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穴位和灸法

慢性是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数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菌携带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无,常见的是右下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在,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胁痛”、“胆胀”范畴。其病因为饮食偏嗜,情志失调,湿热未尽,邪着胆腑,以致肝气郁滞,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气血淤阻,湿热蕴结所致。

艾灸取穴方案

1.胆俞穴

【功效】外散胆腑之热

位于背部,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2.肝俞穴

【功效】外散脏腑之气

肝俞穴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

3.日月穴

【功效】调理腑气

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4.阳陵泉穴

【功效】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辨证加灸

症状一:

*肝胆郁滞型精神或心烦易怒,胁肋及上腹部窜痛,脘闷不舒,善太息,嗳气频频,或大便不爽;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

*型脘腹疼痛拒按,口黏,恶心厌油腻,食少纳呆,嗳腐吞酸,大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肝郁脾虚型胁肋胀痛,时轻时重,恼怒、抑郁尤甚,脘闷不舒,或食少纳呆,腹胀肠鸣,大便溏薄或时干时稀,排便不爽;舌淡胖或有齿痛,脉弦细或弦缓无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