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盖碗泡白茶太烫手?其实与这4个原因有关,早点知道早调整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茶友在刚入门的时候,都喜欢提一个问题:

“怎么样才能把白茶泡得好喝?”

显然,他们深知买到优质茶是不够的,冲泡,尤为关键。

要做好每一件事都不容易,泡茶更是一门学问。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历许多困难,而需要做的,就是战胜困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那么有个好的开头,是不是就能事半功倍了呢?

而对于学习泡茶来说,什么才能算作是一个好的开头?

首先,是要选对一个茶具。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鲁迅先生在《喝茶》中这般描写,也充分体现了,盖碗能体现出好茶的本质。

作为一个日常使用盖碗频率极高的人,不禁想说,盖碗是茶界的“劳动模范”。

不仅是白茶,武夷岩茶,红茶等等,皆可用盖碗。

但有的茶友却十分“嫌弃”盖碗,直言“太烫手了,不好用!”

可事实上,“盖碗烫手”并不是常态,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2》

原因一:盖碗不称手

古时候,一个优秀的士兵在上战场之前,必然是要选择一个称手的兵器。

否则,气势够了,可兵器使用却不熟练,功亏一篑。

因此,在勤学苦练之前,挑选一个合适的武器很重要。

泡茶也是一样,茶具若是不称手,又如何泡出好茶呢?

用盖碗泡茶总是烫手,先要考虑是否为器型不妥当的原因。

实用的盖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容量在100-110毫升左右最佳。

无论是自己一人品饮,或是邀请三两朋友,都是恰好合适的。

从茶水比例上来看,一泡岩茶或者红茶,通常是8克。

配上110毫升左右的盖碗,也是一个恰到好处的茶水比例。

不仅方便掌握茶水比例,更重要的是,轻巧便捷,符合大多数人的要求。

而若是盖碗的容量过大,可能会导致抓握困难,不称手,出汤时烫到自己。

并且当盖碗注满水之后,盖碗的整体重量增加,不易拿稳,从而烫手。

除此之外,选择宽碗沿的盖碗,更加实用,防烫手。

泡茶时,当注入沸水之后,温度会不断地从碗内蔓延至四周,此时的盖碗,顿时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到了最后,热量大部分积聚在盖碗的边沿。

而对于碗沿略宽的盖碗来说,当拇指与中指放在碗沿上,可以隔开绝大部分的热量,并不会烫手。

但若是碗沿较窄,那么就很容易在冲泡时,被烫到。

自己最常用的盖碗,正是一个“大肚型”的标准盖碗,大小合适,碗沿足够宽,不易被烫手。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个趁手的盖碗,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

原因二:姿势错误

选好了器型之后,剩下的,便是泡茶时的一些小细节了。

有些茶友兴致勃勃,购买了相同的标准盖碗之后,却仍然被烫到了。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让茶友拍一个泡茶时的小视频,或是抓握盖碗的方式。

而往往就能在短短的几十秒内,或是一张照片中发现问题。

其中有一位茶友,在拿起盖碗出汤的手势,犯了大部分新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

当沸水冲泡茶叶时,碗壁上凝聚了大量的热量,变得十分烫手。

而这位茶友竟然直接用手触摸碗壁,将盖碗拿起,最后完成了出汤。

看到这一幕,自己心里也不禁捏了把汗。

若是完全烧开的沸水,即便现在是冬天降温快,但这时的水温至少也在90℃以上,该多么烫啊!

而茶友们之所以被烫到,也是因为使用姿势出错了。

正确的姿势,我们主张的是三指握碗法。

分别用拇指和中指,搭在碗沿边上,端起盖碗,食指轻轻的搭在盖钮上,而不要扣进去。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很好的端起盖碗,控制出汤,也不易被烫伤。

在注入沸水之后,看准出汤口大小,合盖之后迅速出汤。

茶汤便能如瀑布一般,倾泻而出,畅快淋漓。

正确的端盖碗姿势,能让动作看起来行云流水,也避免了被烫伤的风险。

《4》

原因三:出汤不及时

平日里与朋友一起品茶时,即便一边聊天,但手里泡茶的动作依然不迟疑。

这时,她们往往会发出惊呼,“天呐,出汤这么快,你真的不会被烫到吗?”

听到这话之后,就轮到自己不明白了,“正确拿盖碗,快出水怎么会烫手呢?”

事实上,一般泡茶喜欢快出水的茶友,并不容易被烫到。

反而是有坐杯闷泡习惯的那一部分茶友,才会时常受到盖碗烫手的困扰。

为什么呢?

前面提到,沸水注入盖碗时,温度会渐渐蔓延整个碗壁。

而热的传导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能在10几秒内,才能达到巅峰,最后让盖碗烫得无法触碰。

接下来,如果贸然拿起盖碗,则容易被烫到。

若是等待降温,又会让茶叶内的物质过量析出,茶汤苦涩,影响滋味。

在两难的境地下,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等待盖碗凉下来之后,再出汤。

这样,好茶的风味就被破坏了。

其实,如果在7-8秒内快速出汤,盖碗的温度还未到达最高,这时候出汤,并不会太烫。

有茶友说了句玩笑话,就是趁盖碗还没反应过来,快速出汤,就不会被烫啦。

虽然是玩笑,但还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

《5》

原因四:开口太小

能够快、准、狠的在短短几秒内掌握好开口大小,才算是学到了泡茶的精髓。

尤其是在冲泡白茶时,一般不使用茶滤。

因为优质白茶的芽头和叶背上都有着大量的白毫,而茶滤反而会阻挡它们,影响茶汤的鲜爽感和滋味。

即便是秋白茶,在冲泡时也能在茶汤中看到密密麻麻的白毫。

但若是在出汤时,没有控制好,导致开口太大,则会使部分茶叶或是碎叶掉落至公道杯中。

不仅影响品茶者的喝茶体验,还会让茶汤变得苦涩。

因此,掌握盖碗的开口大小也十分有讲究。

而容易烫手,往往是开口太小所导致的。

当你想要阻挡碎叶掉落至茶汤当中时,则会刻意的减小开口。

本意是好的,但如果过于小,便容易出现部分茶叶堵住出水口,水流不畅。

如此一来,汤水就会沿着盖碗边缘滴落,烫到自己的手指。

并且也会影响出汤速度,导致闷泡,让茶汤喝起来有些许苦涩。

所以,开口大小要随着茶叶的具体状况作出调整。

比如在冲泡白毫银针时,可以将出水口控制得小一些,但也要恰到好处,避免烫手。

而在冲泡秋寿眉这样,大叶片时,可以将出水口开得大一些,方便快速出汤。

有句话,叫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6》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若是第一次使用盖碗时,就不小心烫到了自己。

之后可能便会产生阴影,再也不想接触它了。

但是,只因为一个小小的误解,而错失了如此优秀的茶具,是一大损失。

盖碗烫手,并不是常态,而是个例。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没挑到合适的盖碗,或是使用方法不当。

只要认清了事实,努力改正,便能熟练的使用它。

之后,无论是出差或是旅游。

一个盖碗,便能走四方,走天下。

优秀的茶具,若是就此埋没,实在太可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