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几句“脏话”,流传千年成为至理名言
建筑尘封历史
2020-10-26 07:48
大家好,我们的建筑尘封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孔子,是中国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他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比今天的“九年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理念差不到哪儿去。
而且他老人家不光能说,还肯实干,把自己的理念发扬光大,门下收有弟子三千,培养出七十二贤人,出版了自己的“金句大全”——《论语》。人们尊称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用今天的话说,孔子有文化、有修养、有弟子、有金句——活脱一位新时代“四有”老师啊!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孔圣人门下学生太多,也少不了有几个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惹老师生气。
气急了骂街乃是人之常情,圣人也不能免俗,德高望重的孔子愤怒时没少骂人,有意思的是,这些骂人话也被弟子们老老实实收录进了“金句大全”,供后世学习骂人技巧。
赶紧往下看看,没准儿您不经意间说过的“子曰”,就是一句骂人话呢!
“朽木不可雕也”
这句话现在经常被长辈用来形容年轻人无可救药、根本没法改造,很多老师也喜欢说,批评不认真的学生。以“朽木”喻人,够扎心了吧,但其实当时的孔子骂得更狠。
孔子发现学生宰予在白天睡觉,就骂他: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
意思是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用烂木头、粪土墙骂过宰予不算完,又补了一句“我都不知道还能骂什么!”看得出来,孔夫子是真是被气坏了。
实际上,孔子生这么大气,是因为他曾经对这个学生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来会有出息。
宰予此人思想十分活跃,善于提问,是众多弟子中少数能正面“刚”孔子学说的人,在历史上是“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
比如,孔子提倡服丧三年,宰予却认为三年太长,说三年足以使礼乐崩坏,可改为“一年之丧”,孔子心里生气,却没有因为被顶撞而大骂,只批评他“不仁”。
其实现在我们看来,宰予的主张也不是没有道理。把“孝”浮在表面,还不如藏在心里,生前尽孝方为孝,死后干嚎徒枉然。
再能言善道,也弥补不了白天睡觉。这次宰予的懒惰让孔子失望透顶,于是他继续批评道:“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孔子的改变,就是因为宰予的懒惰和言行不一。从这个冷漠的、划清界限的评价我们就能看出来,孔圣人这次是动了肝火,真的怒了。
“白天睡觉可太舒服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
除了学生,孔子对自己的朋友也不“嘴软”,该骂就骂。
一次,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他,孔子看见之后直接骂道: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就是骂原壤从小不讲仁义道德,长大没作为,没有长者风范,老了还不死,太害人了。骂完还用手杖打了原壤的小腿。
看到这您可能觉得,这什么朋友啊,人家坐着等你,腿麻了放松放松,至于又打又骂的吗?
我跟您说,还真至于。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特别讲究礼法,尤其孔子他本人还是个主张“不学礼,无以立”的道德洁癖,就更讲究了。
那时候为了表现自己讲文明懂礼貌,有身份地位的人都会保持端正的跪姿,也就是正襟危坐。
而原壤叉着腿这种坐姿叫“夷”,是殷商时期东方夷人的坐姿,也称“箕踞”,两腿伸直拉开,呈八字状,坐在地上看起来像个簸箕,是古人较为随意放松的姿态。
那么这个“箕踞”到底无礼在哪呢?
这儿就要补充一个课外小知识——春秋时期,人们日常着装都是'上衣下裙'。其中下裙用来遮羞,里面光溜溜,什么也没有。直到战国,才出现了'胫衣',也就是裤子,但跟咱们今天的裤子不一样,它没有裆,就是两个裤管,穿的时候绑腿上,什么都遮不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