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总是使唤丈夫做事,见不得他闲着?这样的家庭可能暗藏危机

相信广大妇女都有经历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每次自己在家吭哧吭哧的干家务,却看见丈夫“葛优躺”玩手机,于是气不打一处来。要么变着法地使唤丈夫干活,要么故意挑起两人的争吵。
总之内心的独白是:我受苦受累,凭什么你悠然自得?
其实不只是在家,我们在其他工作生活中,也会产生这种不平衡的心理,凭什么他可以而我就要。这是一种投射效应,我们都会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感知他人。
正如马歇尔·卢森堡所言:“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从人类形成社会以来,女性就被冠以打理家务的职责,做家务似乎是女性天然的职能。但随着性别平等、女权意识等觉醒,女性越来越不屈从于这一规则。
可是千百年来的习性,导致大部分妇女虽然心里不乐意,但还是会包揽大部分的家务。
因此在她们自己做家务的时候,看到丈夫休息就会生气,会刻意给丈夫安排一些事情。
事实上随着社会环境的改观,如果一个女人不做家务也不会受到唾弃。大部分妇女之所以依旧做家务是因为这是她们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她们无法允许自己还没有干完活就去休息。
这是她们童年时代留下的强迫性重复行为,重复冗长无聊的家务能让她们感受到安全感。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就是被这样教导的,这种勤快的性格已经内化成了一个人的固定模式,很难更改,即便没有人逼迫潜意识也会逼着她们把事情做完。
妈妈们在看到丈夫们休闲的时候,内心其实相当渴望,她们也想像他们那样心安理得的享受,但是长久以来的行为模式不允许,所以内心自然会滋生住许多不满。
但如果一个女人,长期有这样的内心不平衡感,对于整个家庭和谐来说都不利。因为心理不平衡势必会造成情绪不稳,而一个家庭女主人的情绪稳定非常重要。
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如果母亲总是挑剔丈夫、用刻薄的言辞使唤丈夫干活,孩子成人以后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不尊重异性。
王尔德曾说过一句戏言:所有女人都会变成自己的母亲,这是她们的悲剧,那些不懂得如何平衡夫妻生活的妈妈,最终会把女儿培养成她们自己的翻版。
女性的情绪能量通常远超男性,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一个母亲如果是快乐的,那么整个家庭都会洋溢着喜悦,一个母亲如果总是焦虑抱怨,那么整个家庭都会被笼罩上阴云。
所以母亲们尽可能地不要因为家务问题,和丈夫发生口角。如果你真的很累,你是可以向丈夫求助的,你可以对他说:“亲爱的,我真的很累,你可以帮我洗碗拖地吗?”而不是:“滚去拖地。”
广大男性对自己的妻子多一点体恤,不要妻子忙里忙外伺候着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自己却像个局外人冷眼旁观。
一个女人只有生活在丈夫的爱中,她的心才会柔软、安定,才能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她会创造出一个愉悦温馨的家庭。
其实家务活谁多做一点,谁少做一点并不重要,没有必要像《三十而已》里陈峪和钟小琴那样分工明确。家庭要幸福,仅仅讲道理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和尊重去维护。
小林在单位属于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但是他下班很少和同事们厮混,只要一完成工作他就会回家。
夫妻两人从来没有因为家务活而红过脸,因为小林在结婚伊始就做好了家务活配表,根据和太太的时间合理安排事务。
但即便是分配给太太做的事,如果他在家他也不会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而是陪着太太做,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家务活太累,而一个人的家务活太累。
爱想要长久稳定,需要双方的共同经营,而经营的重点则在于双方的同时参与,它不像公司里的工作,冷冰冰的划分给某一个人,只要完成指定的工作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薪酬。
家庭里的大小事,都是带着情感色彩的,所以不能像处理工作那样处理,而是要用心、用情感去打点。
那些活在抱怨中的同林鸟们,你若对生活温柔,生活必定不会亏待你,你若一身怨气,幸运又怎会垂青于你?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Galperin, A., & Haselton, M. (2010). Predictors of How Often and When People Fall in Lov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8(1), 147470491000800. doi: 10.1177/14747049100080010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