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jt叔叔 论牙痛

原文地址:jt叔叔 论牙痛作者:小城a

JT叔叔 论牙痛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第三段第六节〕

在中国古方里,细辛常出现在治疗牙病的方子。现在我们都知道细辛有驱风驱寒的药性,那,为什么牙痛明明是牙根发炎,却要用驱寒驱风的药来治疗呢?这个问题可以当作是关于中国医学的小专题来讨论。

首先,我们看看中医对于牙痛的认识:
中国人在对待牙痛的时候,常会说,上牙的牙痛是属于胃,下牙的牙痛是属于大肠,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说法是来自于《黄帝内经》的《灵枢经》。

《灵枢经.经脉第十》:

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

它说,手阳明大肠经有一条分支跑到人的下牙底下,足阳明胃经有从鼻子外侧跑到上牙床里面。所以在《黄帝内经》的思考框架里面,中医就会说:如果是上牙有问题的话,大概是胃经经过,下牙有问题是大肠经经过。这是在《黄帝内经》的框架里面,但张仲景的医学并不完全是在《黄帝内经》的框架里面,所以,用细辛,比较是经方的思考,不是《内经》的思考。

《灵枢经.杂病第二十六》:

齿痛,不恶清飮,取足阳明。恶清飮,取手阳明。

在《内经》的另一个篇章里,它又说,如果牙痛是不恶清饮,就是牙痛但蛮喜欢喝冷饮、不怕冰水,那就代表这个人的牙痛是足阳明胃经的病,可能是胃经有热,需要用白虎汤之类的方子清胃热。如果是不喜欢喝到冷饮料的牙痛,那表示牙痛的原因是来自于大肠经,那当然有些历代注家就解释说,如果是大肠经的病,那就比较不会口渴、想喝冷的,但如果是足阳明胃经的病,像是白虎汤证,人会有身体燥热、出大汗、要喝很多冷水的感觉。甚至也有人会把前面这两段加在一起,说上牙痛会比较爱喝冷水,下牙痛就会比较不爱喝冷水,这样的论点也存在。

当然牙齿到底是属于骨头、属于肾,这同样是基本中的基本。所以牙齿的病,要算成是肾也对,只是在《黄帝内经》的范围内,讲到蛀牙会讲到手、足阳明经,讲到肾的话,会比较是牙齿枯槁那种,直接关系到牙齿的荣衰会比较讲到肾,蛀牙比较不常讲到肾。

《灵枢经.寒热病第二十一》:

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写之。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写之,虚则补之。

《黄帝内经》对于牙齿痛的治法,当然还是以针灸为主。但我们如果看上面这一段内经它说「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这是说手阳明有从颧骨底下钻进来,弥漫在牙齿这一条有一个穴道叫做大迎,如果下牙痛的话,就要从手臂来扎针,但这个如果拿到我们现在的针灸学来看的话,已经不太知道它在说什么了。因为我们现在针灸的穴道,大迎穴是一个在足阳明胃经上的穴道,不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上面的穴道。所以《灵枢经》那个时代的大迎到底在哪里,我们现在也不是那么清楚,因为经络毕竟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它到底怎么绕,在不同的书里也有不同的讲法,所以到底要扎哪里呢?扎大迎究竟有没有效?其实多多少少还是有效,但是我们这堂课已经摆明了不在针灸上下功夫,而且大迎在的位置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扎,因为太不会了所以不敢下针、感觉不太踏实。至于「取之臂」,大肠经要在手上找对于牙痛会有效的穴道,其实有好几个,但是一般来讲中国人的「取之臂」是直接取合谷穴,它最好用,合谷如果扎得够好,得气得的够,四总穴里面我们说「面口合谷收」,牙痛的时候顺利的话在合谷上做一番补泻就不痛很多、甚至完全好的,都是有的,所以手阳明的话大概??就取合谷了。那它接下来又说「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我们现在针灸穴道来讲的话,角孙是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那当然现在的针灸书会说角孙是手太阳跟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经三条经的交叉口,临床上角孙是放血治疗腮腺炎比较有效的一个穴道。

