就抹杀他的整个全部,真正做到用人所长。
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一样,曹操在历史上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但是不管评价如何,曹操身上知人善任的优点是无法抹去的。
所以很多人在评价三国历史的时候,都认为曹操才是三国之中最会用人的人。
把自己的人生以及所处的环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物品分类场”,想象一下里面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而你要做的就是能够包容、加工与合作。
二、
而对于人生的经历来说更是如此,对于人生来说,大多数人总在追求一种完美的人生,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瑕疵,没有遗憾。
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自然会导致自己不能容纳生命中,那些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事情。
不管是苦难还是生活的琐碎嘈杂,都会因为他主观上的“期待完美”,而不能容纳,最后往往就是因为他不能对人生保留宽容,他的人生最后反而会变得越发艰难和被动。
因为你越是抗拒什么,这个东西就越会对你产生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状态下,所有他不想面对的局面,都会在无形之中成为影响自身生活的障碍。
反之,能够去接纳生命之中不想面对的局面,真正的去包容,顺其自然地去接纳这些事情在生命之中的存在,反而会在平和心态的基础上,在更大程度上去减少它们对自己的伤害,甚至会在自己正确的心态影响下,使那些看上去糟糕的事情,最后演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层面。
而且,能够以低姿态去面对和接纳生命中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事情,那么当走到最后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看上去糟糕的事情,最后反而都是让自己优秀和进步的机缘。
《菜根谭》有一句话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那些堆满污泥的地方,往往滋生许多生物,而极为清澈的水中反而没有鱼儿生长。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有容纳他人缺点和宽恕他人过失的气度,绝对不能自命清高,独来独往。
《道德经》之中也有一句话,将这个状态形容得非常恰当,叫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道家思想中,“道”是生成一切万物的根源,而道也代表着万物的演化规则,而个人的生活姿态,自然也应该依照“道”的规律而生活。
“道”,能够“上善若水,居于万物之下”,而人也应该以上善若水的姿态,以谦居人下的胸怀,居于万千事物之下。以包容的态度提升自己的格局,让自己在更大的世界里面,遇见一个更好的人生。
所以永远不要将自己看得太高,当你把自己姿态放得足够低,并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和包容他人时,才能真正地得到他人的尊重,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此作为人生良好的开端。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