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中醫學 | 听你声音就了解你病症和五脏情况(附五脏保养秘法)

Edit | 百草读书:如果人肝气虚,就会狂呼乱喊,因为“肝声为呼”,呼是舒解的象。如果是被压抑的,在办公室里挨训了,肯定不能狂呼乱喊,只能轻经地嘘口气而已。
闻“五声”观五脏

中医闻“五声”观五脏。我们经常说,声音是表达情感的,而清感又是从身体里发出来的。如果是高明的医生,他就能够听出人的哪一个脏器出现问题了。

比如“五声”。如果人肝气虚,就会狂呼乱喊,因为“肝声为呼”,呼是舒解的象。如果是被压抑的,在办公室里挨训了,肯定不能狂呼乱喊,只能轻经地嘘口气而已。现在在日本,有一些专门供人发泄的地方,在那里面,人可以冲着另外一个人拼命地扔标枪、摔东西或者说一些骂人的话,这个时候人肯定是发出“啊”的声音,或者是说一些骂人的话。这些其实都是人自己在疏解。

心声为笑,如果人老呵呵笑,就是心神将散。

脾的正气是唱歌嘹亮,邪气是“登高而歌”,就像有精神症状的人一样。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精神症状的人力大无穷、本领高强,不管多高的墙,他们“噌”一下子就能上去,然后在上面发疯。一般正常人如果要想爆发,除非有武功,才会突然一下蹿到墙上,否则做不到。而有精神症状的人能做到,就是因为身体内部阳邪盛。

肺声为哭,如果一个人总是哭哭啼啼,或者他的声音里老带着悲气,就是肺有毛病。

肾声为呻,如果人总是哼哼唧唧,肾肯定不好。

临床上的一些判断标准

如果是一个好医生,病人一说话,他就能够听出病人哪个脏器有问题,比如是否肾虚,肺是否有问题等。其实在临床上,有一些很有趣的判断标准:

比如肺咳,一个人总咳嗽,如果是实证,就是“膨膨而喘咳”,咳声特别响亮;如果肺气特别虚,叫做“少气不足以息”,咳嗽起来特别弱,而且气下不去,他总在上面虚咳,一小声一小声的。有的人会认为,咳得响亮的人比咳得微弱的人病得厉害,其实恰恰相反,咳声响亮,说明人还有劲儿咳,如果咳嗽时都没劲儿、很弱,反而更糟糕。

再比如小肠病,小肠循经两颊到鼻孔,所以,假如有的人声音很磁性,鼻音很重,说话很好听,很吸引人,那么他很可能小肠有病。有的人有鼻炎,说话的时候“囔囔”的,声音很好听,其实是肺气上郁。

脾生病的人“善噫”,经常打嗝。脾经生病是嗝,声音比较低沉。

胃生病的人总是呵欠连天。呵欠也是一种声音,说明人胃气虚、胃寒,通过打呵欠,胃可以舒展。

肾咳更加厉害,唾里边会有血丝,有点像哮喘,说明肾不纳气。

胆经生病的人,总是唉声叹气。为什么会唉声叹气?因为他生发不起来,他就总想生发起来,所以他特别爱叹气或者是喜欢出长气。像这种人,在现实生活当中要怎么办?可以多做做手臂运动,抻拉胆经,最关键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睡眠,让胆气能够按时生发起来。

肝经生病是“呃逆”,就是胸胀满感,一声一声打嗝那样的呃逆之症。

以上都是通过声音来闻诊,通过听人的声音、听人说话时表达的情感,知道他目前最强烈表现的那个脏器的病变到底是什么,这是中医的闻诊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在《扁鹊仓公列传》里面,扁鹊问完三个问题之后,跟中庶子说他能够治好虢太子的病,中庶子不相信扁鹊,扁鹊就说“闻得其阳,断得其内”,只要听说了他外部的表现,就知道他内部的表现是什么,就能治好虢太子的病。所以中医在闻诊方面,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现在有些人认为闻诊就是闻味,其实闻味不是闻诊的主要内容。不过也有人闻味,之前讲过“五臭”,就是五脏对应人体的时候有五种味道。比如得肾病的人,身上可能带着一种腐气,就是腐烂的东西化沤的那种味道。但是这个并不是中医闻诊里很重要的东西。在中医闻诊里,最重要的就是听声音。

