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问题: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10月16日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守望的距离》、《人生哲思录》、《人与永恒》等。本文摘自《幸福的哲学》。

生死问题是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中最后一个问题。死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大挑战,最让人感到困惑。很多人从小就被这个问题所苦恼,不少哲学家的基本态度是,对这个问题不应该回避,要去面对它,思考它。

思考的必要

几乎每个人从小就怕死,当有一天我们知道,这个死不只是那些老人的事,也是我们的事,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也会死,当我们明确地知道这一点的时候,人感到绝望,原来人生是这么一回事,最后等于零。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避谈生死,尤其是儒家一般来说不太重视思考死亡问题,但是到了宋明理学,受佛教的影响,也有了相当的重视,比如王阳明说,学问功夫最难又最要紧的是看得破生死,他把看破生死视为最高的学问。当然,特别重视生死问题是佛教,有一位高僧说,佛教归根到底一件事,就是了生死。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但是,通常的情况是,我们对死亡问题是回避的。不但自己回避,也不让小孩问,我们常常看到,只要小孩问起这个问题,大人往往阻止,说不要胡思乱想。这哪是胡思乱想啊,他想的是根本的哲学问题啊。为什么回避呢?一个原因是恐惧,认为想这个问题是不吉利的。对死亡的恐惧基本上是人人都有的,你既然是一个生命,当然不愿意生命结束。没有哪个人一个人想到自己永远离开人世的一天会不害怕,不可能的,害怕是正常的。
一个朋友在协和医院工作,协和医院是顶级医院,所以经常会有癌症病人托他找医生,每个星期都会有四五个人。他告诉我,他看到了太多的死亡,其实多数是吓死的,一确诊是癌症就觉得大限临头了,恐惧得不得了,就吓死了。
一般的规律是,开始的时候否认,不相信,然后是委屈,为什么偏偏是我,最后就是精神崩溃,身体也跟着崩溃。人的心态实在太重要了,精神素质实在太重要了,肉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精神支配的,生病的时候尤其是这样。当然会有真正不治的情况,即使这样,心态好也可以延长生命,并且有尊严地死去。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精神的力量,而要具备这个力量,平时的思考和修养境界就很重要了。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总之,要强调一点,就是对于死亡不要回避,要去面对它,去思考它。死亡是一件必定会到来的事情,它已经在前面某个地方等着你了。当然,最后思考的结果怎么样,很难说。有的人可能从哲学中找到了一个角度,有的人可能从宗教中找到了一种依托,都可以。

思考的路径

怎么思考死亡?哲学上和宗教中有三种思路。 
第一种是哲学上相当普遍的思路,就是用理智的态度接受死亡。
你要看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对自然的事情你就要顺从,顺其自然,你不要抗拒,你越抗拒就越痛苦。
中国的儒家就是这种态度,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死亡属于天命,人力左右不了,你就听从吧。你不但不要抗拒,而且不要去多想,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个意思,生的道理你还没弄懂,怎么可能想明白死的问题呢。孔子很少谈死的问题,他主张把注意力放在生的事情上。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弄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晚上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死了,这话说得很好,但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回避死亡的问题,人生的道理是不能真正弄明白的。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在西方哲学中,古希腊罗马的斯多葛派是特别喜欢讨论死亡问题的。他们倒是不回避,谈得非常多,有时我不免猜测,他们其实很怕死,要不怎么老想这个问题,想出种种理由来让自己不要怕,要坦然接受。
他们提出的理由很巧妙,比如说你想一想一百年前你在哪里,一百年后你不过是回到了你一百年前所在的那个地方。一个人为自己在一百年前不存在而痛哭,我们会认为他是个傻瓜,而一个人为自己在一百年后不存在而痛哭,他同样是傻瓜。你觉得死很委屈吗,那么你想一想,所有的人都会随你而去的,多麽伟大、多麽富裕的人都要走这同一条路,你有什么委屈的?
他们总的思路也是把死亡看作一件自然的事情,你要顺从自然,死就好比旅行者住了旅店以后要上路,演员演完了戏要谢幕,果子成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你要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离开人生这个旅店、这个舞台、这棵大树。一个人面对死亡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不愿意走,那么你变不愿意为愿意,变被动为主动,你就不痛苦了。

第二种思路可以称作审美的态度。
中国的庄子是典型,目标是“齐生死”,“无古今而后入于不生不死”,超越时间,把人的小我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人就超越生死了。人活着的时候就要进入这种境界,办法是“逍遥游”,在精神上与宇宙万物同游,其实也就是把人的小我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

