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爱兵如子,为部下找“眼珠子”,被士兵们称为“老妈妈”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

刘伯承元帅对下属十分的宽厚,十分的平易近人,并且体贴关怀部下,即使是一些小事情,都会为部下想的面面俱到。因此当时有很多人都称刘伯承元帅为“老妈妈”,这个称呼,也足见刘帅在众多干部战士中的地位了。

刘帅对下属的请求,几乎有求必应,只要是合理合规的,刘帅都会帮助实现。在抗日战争期间,刘帅就与下属385旅的一个副团长石志本,发生了一件借“眼珠子”的轶事,尽显刘帅对部下的关爱。

刘帅早年在护国战争中失去了右眼,后来就一直在右眼眶内装着假眼球。但即使只剩下一个眼睛,刘帅也是每天不停地工作,一边指挥作战,还要一边利用空闲时间翻译俄文军事著作。

一日,刘帅正在拿着放大镜,用毛笔一字一句地翻译着俄文军事著作,385旅的副旅长汪乃贵前来找刘帅。但汪乃贵进了办公室,却支支吾吾半天不说话。刘帅见汪乃贵来找自己却不说话,便放下了手中的笔。

照片中明显可见刘帅右眼的残疾

刘帅看着汪乃贵说:“汪乃贵同志,是有什么事情找我么?怎么不说话啊?”

汪乃贵点点头,支支吾吾地说:“是,首长,想……想找您借件东西……不好意思开口啊!”

刘帅见汪乃贵扭捏不好意思开口,直接了当地说:“这有名的直筒子脾气,怎么突然扭扭捏捏的像个大姑娘了,有啥子事情,直截了当地讲嘛!”

汪乃贵见刘帅这样说了,便放下了顾虑,然后立正站好,向刘帅郑重地说:“首长,我想和您借个‘眼珠子’,我有个副团长,叫……”

还没等汪乃贵说完,刘帅便接过话说:“我晓得,是石志本嘛,打仗很勇猛的那个。”

石志本少将,注意其左眼与右眼明显不同

“对对对,就是他。前两个月战斗中左眼负伤,摘除了眼珠子。前一段时间有纱布捂着,还说的过去,现在摘了纱布,没了眼睛太不雅观,知道您这里有玻璃眼珠,他就托我向您借一个用用……”汪乃贵将事情的大概告诉了刘帅。

刘帅站起身来,走到汪乃贵的面前,说:“是啊,小伙子年纪轻轻的,瞎了一个眼睛,是有损风貌。不过我也是二十四岁的时候,子弹打中脑袋,却大难不死只是摘掉了眼球。你告诉石志本同志,为了抗日负伤是光荣的,残疾也不怕,要振作精神,挺起胸膛,千万不能悲观,要找日寇把眼睛还回来。玻璃眼珠我这里还有几个,合不合适要试试才知道,你让他自己来挑好了。”

“是,首长!”汪乃贵满心欢喜的回去了,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石志本,石志本也很高兴,等了几日趁着工作不忙,便赶去了刘帅那里。

汪乃贵少将

刘帅见石志本来了,很热情的询问他恢复情况,鼓励他的革命斗志,一边说着一边叫妻子汪荣华把自己装玻璃眼珠的盒子端过来,和石志本一起仔细的挑了起来。刘帅一个个仔细地挑选着,看中哪一个还会让石志本试一试。

刘帅十分关心地对石志本说:“一定要好好试一下,找到合适的才行,要不然会把眼眶磨得很疼。”在试眼球的过程中,刘帅还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佩戴假眼和消毒的方法。

但试了好几个,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石志本不免有些灰心。刘帅看出了石志本的心情变化,安慰他不要灰心,并答应替他好好找一找。最后还用尺子、棉线等工具仔细地量了石志本眼眶的尺寸。

石志本此行来借“眼珠子”,虽然没有借到合适的,自己还要继续裹纱布,但是刘帅对他如此亲切的态度,让石志本心里一直暖烘烘的。

又过了几个月,一日刚刚训练归来的石志本,突然看见汪乃贵坐在自己的屋子里,桌子上还摆着一个小纸盒。还没等石志本开口,汪乃贵便十分高兴地说道:“石志本,你的‘眼珠子’来了!”

石志本以为汪乃贵在和他开玩笑,因为当时日寇封锁抗日根据地,扫荡频繁,战士们基本的生活物资尚且得不到保障,又怎么可能联系到有能力做假眼珠的大城市呢,从刘帅那里回来后,石志本便不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只一心一意的打鬼子。

石志本将军

石志本漫不经心地说:“首长,你可别拿我寻开心了,这眼珠子还能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正当石志本说话的时候,汪乃贵笑呵呵地打开了盒子,拿到了石志本的面前,盒子里放着的正是三颗晶莹闪亮的玻璃球。石志本拿起一个试了试,果然合适,他立刻立正站好,向汪乃贵敬了一个礼,而后双手握住汪乃贵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首长。

汪乃贵笑着说:“别谢我,我只是替咱师长跑腿的,只是师长特意给你做的,这是专门去上海找到师傅,做好后专门托人送到咱根据地来的!”石志本听后,竟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出错,也想让更多人知道老一辈人的故事,请把它推荐给更多人吧。

本文章为狼君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