这些都是我「书上看来的」,跟同学大概讲一下,我自己是不太有真实感的。同学如果想把针灸学好的话,恐怕还是要另拜明师,我相信我对针灸这个领域是懒得学也没兴趣,要学针灸的话我建议一开始还是学正统派的,就是从《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这样一路下来的,正统派的针灸我觉得同学如果对针灸有兴趣的话,人间国宝周左宇老师的课赶快去上。因为周老师教的正统派的针灸就是从《黄帝内经灵枢、素问》、《针灸甲乙经》一直到《针灸大成》这些所有的内容,是依循着中国医学最主轴的医理框架在运作这个针灸系统,对于开药或学习《伤寒论》有支援的效果,它跟中医里面的其他学门间能互相支援,可以从针灸的学习中得到对很多中医理论的理解,这是很重要观念上的成长,所以我虽然一直以来不是很喜欢用针,但我还是觉得针灸上很多理论还是要了解一下。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黄帝内经》里面讲到牙痛它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框架,就是上牙痛是足阳明、下牙痛是手阳明,这是《黄帝内经》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看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手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这个故事是在说,有一个人牙痛,然后淳于意去灸他的阳明脉。当然中国历代大肠经上灸牙痛,有好几个穴道是可以用的,还有胃经的足三里。不过我也没有灸过,因为古时候说的灸好像比较野蛮,是要把皮肤烧一个洞的。牙痛跟皮肤烧一个洞的痛相比,已经有一痛了,我想我大概不会想再加上另一痛。「即为苦参汤」,用苦参汤漱口,就是用苦参这一味药煮汤来漱口,虽然这也不太好受,因为苦参很苦,但用苦参汤漱口的确是有用的,所以如果有人愿意吃苦不愿忍痛的话,苦参汤漱口是可以用的一个方法。苦参这味药,它是一个凉肾的药,因为牙齿到底是属于肾,到药局里面买几片苦参煮药水来漱口,漱着漱着就没有那么痛了,一天漱掉五、六碗,很快会消痛。在美国,因为牙医师很难约,或许苦参汤是一个好用的救急方法。

但,苦参汤,因为是历史记载中比较早提出的一个治牙痛的方,到后来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怎么讲呢?

因为苦参汤其实代表了中医牙痛观念的一个转折,苦参它退火、清热、消炎、止痛,治牙痛听起来是没有错的,可是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沈括、沉梦溪,他写过一本《梦溪笔谈》,里面就说他得过一个病,觉得腰痛的不得了,坐一坐要站起来都累的不得了,有一个军官看到他腰痛成这样就问他是不是用苦参在刷牙,连一个军官看到他腰痛都能猜到他用苦参在刷牙,或许那个时候用苦参刷牙是很流行的,就好像现在的舒酸定一样。后来这个军官就解释给他听,说:苦参是一个寒凉的药,每天拿它来刷牙,肾就越来越虚寒,所以会腰痛,然后沈括就换了一个刷牙的东西,腰痛就好了。因此,虽然苦参在一时之间可以清热消炎,但拿它来刷牙还是不太好的,这是一点。

宋.沈括《梦溪笔谈》:

余尝苦腰重,久坐,则旅距十余步然后能行。有一将佐见余日:「得无用苦参洁齿否?」余时以病齿,用苦参数年矣。日:「此病由也。苦参入齿,其气伤肾,能使人腰重。」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苦参,腰疾皆愈。此皆方书旧不载者。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迹。须当横摹之,泛然不问其点画,惟旧迹产循,然后尽妙也。

到了元朝的朱丹溪、李东垣,就提出了另外一个治牙痛的原则,这个原则就开始跟细辛有相关性了,怎么讲呢?他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其他的方书也开始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牙痛这个病,用来漱口的这些药,其实比较适合用一些辛散的热药,而不是用寒凉的药,提出了治牙痛「宜辛散、忌凉遏」的思考: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牙齿之痛,因胃中湿热上出于牙龈之间,适被风寒或饮冷所郁,则湿热不得外达,故作痛也。寒是标,故外用辛温擦漱之药;热是本,故内服辛凉散热之剂。牙痛用梧桐泪为末,少加麝香擦之。牙大痛,必用胡椒、荜茇能散其中浮热,间以升麻、寒水石,佐以辛凉荆芥、薄荷、细辛之类。若用清凉药,便使痛不开。必须从治,如荜茇、川芎、薄荷、荆芥、细辛、樟脑、青盐之类。

