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育讲坛|薛金炜:天真水墨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美育素质教育,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素养、创造精神和美术表现能力,发现并培育优秀的中国画人才,书画频道特举办“经典传承——全国少儿国画大展”。围绕本次少儿国画大展,书画频道还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少年儿童美育素质提升的活动,并借此进一步促进全国少年儿童美育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日前,由书画频道主办的“少儿美育讲坛”正式开讲,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绘画辅导老师、江苏版中学美术教材编委、江苏版小学美术教材副主编薛金炜以“天真水墨”为题,分享了自己对儿童美术教育问题的感悟。
孩子画画,常会让大人惊奇,甚至打动了许多艺术大师。这些画到底算有技巧还是没技巧?一般都认为没技巧,也不用讲究技巧。以我观察,不是的。以儿童画线为例,艺术家都欣赏儿童画线自由可爱,我刚到少年宫接触孩子时,我一个老师辈中国画家就跟我讲,他看到过农村孩子拿块破瓦片,一边走一边在老墙上拖一根长线,他说啊呀,那根线(他有点苏州口音)自由得来,迷人得来,可爱得来。后来我有很多机会观察孩子画画,尤其低幼儿作画,一方面,他们小手控制能力却还不够,画一条毛笔线,必须全力以赴,绝不马虎,这就避免了那些有技巧的成人容易产生的油滑轻飘之弊;另一方面呢,他们甚至不懂好坏标准,毫无心理负担,有一种满不在乎的大气,所以线条自由自在,决不拘谨呆板。全力以赴,又满不在乎,能同时做到这两点的艺术家并不多,恐怕只有一流大师可以做到,所以孩子这种好,不用我们放低标准去赞美,它就是非常有质量的。但这种技巧,这种质量,不是训练得来的,不是积累功夫得来的,那是幼儿的生命状态所致。他们就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生命,也努力理解世界,发现自己,这就是他们艺术的内涵。所以这种技巧,首先不是一套规矩,一个程式,一系列现成的技术活,而是不断有新发现、新内在要求、有探索。譬如今天写生一盆花,他们会不断提出:花能不能画大些?能不能画多些?能不能换个颜色?能不能画得不一样?能不能添个虫子?他们在争取更多更多的自主权。而当他们被扭曲被强制着去画不属于他们意愿的没趣的画时,他们的作品就会一无可取,画里既没东西可表达,又无娴熟的技巧,还有什么可看呢?
所以我曾追问技巧是什么?技巧,一是意味着掌握工具材料的能力。艺术家总得通过媒介来物化、外化他的感受、感情。而被选用的媒介,一方面等待作者来利用它潜能,一方面也反过来规定、制约作者。每一种材料都要求一套相应的技能:版画要求刻和印的技巧,水墨画则有用笔用墨的技巧。儿童这方面的能力,是在实践中慢慢提高,慢慢复杂起来的,不用拔苗助长。以前罗恩菲德的儿童画分期研究,也可对应这种能力的成长,在这个意义上,认为儿童画不要强调技巧,是对的。但第二是,技巧也是指一种表达能力,是产生于传达的需要,儿童把自己的感受、生命状态,表达得鲜明生动,那就是好技巧。如果一幅儿童画显得很有技巧,却不像儿童,没有儿童感觉,那“技巧”就只是一个无灵魂的虚假的空壳。大师们技巧为什么各不相同?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各不相同的。当然人性更有共通之处,所以技巧也少不了规范性,可称为技法,那些不上水准的,不得法的失范的作品,就不会有价值。
考察一下儿童,低幼时,欠缺对工具材料的驾驭能力,图式简单粗糙,但表达的生命内容也单纯,所以表达能力也够用了。稚拙风格,初原感受,佳趣天成,所以能打动人。在缺乏审美敏感的一般成人看来,这些画幼稚,无技巧,看不懂。但艺术大师一看就懂,很容易被打动,其中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真,天真。他们有一种成人几乎不可能再有的真,这也是我在儿童水墨教学中认为第一重要的价值。
这就是水墨游戏,它不是完全忽略水墨画工具的特点及其规定性,放任自流,泛滥无归;也不是习惯性地传授死的教条:反复练习中锋、侧锋、直线、曲线等等,孩子们也不懂这么练了要干什么。其实你能让笔尖站住,肯定是中锋了。这不完全是练出来的,是要找到感觉的。中锋用笔,表现力强,但不是全部,所以另外的游戏,是尽可能多的画出丰富多彩的笔痕。古人讲书法要八面出锋,画画就更多了。老师可以做几个示范启发一下:侧、逆、拖、卷……这些都很好玩,又打开了这个工具所蕴藏的无限可能性。老师有相当的信息量给孩子,孩子们又可无限扩展,去作探寻,所以具备充分的游戏性,玩笔玩墨,却不失传统本意,轻松愉快地让孩子认识了工具性能。
