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①|不了解泉州历史,就不要在那里胡编乱造!

本文3448字  图片6幅    阅读6min

【敬请点击右下方在看或点赞  以示鼓励 】

【编者按】近日看到“××之光”公众号推送的一篇题为《古泉州衰落的真正原因:两次“人祸”一次“大地震”!》(以下简称“衰文”),该文无视史实,胡编乱造、颠倒黑白。本期“拍案”因此而起!下面请看乡音君一一道来:
“衰文”认为,导致的古泉州衰落的直接原因是“两场人祸和一场大地震”:“人祸来自’宋灭'和’明亡',天灾则来自’万历大地震'”该文将第一场人祸归结于蒲寿庚:“当蒙元南下,南宋皇族逃往泉州,但时任泉州一把手的蒲寿庚却闭门不纳,并杀宋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在泉者数万余人。”而史实并非如此——
没有蒲寿庚举城降元
就没有元代刺桐港的辉煌

   众所周知,蒲寿庚是泉州宋元鼎革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但并非“衰文”所言的“时任泉州一把手”,当时泉州一把手是知州田真子,蒲的重要盟友,晋江人,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的一甲进士,与文天祥同榜。他掌管泉州军队调遣之权。咸淳九年(1273年),历时近6年襄樊之战,以南宋失败而告终。三年后,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统帅伯颜率大军南下,南宋之都临安举城降元。同年五月,赵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为端宗,年号景炎元年(1276年)。此时南宋小朝廷任命蒲寿庚为闽广招抚使,兼“总市舶”,企望此举能获得蒲支持以图”恢复“继续抗元。十一月,元兵入闽,右丞相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奉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昺、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外南郊“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宋端宗赵昰
(图源:《天下之货仓》)
“陈宜中、张世杰奉帝航海至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来谒,请驻跸,世杰不可。”①因张世杰怀疑蒲当年五月暗中支持左翼军统领夏璟在瑞安(温州)反叛,故反对端宗入驻刺桐城内。后宋军改泊泉州外港獭窟,“命蒲寿庚将海舟以从,(蒲)闭城拒命。时元·伯颜遣唆都寇泉州,寿庚遂以蜡丸裹表,由水门潜出,与田真子叛降元。”② 张世杰见入城不得,便护送端宗等一行匆遽移粵,经漳州趋潮阳。临行,抢走停泊在法石一带的蒲氏海舶400多艘。 蒲氏降元并非单枪匹马,而是在泉州知州田真子、已叛宋降元的夏璟等能左右刺桐政治和防务的社会精英和商人集团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得以实现。
20世纪50年代的八卦沟水门关
蒲寿庚当年便是派人以蜡丸裹表
由此水门潜出到城外以降元军
(图源:《天下之货仓》)
关于蒲氏尽杀南外宗子,史籍记载时间不同。一说是蒲氏降元之前,即景炎元年(1276年)十一月,张世杰“掠(蒲)其舟并没其货,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土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③另一说是蒲氏降元之后,“(景炎)二年(1277年),张世杰自海上复回讨贼……(蒲)尽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④而指挥屠杀者不是蒲寿庚而是其长子蒲师文,“寿庚长子师文,性残忍,杀宋宗子皆决其手。”

蒲寿庚塑像

(图源:《天下之货仓》)

蒲寿庚究竟杀了多少人,史料说法不一:《宋史》称,二千三百余人;赵氏《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记杀宗子“三千余人”。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孙赵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图谱》中说:“……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其(蒲)害。”日本·桑原氏《蒲寿庚考》引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尽杀宗室千余人……此当仅为男子能执武器者。”据王寒枫《关于蒲寿庚几个问题的探讨》考证,估计蒲寿庚大概屠杀了六、七千人。其中:南外宗室三千余人(绍定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余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数。即使全部尽杀,两者之和不足六千。

《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封面
泉州赵宋南外宗正司研究会编
(图源:《天下之货仓》)
南外宗正司遗址
(图源:《天下之货仓》)

”衰文“又称:“ 该役之后,包括莆田在内,整个大泉州有数十万百姓和士大夫纷纷随南宋遗老向南迁移,在广东和海南沿海落籍生根,从而形成了今日大闽南语分布区。”此说实在太扯了,首先史籍文献查不到当时泉州“数十万”南迁移民的记载,且“今日大闽南语分布区”也并非是当时所形成的,而是早于两宋之前而逐渐形成的,广东潮汕、雷州半岛及海南等地闽南语系族群的形成很大部分为避战乱逃难走海路南下的中原人,加之历代闽南人或海运或经商、或捕鱼或晒盐、或开垦或随军驻扎而定居,从而形成如今地域广泛的闽南语系的分布。再说,蒲杀泉州城内抗元派,与“衰文”所言的莆田又有何相干?