这个思考可以说是张仲景医学开始在中国产生了另外一种思考体系,这个思考体系在临床上开始带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思考比《黄帝内经》的思考好用。

这个思考是说:牙齿跟肾是相连的,如果肾脏有火的话,一个正常人健康的牙齿,就可以像烟囱一样把这个火气排放出来,也就是牙齿有点像肾专用的毛细孔,就像我们身体多余的热可以从汗孔出来──肾脏连着牙齿,牙齿像肾的烟囱一样,肾脏的热就可以从牙齿出来──我们人体如果受了风寒之邪、得了麻黄汤证,麻黄汤证如果把热包在里面就变成大青龙汤证,热包在里面闷烧。同样地,他们开始把牙齿痛跟这个思考连在一起:牙齿痛很可能是因为牙齿受了风寒,把牙齿束住了,本来牙齿要排放的热气就排不出来了,然后闷在里面以后牙根就烧烂掉了,所以他们是用一种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的角度在看待牙痛的。

而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道理,因为我们听说到的牙痛,往往冬天听到的比夏天多,如果牙痛果真是发炎,那应该夏天痛的人比较多才对。

所以后来中医就觉得:牙痛就好像麻黄汤证也可以发烧烧到三十九度半一样,是闷住了所以在发烧,我们要帮助里面的抵抗力能把这个寒邪之气推散、让牙齿发挥原本疏泄的机能,牙齿就不痛了。

当这样的思考开始出现的时候,细辛就变成牙痛很重要的一味药了。苦参是一个角度的思考:清热、消炎;细辛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思考:牙齿属于肾,肾的麻黄汤就是细辛,所以用细辛煮水漱口就可以把牙痛打通,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面对它。

我想我们学经方派常会遇到这种看病的角度的选择,就像我们讲葛根汤的时候,医案讲义里朱木通就说:其实妇女的乳房发炎,往往都是太阳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或是小柴胡汤证当主轴,是先得到感冒了、六经病了,经络淤塞不通,然后才发炎。先把这个六经病医好,剩下来的一点发炎、或是本来的发炎产生一些脓,再用药排掉就好了──大概是这样的思考。所以很多我们现在归纳于发热、发炎的东西,可能都可以找到张仲景医学六经辨证的观点存在,所以后来就开始有比较多的人主张牙痛要「从治」,不是说它发炎我们就要消炎,而是顺着这个热势把它泄掉,用从治的方法来治,就跟我们用桂枝汤、麻黄汤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桂枝汤、麻黄汤是站在我们的抵抗力这一边把寒邪推出去,如果感冒发烧到三十九度所以要退烧,退烧针一打下去是不是就把抵抗力给杀掉了?那感冒就内陷了,对身体反而更不好。所以要走从治的路线,这在观点上有它的正确性的。

既然要走从治的路线,单一味细辛漱口治牙痛就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当然还有一些泄热或有引经效果的药,比如说中医里有一首不知道是谁写的诗,说是华佗治牙痛的方:

不知著者,托名孙思邈注《华佗临症神方.华佗治牙痛要诀》:

宜辛散,忌凉遏。

世传华先生治牙痛︰「一撮花椒水一盅,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实则先生之医术,虽本乎仙人,其用药则由己。如宜辛散,忌凉遏,即治百般牙痛之秘诀也。故知治病不必拘定汤药,盖汤药可伪造,可以假托,且当视其病之重轻,人之虚实,时之寒燠,而增减之。故有病同药同,而效与不效异。医者于此,宜知所酌夺矣。(孙思邈注)

「一撮花椒水一盅」一碗水一把花椒,「细辛白芷与防风」白芷是足阳明胃经引经药,又有止痛效果;防风是袪风药,所以花椒、胡椒、细辛、白芷、防风这一类发散风邪的药都是很常用的。

再来,我们来看看元朝《御药院方》里面的漱口沉香散。

元.许国祯《御药院方》:

漱口沉香散

治牙槽热毒之气冲发,齿齗肿痛,或疮,或差,或发,并宜服之。

香附子八两沉香升麻各一两华细辛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水一大盏同煎至三两沸,去滓温漱,冷吐,误咽不妨,不计时候,日用三四次。