第三种是宗教的思路。
前面两种,审美的态度有点玄乎,一般人难以做到;理智的态度回避了一个问题,有生必有死,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这个道理好懂,可是如果死后归于虚无,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它回避了终极意义这个问题。宗教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不同的宗教和哲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佛教和基督教的思路正相反。佛教有教义、教主、组织、戒律,就此而言是宗教。但是,佛教不承认宇宙中有一个主宰神,这个神是灵魂的来源和归宿,在这一点上和基督教非常不同。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佛教强调依靠自身的觉悟和智慧,而不是神的启示,这与哲学很相近。因此,武汉大学哲学系的邓晓芒教授曾经认为,佛学是最博大精深的哲学,不能算是宗教。
在佛教看来,解决生死问题要靠智慧,彻悟人生的道理,但不能只靠智慧,在慧之外还要有戒和定,通过修行和实证体验使悟到的人生道理化为血肉,化为本能。在这一点上,佛教和哲学又有所区别。不同流派的佛教都有一套针对死亡的修炼方法,让你在死亡来临时容易和肉体分离,走上往生的路。
和佛教相反,基督教承认主体、实体意义上的灵魂,这个灵魂是永远不会死的,肉体死亡以后,灵魂就回到了天堂,回到了主的身边。和佛教相比,这个思路简单得多,只要你相信,见效也快得多。
由于中国人受“眼见为实”的影响,往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相信,才认为是事实,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一概不相信,等于不存在。杨绛说得好:真善美不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不就是自己心里明白吗?中国人是有这个传统的,眼见为实,只相信看得见的,所以把肉体看得很重,轻视灵魂。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中国本土的宗教只有道教,其实是方术,够不上宗教的水平,追求肉体不死,所以就炼丹、练功,要成仙,搞这一套。中国人重肉体,西方人重灵魂,从建筑上也可以看出来。欧洲最发达的建筑是什么?是教堂。一座大教堂,一代代人不断建,几百年才建成,非常宏伟。中国历史上当然也有庙宇,但工程最浩大的建筑是什么?是陵墓,皇帝的陵墓,诸侯达官的陵墓。陵墓的格局基本上是把你生前的生活搬到地下去,死后还要过世俗的生活。

思考的意义

思考死亡问题,不一定会有一个结论。但通过经常思考死亡问题,起码有两点收获,一个是让我们对人生更进取,另一个是更超脱。
思考死亡未必就会使人变得悲观,其实也可以使人活得更积极、更进取。人终有一死,生命是有尽头的,你不可能无限地活下去,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常常会被我们忘记。陷在具体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可以无限期地活下去似的。当然这种错觉也需要,否则我们不可能活得开心。
但是,总是活在这种错觉里,就未免糊涂了,就会不知珍惜人生有限的光阴。人生最根本的责任心是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个人生,如果虚度了,没有人能够安慰你,说什么都是空的。所以,想到这一点的话,人就不能糊里糊涂地活。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所谓跟着时尚走,跟着习俗走,其实是对不起自己的生命。现在真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实在不多,很多人是盲目地生活着,完全受外界环境的支配。
思考死亡问题,不但能使我们更进取,对人生抱认真的态度,而且能使我们更超脱,与自己的人生拉开距离。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两手,一手是执着、进取,另一手是超脱、淡定,不能光有一手没有另一手。光有执着、进取,这样的人貌似积极,实际上是很脆弱的,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很容易被打倒。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有一本书叫《沉思录》。它实际上是一本教人超脱的书。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常年在战马上度过,这本书其实是他的日记,想起来就写一段,都是在劝勉自己。基本上是两类内容,一类是督促自己要认真,把该做的事做好,另一类是开导自己要超脱,这类内容占主要篇幅。他经常对自己说,你看历史上以前有很多比你伟大的人,他们都上哪里去了?所以你何必在乎你的这些稍纵即逝的遭遇呢?
书中有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应该经常用终有一死者的眼光来看看事物。比如说,你为一件事情痛苦得要死要活,这时候你就想一想,曾经为同样的事情痛苦的人都上哪里去了?你就会觉得犯不着这么痛苦了。你和别人吵得你死我活,这时候你就想一想,一百年以后你在哪里,他在哪里,你就吵不下去了。
当然,一个人如果永远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那就什么也别干了。但是我们有必要为自己保留这样的一种眼光,人生必定会有挫折,有的挫折可能极其严重、无法挽回,那个时候除了超脱别无他法,你就用得到这种眼光了,有了这种眼光,你其实会更坚强的。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拥有这样一种超脱的眼光,是学哲学的一大好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教给人一种“分身术”,把人分成两个我,一个是肉体的我,这个我在世界上生活、奋斗、痛苦、快乐,还有一个更高的理性的我,在他之上看他、指点他、关照他。这个更高的理性的我其实就是通过学哲学获得的一种超脱的眼光,能够站在宇宙的立场上看自己的人生遭遇。
有了这种眼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会把寿命看得太重要。用宇宙的眼光看,人活长活短都是一瞬间,早死晚死没有多大区别。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比阿斯说,我们应该能够随时安排我们的生命,既可以享高寿,也不要怕早夭。这种超然的心态,就是学哲学的一个收获。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今年,周国平老师75岁,平时的日子里在书房看书,写作。