蒲寿庚在宋元鼎革之际,叛宋仕元,主观上是为保全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但客观上使刺桐城免遭元军屠城。而另一大港广州则不然,景炎二年(1277年)“二月,元兵入广州,遂陷广东诸郡。”之后,宋元两军在广州展开生死争夺,“王师(元军)凡三入广,广州始平。” ⑤自此,广州港一蹶不振。而当年(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就在泉州设市舶司,第二年(至元十五年,1278年),献城有功的蒲寿庚得到元廷重用,受忽必烈之命,积极组织海外诏谕,所遣之使借助其“南海蛮夷诸国莫不畏服”的影响力,迅速打开南海诸国通商的新局面,通过招谕活动,刺桐港进而达到极盛,跃居为世界大港,名扬四海。也就是说,宋元鼎革,泉州并没有因为南宋之亡而衰落,而是更加繁荣昌盛!换言之,没有蒲寿庚举城降元,也就没有元代刺桐港的辉煌!

元末亦思巴奚战乱

才是刺桐港衰落的直接原因

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泉州发生一起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乱,史称“亦思巴奚战乱”。 这场战乱至平息应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波斯人、义兵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穆斯林什叶派),在泉州发动兵乱,叛据泉州。

 第二阶段: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泉州市舶使、阿拉伯人那兀纳勾结蒲寿庚的后代(穆斯林逊尼派),在泉州发动第二次兵乱,袭杀阿迷里丁,吞并其部,占据泉州。

第三阶段: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福建行省左丞陈友定奉命讨伐那兀纳。五月,诸军克泉州,擒那兀纳等,平息泉州长达10年的“亦思巴奚兵乱”。八月,陈友定擢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胜兵数万,不可一世,再次荼毒泉州人民。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的大将汤和率明兵南下消灭反明势力陈友定。

亦思巴奚战乱的后果

元末“亦思巴奚战乱”爆发于泉州,“郡城之外,莽为战区”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民众贫困饥谨,出现前所未有的“食人”悲剧。这场战乱使自古号称“文章之薮”泉州,惨遭一场空前的文化浩劫:浩瀚典章载籍慨遭兵火,无复遗者; 因战乱教派对立,许多清净寺宇毁于战火,仅存涂门街艾苏哈卜大寺。这场战乱平叛之后,激起民族复仇,致使许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等国商人、传教士等惨遭杀戮,印度教、景教、天主教等多座教寺、教堂毁于一旦。“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哉于猪槽中。” ⑦

图为清末泉州清净寺
元末“亦思巴奚战乱”之后
唯一幸存的伊斯兰教寺
(图源:《天下之货仓》)

而十年“亦思巴奚战乱”导致最严重的后果是居住泉州的外商死的死,逃的逃,纷纷打道回府,再也不敢到泉州贸易,从此番舶不敢进港,商贾不敢抵泉,外商绝迹,盛极一时的刺桐港元气大伤,和百年前的广州港一样,一落千丈,自此再也无缘“东方第一大港”。

综上所述,导致古泉州衰落的直接原因并非是“宋灭”而是“元亡”!

①[明]黄仲昭:〈拾遗·泉州府·宋〉,《八闽通志》卷86,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1月。

②[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
③[明]冯琦撰 陈邦瞻 辑:〈二王之立〉,《宋史纪事本末》卷28,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④]⑦〈丽史〉,《清源金氏族谱》附录,福建图书馆抄本。
⑤[元]陈大震:〈取广州始末〉,《南海志》,转引自《永乐大典》卷905,广字韵,“广州府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⑥《岛夷志略·吴鉴序》
※ 经作者授权,以上部分段落源自《天下之货仓》。

【编后语】乡音君认为,“衰文”所说的导致古泉州衰落的第一场人祸来自“宋灭”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而第二场人祸,“衰文”归结于“大海盗郑芝龙”和郑军与满清的拉锯战造成“闽南沿海化为焦土,沦为弃土”,“造就了泉州750万海外华侨华人的悲壮历史“,更是颠倒黑白!另外,“衰文”将“泉州万历大地震”的天灾说成是导致古泉州衰落的又一个直接原因,这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其观点究竟错在何处,且看下期乡音君细细道来,敬请诸位看官继续关注,顺便点击右下方在看或点赞。

深度解读宋元刺桐  更新泉州历史知识

《天下之货仓》 北京·九州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