即使是水墨的点,大大小小、疏疏密密、浓浓淡淡,干干湿湿,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点,古代书法家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一个笔触就是一个造型,它带着质感、重量、速度、动势,而且,其中有作者的自信和趣味,它带着感情。
水墨游戏
中国画,水墨画,当然有一整套技法系统,我们取最本质的、最为孩子表达所需要的内容,把它们设计成游戏,让孩子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用水墨表达天真的能力。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这些笔墨痕迹能用来做什么?这才是更重要的。中国画重笔墨以来,也始终没离开形象,始终是主体精神与客观形象兼顾,在含道暎物、应会感神、主客交融的路上徘徊。所以要让这些笔痕接上两个电源:一、连接上对客观的视觉世界的描绘;二、连接上主观情绪的表达。同样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性的活动,譬如面对各种本是抽象的笔墨痕,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联想,连接上许多事物:
一根细线——丝线,头发,蛛网,风筝线,有个孩子还说“是天水相连的那根线”……
换个方向,转向我们内心感受,则可以是:细腻的,敏感的,精美的,柔软的,有孩子说出“小心翼翼的”……哪怕是互相矛盾的,只要是内心感受,都行。
一根粗线呢——树干,电线杆,铁轨,钢梁,一切粗壮的线状物……
内心的感受则是:有力的、坚硬的、勇敢的、笨重的……
一块湿淋淋的渗化的淡墨——一朵云,一块草地,一个水塘,动物皮毛……
内心感受:滋润的,朦朦胧胧的,软绵绵的,懒洋洋的……都好。
还可以动动手,本来是一个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想的痕迹,让孩子向写实靠近一步,或向表现靠近一步,从无意向有意靠一步,可以练笔而成图。
还可以反过来先命题,然后让孩子们用一些笔痕表现出来。这样,所有的痕迹都有表现的潜能,所有的笔墨痕都可能有用,只要用到了恰当的地方,每一笔都可以是好笔墨。所以有些回忆文章讲黄宾虹砚台里的墨从来不洗,笔也不讲究、秃笔、破笔都能用,他说:因为我有笔法。他那些脏墨、破笔,用到画上,层次丰富极了,滋润的淡墨与焦墨对比强烈极了,形成他说的“浑厚华滋”的大美。用笔用墨当然有法,但不要死法,而要活法。孩子们都很敏感的,他们有时会觉得画得太紧张,不自由,那多半是死法在拘束他。
孩子们初涉笔墨,没经过系统训练,当然与大画家长年训练终身探索以后的境界有别,但方向应该一致,状态好的时候,也有好效果。石涛把画归于“一画”,一根毛笔线,带着天生个性以及后天修为的全部信息,用这根线画出的形,也不仅是眼睛里看到的形,还带上主观的“感”——即“应会感神”。这与儿童的认知方式是比较契合的。成人的训练有时违逆本性,磨损天质,不认识自己,也许越练越“伪”,而孩子,老师只要不用死法去败坏他们的感觉,那是“真”不可及。老师给孩子的都应该只是信息,无论来自于自然的、经典的,都得给他们自由处理的空间。传统经典中包涵的是古人的“心源”,孩子则要从中形成自己的“心源”。
再后则是设置情境来完成较完整的作品。“拉根水墨线条去散步”通过江苏版美术教材,已是许多老师都尝试上过的课,大家都可以如此自创情境,自编故事,让片段零碎状态的水墨游戏,整合为较完整的画面,孩子们也会感到更有趣,感到真正用上了那些联想练习,所以课堂上往往情绪充沛,会大量出现意外的有趣作品。
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孩子用水墨语言把自己真实感受表达出来。离开了儿童特定的感受来谈笔墨,谈中锋侧锋浓墨淡墨都是无效和枯燥无味的。对孩子来说,笔墨它可能等于0,可能就是一切,它的分界点,在于有没有真诚地表达感受,表达出他的天真。
“少儿美育讲坛”是书画频道精心主办的大型系列少年儿童美育素质教育学术讲坛,书画频道将邀请当今活跃在少儿美育教学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登台讲述,深入分析少儿美育的现状,展望少儿美育的未来,并借此全面推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