回顾这50多年来的研究,周老师总结了哲学的四大作用:

哲学帮你找到自己

除了世俗意义上的自我,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最大的好处是让更高的自我觉醒。

哲学帮助你想明白幸福是什么

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在忙碌的生活中,感知幸福是一种能力。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即是幸福。

哲学帮你破解性爱和道德的难题

性爱、道德、婚姻、爱情,这几个可能是人们大部分困惑的来源。但这些本源性的问题,哲学上都有答案。

哲学帮你洞察生死,过更好的生活

人生中唯一确定的答案即是死亡。面对这个确定的答案,该怎样度过每一天,可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现实问题。

哲学从来不是为了把人束缚在严肃的世界里,而恰恰是为了让人脱离“严肃性”,去审查自己,不再由社会和他人来束缚自己,去过真正的、好的、自由的、有意义的生活。

现在,中读上线了《周国平哲学私房课》,帮你从以上 4 个方面重新开启思考。

周老师用 50 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完整梳理哲学的主脉络,选择哲学中最贴近生活的核心问题,为我们总结出 20 堂哲学课,从哲学绪论、幸福论、道德论、生死论四个模块,给你一整套的哲学系统思维。

人生的大问题想明白了,小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课程亮点
课程大纲
(0)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八:后期顺世论

    印度古代哲学之八:后期顺世论 顺世论哲学是沙门思潮之一,印度古代唯物主义的主要流派,很早以来就流行在人民中间.到公元前2 至3 世纪,佛教.耆那教走向分裂,而顺世论哲学则愈趋发展成熟. 顺世论不信&q ...

  • 西藏生死书|生活是最大的宗教

    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确实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我们不必等到亲密的人死得很痛苦,或受到绝症折磨时,才去观察我们的人生,也不必到死时还赤手空拳地面对未知.此时此地,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我 ...

  • 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让一个1岁半的小孩为您解答

    嗨,大家好,我叫元元,今年快满2岁了,非常庆幸此生能加入人类的行列,因为这是天地间最具智慧和灵性的动物,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我将会非常的珍惜这个非常非常非常之难得的做人机会. 其实现在我还没有完全形成& ...

  • 浅谈宗教之生死

    浅谈宗教之生死 生死,两个近义字,都是归属:生死,两个反义字,一个是来,一个是去. 生死,一个中性词,To be,Or Not To Be . 生死,涵盖一切的东西,无中万般有. 我们羡慕生,庆祝生, ...

  • 儒释道生死观之比较

    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在<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随时在变,各时代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决不能认为存在着一种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或代表 ...

  • 道家的生死和形神观念

    继续往下看.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这句话是对前两期讲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的具体解释. 这个更多的是道家修真的法门.而且道家自古就有很多 ...

  • 哲学三大终极问题及其回答

    从古至今,哲学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1.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2. 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3. 我们应该做什么? 第一问的答案:单一本源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中的存在(万物)和意识都由同一本源而来. 第 ...

  • 《山海经》中三大终极谜团,至今无人解开,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它的奇谲多姿,形象地反映在山海经图中. 第一点:<山海经>是谁创 ...

  • 2022年决战中考瓜豆原理中动点轨迹三大“终极”模型最值问题汇编

    2022年决战中考瓜豆原理中动点轨迹三大“终极”模型最值问题汇编

  • 在汝城的三大仙观中,你最不知道的道观在哪?

    汝城有三大道观,分别是白云仙.道士仙和九仙观.前面的两座道观,每逢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都有粤北的香客不辞翻山越岭的赶来求卦许愿,因此香火一直不断中. 而其中的九仙观,座落在大坪官路至溪头水库的中心 ...

  • 世界三大死亡谷:中国有两个,一处进去出不来,一处进去遭到雷劈

    世界上有三大鬼门关,或曰死亡谷,谁进去谁死,异常恐怖,而这三大鬼门关(死亡谷),中国就有两个,为什么这三个地方会成为死亡地?有的已经被专家揭秘,有的至今仍是个谜. 第一个:爪哇死亡谷. 这个鬼门关位于 ...

  • 哲学三大定律五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定律: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 ...

  • 坤鹏论:前苏格拉底哲学之总结(中)

    青史留名的最佳方式是著书立说,在世时就要尽量地去扩散自己的理念,第一让更多人知道,第二让更多人信仰,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自成一派,建立学派,吸引更多同道的追随者.传播者.解释者.研究者. --坤 ...

  • 哲学的终极解释:48张图了解48种主义

    哲学家建立了事物的基本概念,我们在讨论中遵循它,有时误用它,有时颠覆它.以下48个基本概念常常出现在公共讨论里,伦敦设计师Genis Carreras用最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块对它们进行了诠释.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