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一想,事情就不一样
专栏:人生与成长
文/高英 图/高英
我是生性愚钝之人,竟然在四十岁左右才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从上小学起就学习到的益虫和害虫,仅仅是相对于人类而言。
衡量昆虫有益还是有害,均视是否符合人类的利益这一标准而定。
最为可笑的是,我一直以为,益虫和害虫天生注定了其好坏属性,益虫对全世界都有益,害虫对全世界都有害。
因此,对于益虫要赞美加保护,对于害虫则须抨击且彻底消灭才好。
尽管学过关于食物链的知识,我却一直没动脑子去深入思考,原来益虫和害虫只是人类自己单方面下的定义!
我的死读书,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女儿正上小学,前两天写作业遇到一个题目,要求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益虫,女儿写上了蜜蜂。
我问女儿,蜜蜂对于人类是益虫,对不?
女儿点头称是。
我又问,那反过来想一下,人类对于蜜蜂是什么?
女儿一愣,然后哑然失笑。原来是人类强占了蜜蜂的劳动果实。
女儿认为,对于蜜蜂来说,人类可不是好的物种。
话题就此打住。
大自然自有其存在的规律,食物链巧妙无比却也充满杀机。
再讨论下去,非我智力所能及。
我只是要让女儿从此知道,遇到问题反过来一想,会有什么不一样。
希望她不要像我,一把年龄了才懂得遇事反过来想想的道理。
反过来一想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再非把苍蝇之类置于死地而后快,能开窗放出去就将其放出去,对待昆虫的态度更加包容。
又想起早年看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惊闻英国用滑铁卢命名了一条街道之后,不解其意。
答案很简单,遭遇滑铁卢失败的是法国,英国却是该战役的胜利方,自然乐于纪念并提及这场战役。
这个故事同样说明,反过来一想,思维站到对立的一方再思量,事情就变得不一样。
在对方没有为非作歹去危害社会和他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当我们在现实中看不惯别人,甚至会排斥别人时,不如反过来想一想。
或许,反过来想一想,事情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假如人人能够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不去侵犯彼此的正当权益,这样的社会,岂止和谐,简直就是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