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精英18:赖风背井离乡却心系奥杳 海振
奥杳赖屋有个叫赖球华的老人,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天俊,小的叫天恒,两兄弟都是才艺双全。天俊自幼对琴棋书画有特别爱好,且长进非常快,他的速写可以随时将一个陌生人快速写在纸上,让人一目了然。他对各种乐器有特别爱好,且无论是熟悉的不熟悉的各种乐器到他手中,立即就有悠然的歌曲弹奏出来,这与他日后曾当多次老师工作有莫大帮助。天恒在哥哥的影响下,亦是能无师自通的文艺工作者;他能够导演不同的剧种,并演得维妙维肖;在奥杳曾经有个汉剧团,天恒即是师傅、也是演员。在他的贡献下奥杳汉剧团曾经是前后村内的亮丽名片。
天俊曾在老家的吴屋小学任教,16岁时,外祖父见他聪明好学,于是将他带到缅甸为在当地的华人工会学校任教;白天教孩子,晚上教成人。由于他有特殊的教学才能,就在他担任华人老师之时,加入了当地地下党组织,并改名为赖风。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缅甸云南交界参加抗战游击队担任战士和宣传干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赖天俊随后跟西南联合大学去了上海,继续从事教书和地下党组织工作。由于其多才多艺,解放后由上海文联主席夏衍推荐他担任首届上海文联秘书长;50年代初以归侨身份被调入中国侨联下属单位中国新闻社工作;期间曾被派往越南创办华侨报刊杂志。1957年受组织选派化名林子明赴香港筹建香港中国通讯社(即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为首任总编辑。他在香港出生的儿子叫林益民,就是源自他爸爸的这段工作史,选择林姓。1964年,赖风举家迁回北京在中国新闻社总部任摄影部主任。
文革期间赖受到迫害,于1969被送到江西进贤县五七干校;1972五七干校解散后,赖被调任湖南邵阳任地区文化局副局长,1979后调回中新社工作,目前在香港定居。据赖风女儿回忆,爸爸妈妈去干校时,所有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集体送到当地叫梅庄的地方上学。年仅7岁的她住在设有上下铺的宿舍;自己做饭、洗衣,也不知道衣服是否已经洗干净,当时的生活、学习条件相当艰苦。后来,梅庄发现了血吸虫,考虑到孩子容易被感染,被上级集体撤离。而在干校的爸爸由于身体欠佳,被“照顾”去放牛。在乡下,一边放牛,一边种田,倒是不错的工作。在江西期间,孩子们学会了种菜、煮饭等各种工作,这些经验直到现在仍派上用场。
赖风自16岁离家后,就没有回过生他、养他的奥杳,并不是他对奥杳没有感情,更加不是忘记了他的童年,他和其他人同样有炽热的家乡情缘,经常在梦中回到家乡奥杳;离家是因为和许多革命工作者一样“为了工作、忘记家事”。赖风先生当年曾经大手笔向家乡小学捐赠过革命书籍,他写给家乡亲友的信件至今保留在他的侄孙柜中。他的侄儿阿定曾经带他的儿子永波到香港探望他老人家,赖风为了不让孩子忘记家乡,竟然要他的女儿专程由美国飞回香港见面;足见老人家的内心世界里家乡、家乡亲人的位置。
赖风先生不仅自己工作出众,他的后辈亦都是人杰;其儿子林益民北京大学毕业,到美国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后、目前在香港科技大学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赖永波是赖天恒的孙儿,赖风先生的侄孙,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后,目前在福建江夏学院任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兼管行政和高校教学工作,亦是个大忙人。赖益民、赖永波,身上均流着赖球华老人的血,在竞争高度炽热化的今天,双双获得博士学位,双双在高等院校担任教授、行政管理人员和学院副院长等要职,都是值得祝贺、点赞的事。相信他们也一定可以为家乡的科技进步、社会文明作出与众不同的贡献。
作者:黄海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