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 再保险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和保险市场都受到深刻影响。作为保险行业的“稳定器”与“安全阀”,我国再保险行业不仅需要为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保险业增添定力,更需要因势谋变,在变局中开辟行业发展的新局面。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多位再保险权威人士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再保险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再产险总经理张仁江说:“从国际保险市场来看,疫情不仅给保险行业在承保方面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使其在投资方面遭遇了不小挫折,这样的损失叠加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也给再保险行业造成双重打击,使再保险人的业绩承受了不小压力。”相关预测显示,受疫情影响,我国主要再保险公司的资本将下降8%,更有多家再保险公司的评级或将被下调。
太平再保险行政总裁姜宜道说:“在疫情的影响下,国际再保险人对国内市场的发展预期和高参与度正在发生变化,预计明年国内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会有一定的收紧趋势;同时,一些在国内市场广泛参与业务的国际再保险人的评级或被下调,这也可能会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国内保险市场要做好应对准备。”
就国内保险市场而言,疫情带来的最大影响主要体现在财险行业保费增速放缓,不同财险险种的承保效益呈现出显著差异。综合来看,虽然疫情对我国保险市场造成的直接损失并不突出,但后续影响尚未完全体现,特别是间接层面的影响依旧值得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结构性调整迹象也开始显现,再保险市场进入转型调整的新阶段。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于巍东表示,“偿二代”监管体系实施以来,传统再保险简单的承保模式难以为继,以往的财务再保险以及占据财产保险分保主要业务的车险分保,其市场需求都在下降,再保险市场竞争态势将更趋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在经历疫情的冲击后,直保公司对再保险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转变,传统的再保险服务很难再满足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需求,这就需要再保险公司从后台走向前端,积极利用再保险的数据优势和经验优势,洞察实体经济保险需求,创新性地去拓展可保业务边界,与直保公司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风险管理上达成更为紧密的合作。
“目前,承保能力已经不是再保险考量的首要因素,再保险公司必须创新性地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才能满足保险市场需求。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再保险除了能够提供风险转移和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外,对保险公司的险种配置和业务组合优化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只有对再保险服务在保险业中的定位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使再保险更好地服务于保险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于巍东表示。
在面临多重挑战的同时,再保险行业的转型发展也迎来机遇。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引导直保公司由重保费规模加快向重业务质量转变,这无疑会强化直保公司的风险管理需求,从而为再保险市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以车险市场为例,面对车险行业此前长期存在的高手续费、粗放经营、无序竞争等问题,银保监会在近日启动了车险综合改革,严格管控费用并提升产品保障水平。这一举措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会使直保公司面临的保险风险持续增加,客观上加大对分保的需求。
此外,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保险保障缺口。例如,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对巨灾风险的覆盖率、渗透率均比较有限,保障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这无疑是今后推动再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同时,疫情催生出的针对疫苗责任、居民健康、企业营业中断、大型活动取消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保障需求,也会给再保险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谈及再保险行业新的发展机遇时,业内人士多次提及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人保再保险总经理张青说:“再保险具有天然的国际属性,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有可为。”张青提出,在新发展格局下,应该让再保险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助力构筑内循环和外循环良性互动模式,实现国内风险有效的全球分散,保障中资海外利益,服务国家战略。
要把握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再保险行业需要深化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让这些先进技术手段为再保险服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例如,中小微企业是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生力军,但中小微企业通常具有经营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缺少抵押物和有效担保等特点,往往导致金融机构不敢向其提供贷款。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情况下,再保险公司可以依据风控模型搭建大数据平台,基于电商平台交易数据和交易链平台数据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进而评估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违约概率,帮助其破解增信和风控难题。(记者钱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