《御药院方》是元朝的时候收集的一些前代比较高档的宫廷好方,我选这个方的理由是这个方的美味度最好,因为这一类的方子很多,只是有的是用细辛跟荆芥跟露蜂房,露蜂房是黄蜂窝。有的是用独活四钱、细辛两钱、荆芥碎四钱,我觉得独活吃起来比较难吃,所以在这些效果差不多的药性里面,我觉得香附、沉香、升麻的味道都还不错,所以就选了一个该有的药都有了的方。升麻一方面可以算是升提足阳明胃经经气、一方面也可以算是升清气、降浊气的化毒药;沉香、升麻同用,再加上行气的香附,这样在古时候一般是煮水漱口的方子。苦参是一种方法;用细辛这一类的袪风行气药也是一种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陈希夷刷牙药,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方,这个方是在华山上一块石碑上面的诗,用它来刷牙,不但能让牙齿牢固,而且可以乌髭鬓──就是刷了之后胡子、鬓发都会黑回来──这个方子我选它,是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时代刷牙方里面最大公约数的正确,就是中国人刷牙方里最首席的几味药,这个方都有了。

陈希夷刷牙药进华山,陈希夷先生牢牙乌发鬓药,原在碑记上有此方

牢牙齿,乌髭鬓。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

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蒂要相当,

青盐等分同烧炼,研熬将来使最良,

擦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上件十味各二两,除青盐一味外,其余药味并剉碎,用一新瓦罐儿内尽盛其药,又用瓦子盖合,罐儿口子以麻索子系定,上用盐泥固济,约厚半寸许。晒干,穿一地坑子,方阔二尺,约深七寸,先放一新方砖,后安放药罐子,以口向下坐,用木炭火一和烧令透,后青烟出,稍存其性。去火,放经宿,取药出,煞研为细末。每用刷牙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每日早晨、临卧时用一次于内。旱莲叶如马齿花,如星宿。升麻形如鸡骨,其色青绿。此二味药本出京兆府,奴婢高邦才谨言:
「牢牙乌髭鬓之药,古今方论甚多,少有曾经验者。奴婢在私家之日,实缘此药常是与人修合使用,亲经效验略言如后:
有佑德观景碧虚先生,常用此药,年至八十已上面若童子,髭鬓其黑,齿落重生,仪师颜亦识此人。
明昌二年,有统军司书表姓,大年纪五十岁已上,髭发本生来黄色,因患牙疼,用此药两月,髭发皆变黑色,更不脱落。
贞佑二年,陕西安抚事老瓦,患牙疼数月,用此药痊,可至今常用。
曾经效验者历历甚多,不敢尽言。 」

我们在做这个药的时候,因为中间生姜要经过一个烘干的过程,所以直接摆干姜也可以;猪牙皂角,一般药局买就可以了;西国升麻、熟地黄,就买好一点的升麻跟熟地黄;木律是什么呢?木律又叫做胡桐泪,这味药我们现在台湾的药局好像买不到,不过因为这个方子它有很多的兄弟姐妹方,里面也有不用胡桐泪的,这个胡桐泪的作用是要让药性钻到牙龈肉里面去的,这个钻到牙龈肉里去的药性,如果没有胡桐泪的话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用附子,因为附子也是一个可以帮助药性深入的东西,所以用附子把它打成粉也可以,不然的话,傅青主他们用的是骨碎补,同时用六味地黄汤引经,这个也是很能固牙龈肉的;槐角是槐树的果实种子类的东西,散火毒的;细辛跟荷叶蒂的话,荷叶主要是要升清气,那么荷叶蒂,考究一点的话,因为它是撑住整片荷叶的东西,所以就特别有效,不考究一点的话就用整张荷叶也可以;青盐就是从盐矿里挖出来的盐,就算不入药,把它打碎,回家煮菜用也是很美味的。

这些药,它说除青盐之外都剁碎──其实我们买药的时候就可以请药行把这些药全一起打成粗粉,然后回家以后,把它装在一个一人份用的小砂锅里,锅盖盖起来以后用「楠香」调水,涂在锅盖的缝跟透气的洞上把它封住(太通气会焦得太厉害),然后把这一整个小砂锅放到慢炖锅里,透过慢炖锅慢慢加热,够热以后就会闻到药味,差不多两小时以后就可以关火,这时候里面的药材大概差不多烤到干燥、焦黄,如果烤二十四小时的话就炭化了,烤得干干的焦黄的药渣,再送回药行请他们打成细粉,回家就拿牙刷沾这个细粉刷牙。

