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指因部分大脑血流供应中断或减少,脑组织无法获取足够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引起的脑组织受损或死亡。在1990—2017年间,卒中是中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既往研究显示,约1/3的缺血性卒中原因未明,该类型卒中被称为不明原因卒中(CS)。卵圆孔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融合,遗留的较小裂隙被称为卵圆孔未闭(PFO),成年人中PFO检出率为25%~34%。目前多认为PFO导致的反常栓塞是CS的病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卒中相关的研究成果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卵圆孔未闭与卒中(略)二、卵圆孔未闭常用检查方法及进展(一)PFO的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PFO的常用检测手段,主要包括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EE)及心腔内超声(ICE)。在卵圆孔未闭的评价中,应以多种检查方法结合为主,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c-TEE对PFO诊断的敏感度较高,可用于PFO干预的诊断及指导,进行危险分层并评估干预的结果。但由于c-TEE为半侵入性的检查,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并且检查过程中对于麻醉有一定的要求。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PFO诊断优先使用c-TCD或c-TTE进行检查,当以上两种方法确认PFO存在时,使用c-TEE进行检查提供明确的诊断或分级信息(1A)。1. c-TCDc-TCD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对于RLS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由于诊断医师和诊断标准的不同,在各项研究中,c-TCD对于RLS的敏感度在70%~100%之间,特异度均大于95%。正常情况下,经静脉系统注射震荡生理盐水后,由于微气泡不能通过肺循环,不能检测到RLS。对于PFO患者,由于RLS分流通道的存在,微气泡可直接经由卵圆孔进入左心,从而流入动脉系统。c-TCD检测中,不同的RLS分流量对再发中风或TIA具有一定意义。在一项对59例PFO相关的卒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分流量≤10个气泡的患者卒中年复发率为0.66%,而分流量>10个气泡的患者卒中年复发率为8.2%。c-TCD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具有准确评估RLS、快速及价格低廉等特点。但其他异常解剖原因(如肺动静脉瘘、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也可以引起RLS,c-TCD对于定性诊断PFO的特异度较低。因此,在明确存在RLS后,为进一步确认分流原因,应进行c-TEE检查。2. c-TTE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由于成人图像质量限制,对PFO的检出率较低,经静脉注射震荡生理盐水进行的c-TTE通过对RLS的检测提高了对于PFO诊断的敏感度。由于微气泡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腔内微气泡显影通常表明了心内异常分流通道的存在或经肺分流。被动提高右心压力的动作,如Valsalva动作、咳嗽及深呼吸等能进一步提高RLS检测的敏感度(58% vs 99%),但特异度降低(98% vs 85%)。近年来,部分学者主张对声学造影剂进行改良,改良声学造影剂包括50%的葡萄糖溶液、明胶溶液等,对于检查的准确性有一定程度提高。既往文献中,c-TTE与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相比,对PFO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很好的一致性。3. c-TEEc-TEE为PFO检测的金标准,可良好显示PFO的解剖学特征,c-TEE诊断PFO敏感度为99%,特异度约为85%。在常规PFO评估中,c-TEE能够帮助抉择治疗及管理措施。经c-TEE检测显示,与可确定病因的卒中患者相比,CS患者的PFO尺寸明显更大[(2.1±1.7)mm vs(0.57±0.78)mm],并且CS患者的分流微气泡数量也更多[(13.9±10.7)vs(1.6±0.8)]。由于c-TEE操作过程中传统Valsalva动作难以实现,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c-TEE检查质量,部分学者采用咳嗽、压迫腹部及改良Müller动作等替代传统Valsalva动作,检查准确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TEE可以作为PFO封堵手术中的实时监测工具使用,引导导管进行心内手术。与使用血管造影引导PFO封堵的患者相比,使用TEE进行术中引导的患者再次干预及残余分流的发生率均减低。实时三维TEE作为二维超声图像的补充,能更详细且完整地显示PFO的形态,在进行卵圆孔封堵过程中,三维TEE能够提供更直观地图像指引。4. ICEICE经由特殊的导管引入心脏,多用于指导介入手术。ICE与TEE相比,患者的舒适度增加,心腔内壁的结构显示更清晰。对于PFO的检测,有研究显示ICE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TEE。但由于ICE属于有创操作,使用成本较高及现有设备的局限性,导致其实际应用仍然有限。(二)PFO的放射学检查目前,指南不推荐使用心脏磁共振成像或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PFO诊断,虽然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于PFO的形态、解剖细节及RLS判别具有一定意义。由于超声检查易获得,对患者经济负担较小,PFO的检测方法仍以超声为主。三、治疗方法及进展(略)四、结论(略)本文摘自《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