听五声,如何保养五脏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指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黄帝内经》提出,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

养肝法 

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清火的寒凉食物,菊花茶、荠菜、丝瓜都有利于疏肝解毒。

平常习惯“长吁短叹”的人,可能为肝气郁结,柴胡、薄荷、苏叶可以疏肝郁、防气结。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提到,常发“嘘”字音,对肝火旺、肝虚、眼疾都有保健作用。马上就要发怒的人多念几遍嘘字,也有助于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以免怒气伤肝。

养心法

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心气足的人就会爱笑,笑声听上去也很爽朗,适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气。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狂笑不止,就有可能是心出现了问题。同时,过多、过度的笑会耗伤心气。如果多笑一会儿、多说一点话,就觉得心慌,气不够用,多为心气虚,就要注意保养心气了。养心的关键是学会慢生活,工作时间特别紧张,下班了就要刻意放慢节奏。食补方面,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都能益心气养心阴。六字诀中,常读“呵”字音可以补心气,对治疗心悸、失眠、健忘也有好处。情绪波动、喜怒无常时可以吃些山楂干,酸味的东西有收敛作用,能阻止心气太过涣散,保护心脏,又能疏肝解郁,让心情平静下里。

养脾法 

脾,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因此,如果一个人歌声洪亮,脾就应该比较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脾胃有病,唱起歌来就会声音低微,没有底气。生活中,饮食不规律会把脾气打乱。养脾的关键时期在长夏(7月初~8月初),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六字诀中,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养肺法 

肺,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和脾类似,如果一个人哭声洪亮,说明肺气强盛。相反,如果总是声音很小地哭哭啼啼,就可能是肺气虚弱的表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如此。

另外,即使哭能宣泄情绪,但还是不要经常哭,哭得涕泪交加会伤肺气,哭得浑身是汗会动了心气,就连流眼泪本身都会动肝气。养肺的首要工作是保持情绪开朗,别像林黛玉那样悲悲凄凄。另外,每天早晚细细嚼食核桃仁1~2枚,生姜2片,也能养肺气。六字诀中,常读“四”字音有助于外感伤风、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而气短等症状的治疗。

养肾法

肾,在志为恐,在声为呻。一个人如果总是哼哼唧唧,可能是肾出了问题,由于元气藏于肾,人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不会太好。不过,人在极度痛苦或快乐时呻吟,是身体在调元气的表现。补肾要注意腰的保养,久坐伤肉,上班族要勤活动,伸个懒腰,搓搓腰背,都助于养肾。补肾的食物有羊肉、韭菜、龙眼、山药等。

六字诀中,常念“吹”字音可以缓解腰腿无力、潮热盗汗、头晕耳鸣、阳痿早泄等症状。

版權聲明

本文来源:網絡。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微信:WENHUAZY」。谢谢!)

(0)

相关推荐

  • 说话声音轻、爱叹气、爱哼唧……听人说话,也能听出五脏问题?

      在生活里,你见没见过这样说话的人?   有的人说话总是有气无力,声音轻微.底气不足 有的人整天的叹气,没事就长吁短叹 有的人说话经常嘀嘀咕咕.哼哼唧唧 有的人整天哭哭啼啼,声音里都带着悲气 --  ...

  • 养生 | 你的声音,透露出你的身体情况,闻“五声”观五脏

    NO.1 闻五声观五脏 肝声为呼 如果人肝气虚,就会狂呼乱喊,因为肝声为呼,呼是舒解的象.如果是被压抑的,在办公室里挨训了,肯定不能狂呼乱喊,只能轻经地嘘口气而已 脾声为歌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精神症状的 ...

