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的解析,收藏价值高
凡一次性铸有格的剑,不论是宽格、窄格或纹饰格,既使将轮子的磨削面制成弧形,都会由于格与从之间有内角,且格高于从,致使轮子不可能磨到格与从的内角处。在这三种格中窄格一般较直,宽格及纹饰格都存在孤形,不但顺着从的表面有孤形,格的立面亦呈孤形,显得中间宽两边窄,甚至有许多剑从刃口看,格的中间朝剑身方向上翘,中间凸出为尖状,造成下面内角的角度小于 90 度。如越王勾践剑等一些铭文剑、纹饰格剑及一些宽格剑等,其格部中间多属于这种上翘向剑从方向的格。这样的几何形状,即使将磨轮转 90 度横向加工,也不可能磨得出小于 90 度的清角。
一整套工艺技术中期青铜器文化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这时期的商早期以河南二里岗为代表;商晚期到西周早期以河南安阳殷墟为代表;西周则以陕西周原、丰镐遗址为代表。此时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青铜冶炼技术达到高峰。商代中期已具备大多数器种,并开始出现铭文。商晚期的铜器种类丰富,盛行装饰繁缛的花纹,铭文字数见多,西周晚期仍继承晚商传统。西周后期到春秋时期为青铜文化晚期,这时开始铸造大量青铜币。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出土大量铸铸青铜货币的铜范。春秋晚期至战国,铜器装饰普遍采用错金银、鎏金、镶嵌、针刻等新工艺,纹饰也日益简单化。战国晚期日用器增多,转向规格化和朴素的作风。
青铜器鉴定,到底该从何入手呢?青铜器收藏爱好者应该掌握青铜器鉴定的四个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型。锈色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的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古代楚国以产铜闻名,剑尤以南方吴越地区质地精良。在当时诸侯称霸的时代,铜是铸造兵器必不可少的原料,所以楚国对铜的出境是严格控制的。即使是允许出境,也要立盟保证不用来铸造兵器。《左传》记载的“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就是力证。考古专家介绍,这柄剑是如何流入洛阳的难以考证,馈赠纳贡、商品交换、战争所获均有可能。
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我们,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所以这很可能是我们被加长的主要原因。然而,青铜硬而脆,过长的剑极易折断,因此剑的长度历来是受到限制的。可见要使我们达到这样的长度是很不容易的。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冶炼时的铜锡比例调配。锡少则剑太软;锡多虽硬但剑却容易折断。而经过化学定量分析显示,我们的铜锡配比让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并且剑身有规律地做多段的收束,剑身宽度逐段变窄,而厚度则做比例性的加大,因此使我们的物理性能达到非常完 美的地步。
青铜剑一般是用铜、锡合金冶炼制作而成的。在商代即已出现,但剑身很短而且制作粗疏,并不是主流兵器。发展至春秋时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逐渐发展成熟,青铜剑的种类越来越多、长度也越来越长,可以达到50cm左右,再长的剑就比较少见了。
凡表面经过加工的青铜剑,其格部与剑身接合部位的内角较为尖锐, 现代机械将这种性质的角称之为清角。 大多数剑的从部自格至锋有三条线,都呈现了棱角分明的加工态。棱角分明体现在两个面的从与锷(刃)的分界线上,这两条线一直通到锋,两从中间的脊线也一样,在两从上难以看到磨痕。如果采用手工打磨,棱角都会被磨秃。靠手工不会达到棱角分明的效果,说明大多数剑经过了铸后的机械加工。这种加工态一直到格下的拐角,但不论采用手工打磨还是采用机械加工,也不论机械加工是横向还是纵向,格部与从部接合部位的内角,皆不可能被加工出清角。著者曾采用范铸技术铸制过许多青铜剑, 因是整体铸造, 铸后格部与从部接合部位的内角始终达不到清角,或呈现钝角,或因格与从的厚度差别大而出现内角凝固时收缩成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