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为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在革命文学领域取得的诸多进展与突破进行反思和总结, 9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的“20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文学评论》主编刘跃进,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代表主办方致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受邀出席会议并参与交流讨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蔡翔作为资深学者代表分别发表了以《我们如何面对挫折——从丸山昇先生谈起》《学科发展的动力从哪里来》为主题的长篇演讲。洪子诚以丸山昇为例,围绕20世纪中国革命的理想与顿挫,探讨了如何面对历史、重建自我等重要议题。蔡翔在共和国历史的大背景中,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现状,表达了切身的忧思,提出在学科建设的同时,要不断挑战既有成规、释放学科活力。
在论文发表环节,倪伟检讨了以往胡风研究中的不足,并以路翎1950年前后的创作为个案,透视了胡风文艺理论的思想盲点和内在矛盾。郭春林把鲁迅和柳青作为思考左翼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支点,同时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差异化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姚丹用“日常生活”与“例外状态”来概括两种类型的革命人生,并探讨这一区别如何形成了丁玲与杨沫不同的文本样貌。董丽敏在文学与历史的观察中,渗透了个人的现实关切,借助对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再考察,试图回应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难题。范雪以赵树理根据地时期的创作为路径来探讨根据地文艺生态的变化,指出新的基层文化基于农民自身的活力和能量,指向建设一个新的充盈的共同体。何浩则尝试开掘“文学-政治-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力求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展开切实细腻具体的文本研读,体现了“社会史视野”的研究特色。刘卓结合柳青的“创作谈”,把“深入群众”作为延安文艺内在的美学风格进行讨论。吴宝林结合胡风1928年的一组文本,将胡风大革命体验与1940年代左翼文艺理论中的世界观问题对照论述。朱羽以“革命礼乐”这一新近的理论为关注点,尝试从50—70年代文献中寻找“礼乐”的线索。程凯聚焦于《创业史》第二十二章,通过对文本的充分把握,和对小说修改过程的细致分析,切入柳青写作和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些核心议题。李娜则在柳青和周立波之间建立起比较视野,具体讨论了《山乡巨变》喜剧性背后所依托的周立波政治感和历史感。
此外,薛毅、姜涛、张炼红、莫艾、吴晓东、金浪、李哲、谢俊、杨晓帆、倪伟等学者对发表人的文章进行了精彩和有深度的评议。
在薛毅的主持下,由洪子诚、蔡翔、何吉贤、姜涛、冷霜、张武军、吴晓东等学者相继引言,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圆桌讨论。贺照田和何浩向参加研讨会的各地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展望,并邀约大家协力完成后续交流工作。最后,文学所科研处处长李超宣布会议闭幕。
会议简介:
在20世纪,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通过努力回应中国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各种时代课题,不断尝试和探索形塑人心、改造社会的新方法、新途径,以不断克服各种时代课题和推动中国向着革命者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诸多创造性成就也有很多沉痛经验。如何既深进革命实践者的精神历程,贴近历史展开的内在逻辑,又能通过探索内在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可能性来省观革命的实际历史展开,在更平衡、展开、准确的知识思想和理解的努力的基础上思考其成就与问题,使之成为我们今天的知识思想资源,显然是今天知识人应该担负起来的重要时代课题。
在如上意义上,对深度参与到20世纪中国革命的那部分现当代文学经验进行整理,就不仅对于认知、省思20世纪中国文学很重要,也对理解、省思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更加重要。正如学界所熟知,五四以后新文学逐渐形成自身的新传统,不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讲话》及其强力推动的文学理解与实践不仅极大程度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走向,也为1949年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提供着重要开端。更关键的是,革命不只是外在于现当代文学的塑造力量,它还在诸多内在构成因素上锻造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面貌。可以说,《讲话》所内含的逻辑及其在历史中的展开,既促发和催生了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新面貌,也对现代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的诸多层面造成了新的压力,站在新世纪的今天,如何在历史内在脉络中细致深入检讨这些结果,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课题。
因此,要深入整理重要且复杂的20世纪中国革命与文学实践经验,要求今天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必须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反复打量、描摹和体味有关历史和这历史中的文学,寻求更为内在的、既充分打开又深入检讨的革命与文学经验把握,既从历史经验中充分汲取可被今天知识、思想转换的资源,更充分体贴、把握、释放20世纪革命文学所具有的多方面历史认知,又为将来进一步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所应该具有的知识思想位置作切实的准备,这也是本次会议努力的方向。
(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张永满、宁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