这种刷牙黑发的药,最好能在牙龈留久一点,所以可以拿软毛一点的牙刷慢慢刷,但因为里面有一些药像旱莲、生地这些药都是黑黑的,所以不会让牙齿变白,洁牙效果普通,但补肾固牙的效果很好,至于乌鬓发的效果,有是有,但不要太强求,像我没什么白头发但有些白胡子,用这个方子刷着刷着一两个星期下来,我观察到白胡子是有变少,但要刷到一头白发能乌黑,我是也不敢相信能有这种效果啦。因为很多药要它很有效,要真的做得很好,比方说熟地黄,要它很有效就真的一点铁器也不能碰,这个在现在已经不太可能了,但这个方子已经是堪称好用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另外《卫生宝鉴》里的遗山牢牙散这一类的方也很多,我选择遗山牢牙散也是因为这个方同样是一个「最大公约数的正确」,就是很多方里对牙齿、牙床好的药,这个方里都有。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遗山牢牙散

王汉卿所传方。云:折太守得之于李节使。折得此方,九十余岁,牙齿都不曾疏豁,及无疼痛。汉卿今八十九岁,食肉能齿决之,知此方如神也。

茯苓石膏龙骨各一两寒水石白芷各半两细辛三钱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对

上七味为末,早辰用药刷牙,晚亦如之。

这个方刷牙之后,可以让牙齿很牢固,里面固气补肾的,有龙骨;石膏、寒水石、白芷这都是能退胃火的药;石燕子是一种像化石又像蚌壳的东西,也是古时候固齿很有用的药,这个方子有同学们试用了以后发现,从前那种稍微抿一抿嘴,牙龈就出血的人,刷了一个星期之后,很明显地可以看到牙龈肉一天比一天不出血了,这个药对于牙龈肉的调整是很强的。我自己的经验是,因为我有抽烟,容易把牙齿薰得很脏,好几年前我朋友叫我要用一些药房卖的刷牙粉刷牙,我用那些刷牙粉,虽然是刷到牙齿变白了,但牙龈肉也都坏掉了,稍微吸到一点冷空气或吃到一点甜的,牙根就受不了。后来改用中药的刷牙粉,牙龈才好回来。那时候用的一个方,虽然没有这个这么好,但因为这些方里面的石膏跟寒水石都能把牙齿抹得很白,但同时又不伤牙龈跟牙齿(要打很细才不伤),又可以让牙根变得牢固,所以是一个清洁跟固齿效果都相当好的一类方剂。

那,有些人他们的问题是牙龈肉退掉,其实牙龈肉退掉,多多少少是这个人的阳明火旺,所以阴虚。一般是用内科里面用来滋胃阴的药,以经方来说,滋阴而退热、又作用在阳明区块的,是竹叶石膏汤;以时方来说的话就是甘露饮。这些都是牙龈肉退下来常会用的方,至于多有效?对不起,不知道。为什么说不知道?因为我觉得看台湾的病人的体质啊,会常让人忍不住一头跳进火神派的领域。因为台湾肾阳虚的人实在太多了,肾阳虚造成的水上不来、全身的枯槁,终极来讲还是要补肾才会有效,不是退胃火就会有效,因为五脏会烧掉是因为肾水上不来,这一类的思考在讲〈少阴篇〉的时候我们会涉入火神派的系统,那时候我们这些开药的方法还是会有些要重新洗牌的部分。

牙龈开始退掉了,如果我们不用内服药,要用外敷药的话,其实路子也差不多,比方说我们有一味药叫做补骨脂,补肾阳的,又一味药叫麦门冬,滋胃阴的。每天用麦门冬煮水一直漱口,平常刷牙就用补骨脂刷牙,这样搭配用,效果也是蛮好的。当然我们介绍的遗山牢牙散或是陈希夷刷牙药,这些对牙龈肉退掉也都是很有帮助的,刷久了牙龈肉都会变好,咬东西觉得牙齿不会松动了,也不会吃几颗酸梅就觉得牙齿被酸到了。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牙根露出来的话,我们中国比较代表性的方剂是柳枝汤:

