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汗证 | 自汗、盗汗、虚汗的家庭食疗方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常见小儿病中医
特效疗法
第6期 小儿汗证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小儿常见病》
小儿在熟睡中出汗、醒后汗止为“盗汗”;身体虚弱的儿童,在安静的情况下汗出较多为“虚汗”;不分白天黑夜,小儿无故出汗为 “自汗”。 三者总称为 “小儿汗症”。
小儿汗症多是由于身体虚弱或患某些疾病所致, 如结核感染、 贫血、 发热、 缺钙、 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等。
对于汗症的治疗, 选择合适的饮食治疗, 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如为结核病引起的盗汗症, 应去医院就诊。
食疗方1:清炒千张
功能: 宽中益气, 清热散血, 补充蛋白质。
主治: 小儿体虚多汗。
处方: 千张 (又名豆腐皮) 1 张, 葱、 盐、 油少许。
制作:豆腐皮用清水泡发后,切成细丝。将炒锅置火上,加油少许, 待油八成热时加入葱、 千张丝、 盐, 炒熟即可。
服法: 每日 1 次, 经常食用。
食疗方2:麦枣黄芪牡蛎饮
处方:小麦25 克,红枣3~5 枚,黄芪6 克,生牡蛎6 克。
制作: 将小麦、 红枣、 黄芪、 生牡蛎分别洗净; 生牡蛎砸碎,入锅,加水3 碗先煎, 20 分钟后,加入小麦、红枣、黄芪同煎 20 分钟。 滤出煎液, 再加水 2 碗于原锅中, 煎 20 分钟, 滤出药液, 与第一次药液合并。
服法: 每日 1 剂, 分 2 次服完。
食疗方3:麦枣糯米粥
功能: 补脾和胃, 敛汗安神。
主治: 小儿病后身体虚弱, 盗汗、 自汗。
处方: 小麦 60 克, 大枣 15 克, 糯米 15 克。
制作:将小麦、大枣、糯米分别拣洗干净,一起入锅,加水 3 碗。 旺火煮沸, 小火熬至麦烂粥成。
食疗方4:三味羊肉汤
功能: 补脾益肾, 补气升阳, 固表止汗, 宁心安神。
主治: 小儿病后体弱盗汗, 自汗, 饮食量少。
处方:黄芪15 克,桂圆肉10 克,山药15 克,羊肉90 克。
制作:将羊肉洗净,切片或切丝。山药去皮洗净捣碎。将 羊肉、 山药泥, 桂圆肉、 黄芪一起放入沙锅, 加水2 碗, 加热煮沸, 改小火炖至肉烂汤浓, 拣去黄芪, 加入食盐、 麻油少许即可。
服法:吃肉及桂圆,喝汤。 7~8岁小儿可1 次吃完,较小儿分 2~3 次吃完。 每日 1 剂, 连服 15 天为 1 疗程。
食疗方5:红枣糯米肚
功能: 补脾健胃, 补中益气, 止汗止血。
主治: 小儿体弱盗汗、 自汗。
处方:羊肚1 只,糯米 60 克,红枣5 枚,麻油、酱油少许。制作:将羊肚、糯米、红枣洗净,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夜。将糯米 、 红枣塞入羊肚内, 用棉线将口扎紧, 放入大碗或小盆内, 入锅隔水蒸至羊肚肉烂, 米、 枣熟透为止。 待凉, 切成片状, 以少许油、 酱油调味。
服法:每日吃 2 次 (量以患儿饮食量多少而定)。连吃5~6 天。
食疗方6:核桃山药莲子豆糊
功能: 补肾健脾、 收敛止汗。
主治: 小儿盗汗伴腹泻不止。
处方: 核桃仁 300 克, 莲子肉 300 克, 黑豆 150 克, 山药 150 克。
制作:把核桃仁、莲子肉、黑豆、山药分别捣碎,碾成粉 状, 混合均匀, 置入蒸笼中蒸熟, 取出晒干, 装瓶密封备用。
服法: 取蒸粉 30~90 克 (根据患儿大小而定), 用冷水调成糊状, 煮沸即可食用。 1 日 2 次, 经济食用。
食疗方7:山药 归参猪腰汤
功能: 益气, 补肾, 养血。
主治: 小儿自汗伴夜间易惊醒。
处方: 猪腰 1 个, 当归、 党参、 山药各 5 克。
制作: 将猪腰 (即猪肾) 从中间纵切成两片, 挖除中间臊筋, 切片, 用清水漂除臊味, 放入锅内; 将党参、 当归用纱布袋装好扎口同时放入锅内, 加水 2 碗, 共煮。 煮沸后加姜一片, 食盐少许, 小火煨至猪腰熟透, 捞出药袋。 将山药捣碎成粉状, 下入锅内, 再煮沸即可。
服法:喝汤吃猪腰, 10 岁儿童,每日 1 剂, 其他年龄患儿可酌情增减, 经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