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穷的边缘上徘徊
1
刘慈欣大概没有想到,他会成为2019年春节最火的人。有人对刘慈欣在国企电厂上班干私活写小说提出了批评,国资委官方微博回复: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因为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
2015年,他的长篇小说《三体》得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时,他也没有这么被人所知,这得益于电影的功劳。
科幻小说就是以科学幻想为题材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说,科幻作品提高了人的想象力,所以科幻作品也被称为科学的预言。
比如,自1969年开始连载日本动漫作品《哆啦A梦》里的很多科学幻想,现在都实现了,并成了我们离不了的生活工具——智能手机、GPS导航等等。
但科幻小说也还是文学作品,它在进行科学想象的同时,主要的任务还是人文关怀。
《疯狂的外星人》原作《乡村教师》在科学幻想和人文关怀上就更注重后者,更像一部描写中国偏远农村生活的现实体裁小说。
2
小说里讲了这样几个故事。
记得那是好多年前了,搞包产到户,村里开始分田,然后又分其它的东西。对于村里唯一的一台拖拉机,大伙对于油钱怎么出,机时怎么分配,总也谈不拢。最后,唯一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是把拖拉机也分了,真的分了,你家拿一个轮子他家拿一根轴……
去年一家什么农机厂到这儿来,推销一种微型手扶拖拉机,可以在这些巴掌大的地里干活儿。那东西真是不错,可村里人说他们这是闹笑话哩!他们想过那些巴掌地能产出多少东西来吗?就是绣花似地种,能种出一年的口粮就不错了,遇上这样的旱年,可能种子钱都收不回来呢!为这样的田买那三五千一台的拖拉机,再搭上两块多一升的柴油?
再就是有一家工厂来扶贫,给村里安了一台潜水泵,考虑到用电贵,人家还给带了一台小柴油机和足够的柴油,挺好的事儿。但人家前脚走,村里后脚就把机器都卖了,连泵带柴油机,只卖了一千五百块钱,全村大吃了两顿,算是过了个好年……
一家皮革厂来买地建厂,什么不清楚就把地卖了,那厂子建起后,硝皮子的毒水流进了河里,渗进了井里,人一喝了那些水浑身起红疙瘩,就这也没人在乎,还沾沾自喜那地卖了个好价钱……
更悲惨的一件是,小说主人公乡村教师李宝库喜欢的女人秀秀,因为嫌他挣钱少,嫁给了在外打工挣了点钱的二蛋。
和二蛋成亲一年后,秀秀生娃儿死了。还记得那个接生婆,把那些锈不拉叽刀刀铲铲放到火上烧一烧就向里捅,秀秀可倒霉了,血流了一铜盆,在送镇医院的路上就咽气了。成亲办喜事儿的时候,二蛋花了三万块,那排场在村里真是风光死了,可他怎的就舍不得花点钱让秀秀到镇医院去生娃呢?后来他一打听,这花费一般也就二三百,就二三百呀。但村里历来都是这样儿,生娃是从不去医院的。所以没人怪二蛋,秀秀就这命。后来他听说,比起二蛋妈来,她还算幸运。生二蛋时难产,二蛋爹从产婆那儿得知是个男娃,就决定只要娃了。于是二蛋妈被放到驴子背上,让那驴子一圈圈走,硬是把二蛋挤出来,听当时看见的人说,在院子里血流了一圈……
所以,刘慈欣写《乡村教师》的目的是想通过知识改变农村的愚昧和落后。
3
200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经济学教授,一个是印度裔人阿比吉特·班纳吉,另一位法国裔人埃斯特·迪弗洛。两个人历经15年实证调查,写成一本有关于贫穷的原因以及对主流“扶贫观念”的反思的书——《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书中提高了这样几个观点。
一、穷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
这是基于西方有效社会保障体系的提法,反过来说穷人更喜欢去冒险,用小概率事件去博大收益。相比较来说,穷人更容易上一些很简单的金融理财的当,更喜欢献爱心买彩票,也更容易使用信用卡、借高利贷投资。
同时,穷人喜欢多生孩子也是基于规避养老风险的无奈选择。
二、穷人不做远期规划
这是非常典型的一条,集中表现为喜欢临时的享乐,吃一顿算一顿。刘慈欣小说中的几个例子多数是这样。
在某些程度上讲穷人比富人有的时候更大方,或者更喜欢高过自己承受能力的享乐。比如,穷人一有钱之更愿意请好朋友吃饭,而富人一般不会;挣3000块的人更容易追着买5000块以上的新款苹果手机。
对于穷人来说,他首要选择不是填饱肚子,而是让自己毫无希望的贫穷生活少一点儿乏味。
三、穷人充满执拗和偏见
这一方面表现为,穷人更容易偏听偏信,而同时又对自己认识水平达不到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所以你想说服一个穷人做好正确的选择,要比说服一个富人难得多,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穷强穷强的。
4
我也是穷人,我也有这些毛病。
《贫穷的本质》一本中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一、很多人一辈子省吃俭用,不办健身卡、不舍得体检,真的检查出大病了,哪怕是晚期,全家人都会四处举债借钱,做各种昂贵的手术,只为延长哪怕几个月的生命。
二、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工作学习,因为游戏的设计者利用了心理学上刺激反馈的概念,这种机制给你一个短期刺激,做一个动作就会有相应的反馈出现,而工作学习是个苦活,还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不如游戏里即时刺激有趣。
三、在不懂的事情上,我们一样有偏见,在网上慷慨激昂地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并不清楚转基因到底是什么,只是凭感觉认为人工的东西不如天然。去医院看病,明明看不懂检查报告,但主观会觉得医生肯定做不必要的检查了,在我们认知水平达不到的领域,我们也喜欢按直觉和情绪去理解很多东西。
总结一下: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第一,避险手段太落后,第二,我们只顾眼前,不做任何长远规划,第三,因为认知水平的局限,我们对不懂的东西有太多偏见。
大部分人和所谓的穷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们犯的错误,我们也在犯。
其实,冒险也是短期刺激,对不懂的东西不愿意搞懂,也是不愿意付出长时间的成本。放弃短期目标,追求长期目标,需要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自我控制就像一块肌肉:我们用这块肌肉时就会感到劳累。
所以,解决贫穷的问题是解决人自控力的问题,使人在有自控能力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而非基于直觉和情绪化的冲动。否则,无论多有钱,也还都是在贫穷的边缘徘徊。
《乡村教师》是一篇关于贫穷的小说,科幻只是个小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