  • 老中医:辩心、肝、脾、肺、肾五脏气虚心气...

    老中医:辩心.肝.脾.肺.肾五脏气虚 心气虚:心慌心悸.气短.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 肝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干 脾气虚:吃东西无味.食欲差.消化能力差. ...

  • “吹”字养肾,“呵”字补心,五脏爱听这些音?

    闻"五声",观五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 这指明了什么是五声,并说 ...

  • 闻“五声”观五脏!老中医5大妙方,针对治疗,五脏六腑都健康!

    在生活里,你见没见过这样说话的人? 有的人说话总是有气无力,声音轻微.底气不足 有的人整天的叹气,没事就长吁短叹 有的人说话经常嘀嘀咕咕.哼哼唧唧 有的人整天哭哭啼啼,声音里都带着悲气 --说话声音小 ...

  •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7_斋戒_新浪博客 和另外 2 个页面 - 个人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7(2008-03-09 18:51:52) 转载▼标签: 健康水瀉水瀉的意義夏月火氣濕氣當令,夏火灼金,木氣退化,人身亦然.脾濕土滯,升降不調,肺熱不能將水收入膀胱,肝虛不能疏洩水濕 ...

  • ⊙ 古中醫學 | 一气周流与情志病

    一气周流与情志病 Edit | 百草读书:情志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学的郁证.梅核气.脏躁等.情志病发病与气机不畅.气血阴阳失调关系密切.黄元御 "一气周流 ...

  • ⊙ 古中醫學 | 倪海厦:秘而不宣的中医眼诊法

    Edit | 百草读书:倪老师的眼睛里面的诊断法是根据五行相克原理去说的,眼睛内眦那颗红色代表心,眼白代表肺,中间黑色代表肾,肾水需要土才不会乱跑,所以肾外面第一层是土,土要有木头才不会流失,土外面是 ...

  •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之 兒病本氣篇

    導言 中醫書之錯誤最大,殺人最多,甘心相沿,不求改錯,莫如小兒方書.亦因其不知小兒本氣自病之故耳.其言曰,小兒是純陽體,出疹是胃熱,出痘是胎毒.將小兒脆弱之軀,認為純陽胃熱胎毒,於是肆用苦寒尅伐之藥, ...

  • 中醫古書 醫學衷中參西錄

    今此証既系胃氣不降,何其六脈皆有郁象,而重按轉若無力乎?"答曰︰"善哉問也,此中頗有可研究之價值.蓋凡胃氣不降之脈,其初得之時,大抵皆弦長有力,以其病因多系衝氣上衝,或更兼肝氣上干 ...

  •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學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根 --访中医文化教育专家吉文辉教授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气学.道学.儒学.哲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时令.地理.生物.包括食 ...

  • 古中醫的大智慧

    香港商報 林濤 李氏砭法 题记:本文为2015年李道政老师在香港授课期间,香港商报-文化东方周刊记者的专访记录. 上海的李道政先生是一位砭法大師.近日記者有機會多次見識他的神奇醫術:現場演示點穴治療乳 ...

  • 中醫古書 奇效簡便良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主治: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甚者昏迷,抽搐. 方:生石膏200生绿豆白茅根各100玄参生地各50黄芩知母牡丹皮栀子菖蒲各15犀牛角黄连各10. 2,主治:发热,头痛,项强呕吐. ...

  • 倪海廈學術傳承人李宗恩博士:發燒 – 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21件中醫知識(2)(繁體版)

    發燒大概是做父母最關注的症狀,為什麼? 一方面古老流傳的一句話「發燒把小孩腦子燒壞了」,不知道嚇壞多少父母,另一方面,發燒量得到,可以「量化」,體溫計拿出來,一直量一直量. 心急嘛,總想知道小孩子有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