宋.王怀隐、陈昭遇 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柳枝汤

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宜含柳枝汤方:

柳枝一握,切地骨皮细辛防风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蔓荆子以上各一两

(※一方另有青盐半两)

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用一两,以水一大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就于患处。

柳枝这个东西药局也不一定有卖,但我想可能很多校园或是公园都会有柳树,自己摘吧。用柳枝一把、地骨皮、细辛、防风这些药打成粉,每次用一两药粉、水一碗、酒一碗,煮到剩一碗以后,趁热漱口,含着久一点不要吐。这是比较代表性的方剂。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看牙痛

    昨天 今天我们来讲讲"牙痛"! "牙痛"其实并不是牙真的会痛,是牙龈出问题了!要不然怎么一个掉完牙的阿婆还会"牙痛"呢? 首先,我们看看中医 ...

  • 20210217牙痛治疗及五味子药性

    俗话说得好,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今天学习的是牙痛的治疗. 一.古方观点 1.<黄帝内经>医牙痛的思考方向--上下牙床各属于手足阳明. 2.苦参汤--古时候牙痛就用苦参煮药来漱口,一天 ...

  • 身体有火,牙齿都知道,藏象学,一说一个准...

    身体有火,牙齿都知道,藏象学,一说一个准!牙齿要牢固,"胃肾"离不了. 1.内热之火--正面四颗牙痛 2.肾有虚火--下面四颗牙痛 3.胃火过旺--右上牙痛 4.肺火虚热--右下牙 ...

  • [转载]JT叔叔讲女士美容减肥的黄豆芽

    原文地址:JT叔叔讲女士美容减肥的黄豆芽 原文作者:曾迪策 JT叔叔,原名谭杰中,崇尚老庄无为之道,在中医经方研究方面有独特的造诣,被世人称为台湾经方中医小泰斗.下文专门为女士同胞们所讲的,希望女士们 ...

  • [转载]jt叔叔论糖尿病

    原文地址:jt叔叔论糖尿病 原文作者:石破天惊 以台湾人的疾病类型来说,典型的例子是糖尿病:华人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特别有一种糖 尿病.我不晓得大家知不知道,在国外的糖尿病患者,他们的问题是身体细胞吸 ...

  • [转载]JT叔叔:益多散

    原文地址:JT叔叔:益多散 原文作者:励志哥何志康 JT叔叔:益多散 所有中药都是在调动人体资源,所谓补药也分两种,1是填充剂,2是开路剂. 仲景方多属开路剂.打通正常吸收回路,甚至为某个内脏打造一个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牙痛治疗(65)

    3.6.2牙痛治疗 同学,我们来上课了!就是在<黄帝内经>里面他医牙痛当然是这个方向,他的方向就是上牙床.下牙床各属于手足阳明,这是<黄帝内经>的一个思考. 接下来我引用司马迁 ...

  • JT叔叔慢慢教-64/65-药解之细辛篇/牙痛治疗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4-3.6.1-药解之细辛篇 我们先讲讲细辛的药性,再来讲讲五味子的药性,然后再来参考一些<伤寒论>里面的条文,看我们能不能真的掌握到 ...

  • 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牙痛 转载自华夏沁园

    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牙痛 有一种树,它的叶子尖尖的,长长的,边缘有齿痕,这种树学名叫盐肤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它的枝枝杈杈上经常会有一些疙疙瘩瘩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这些疙瘩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却是 ...

  • 牙痛【转载】

    牙痛(2019-12-11 00:02:24)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神奇三秒钟止牙痛特效方有一个治疗牙痛的小秘方,方子虽小,效果却很强大,无论牙痛有多么厉害,用药之后,三秒钟内立即止痛! ...

  • ​治疗牙痛偏方 转载自黄医生

    治疗牙痛偏方 莲子芯6克,冰糖10克,水适量. 偏方用法 取莲芯6克,加冰糖10克,加适量水,用文火煮15分钟,稍凉频频饮用.  偏方疗效 一般一日剧痛减缓,两日即可止痛

  • 牙痛治法大全【转载】

    牙痛治法大全 (2021-02-15 14:12:13) 转载▼ 标签: 健康 分类: 珍贵偏方 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因其疼痛性质和部位不同,因而牙痛的类型和治疗也不同.包括西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