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补益汤>补气>生脉散

生脉散

出自《医学启源》

【组成】 人参五分(9g) 麦门冬五分(9g) 五味子七粒(6g)

【用法】 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1剂煎3次,1天服完)。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方解】 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气阴两伤,机体失于濡养,而见神疲乏力。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辨证要点。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2.加减法:方中人参性味甘温,若属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3.现代运用:对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均可加减应用。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脉注射液,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毒性小、安全度大的特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病属气阴两虚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学启源》卷下:“补肺中元气不足”。

2.方论选录

吴仪洛《成方切用》卷7:“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脏皆旺,虚,故脉绝气短也。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热,为君;麦冬甘寒,补水源而清燥金,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盖心主脉,而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夏月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御暑也。”

【临床报道】

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室性早搏38例获较好疗效。基本方:党参15g,麦冬、黄芪、桑寄生各20g,五味子、甘草各8g,苦参10g。结果:显效(心悸及室性早搏消失,心电图复查无明显异常)16例;有效(心悸等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好转)15例;无效(诸症无改善)5例,总有效率为86.1%。[黎裕朝.生脉饮加味治疗室性早搏38例。湖北中医杂志 2002;22(2):30]

【实验研究】

借助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选用T细胞亚群为指标,观察生脉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脉饮能明显提高T细胞亚群数,说明生脉饮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何裕,等. 生脉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医药信息 1999;16(1):5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