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元人小令的艺术性 -----庚子菊月上海格律诗词社讲座

关注青衿诗话 诗词园传统文化美刊

简介:讲师,文史研究员。

著有《敦煌吟稿》,《诗经译注风篇》,

《庚子全球抗疫卷》,《采薇集》,

《乐府新编》等。

探讨元人小令的艺术性

-----庚子菊月上海格律诗词社讲座

诸位师友,t同仁大家好,承蒙上海格律诗社黄主席邀请,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元人小令的艺术性。记得上次讲座是庚子清明节“清明禁烟,雨过郊原。溪边杏桃,墙里秋千”,浅谈了诗歌的源头。这次恰好秋冬交接时令。虽然“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黄菊绕东篱”,也亦是快到“寒梅瘦影,画角新声”时间。

在探讨元人小令的艺术性之前,我想简单地讲讲曲源,后面再分析几首元人小令创作上的艺术性。曲的起源很早,有一个典故“阳阿薤露[拼音] yáng ē xiè lù”《阳阿》和《薤露》都是古歌曲名。《文选·对楚王问》中记宋玉向楚襄王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所以在战国时代,就有“曲”这个名称。

谈曲源发展时,有一位曲家任中敏先生(1897~1991,中国著名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他是曲学宗师吴梅的高足,在《词曲通义》一文中有以下论述:“夫诗乐不能通于民间,而词乐与词乃兴;词乐无所合于民间,而曲乐与曲乃兴;北曲不能遍于民间,而南曲乃兴。‘民间’者,乐府之所居也,‘民间’变则乐府亦必变。‘民间’又因时间而变,此音乐文字所似各有其时代,时代所以与文学之源流有关者,即以民间之故也。”他这段话很清晰的说明了诗、词、曲发展的源与流,源就是源头,流就是流向。后面凡例列举基于源头活水和大家一起探讨。

前面我曾讲过孔子删订的《诗三百》也就是我们今天唱诵的《诗经》,是诗歌的源头也就是古代的乐章。深圳有专门成立的《诗乐会》,把诗经拿来唱诵编排歌剧,同时入技校高校普及。当历史发展到《诗经》亡时,也就是西汉,汉武帝定郊祀之礼,于是成立了主管音乐的宫署——乐府.其后,朝庙中所用的乐章,便叫乐府。乐府的句子,以长短句为主,后世的词曲,也都是长短句。后人把乐府歌辞作为长短句词曲的起源。到了六朝,乐府歌辞虽然也有质朴的,而大半渐趋华美。后来的词,与之相近。至两宋而词大盛,到南宋末期,词渐衰微。宋代后期,已是金元时代。这时元曲又发展起来。其中女真人和蒙古人都特别嗜好音乐,目前散曲小令还有一些曲牌如:《阿纳忽》、《也不罗》、《忽都白》、《唐兀歹》等,还保持着少数民族的语言特色。元曲则是以羌笛为伴音、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浅吟低唱。它融合了大俗和大雅,以一种自然之态,让人欲声又忍,一唱三叹。散曲当时称为乐府或北乐府、小乐府、新乐府。以直抒胸臆为主。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也将作词十法里其二的“造语”这样解释:可作“乐府语,经史语,天下通语”。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有这样一段:“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元而莫著与元曲。”可见乐府(散曲)语集雅俗之通语是也!

现在谈谈元曲小令。小令一名“叶儿”,后来也称之为“元人小词”。小令是由一支曲牌构成的,也就是每首小令一调成文,此外还有根据某些乐律可以衔接的关系,连用两个或三个曲牌,构成一支“带过”的曲子,也属于小令。如[双调]雁儿落带过清江,这是连用两支曲子的;如[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这是连用三支曲子的。另外还有带过曲借宫的,如:正宫带过双调【叨叨令带过折桂令】。中吕带过仙吕:【山坡羊带过青哥儿】。“带过”一词,应当侧书于第一个曲牌之后,也有用“带”“兼”“过”等词的。小令都是一韵到底。

初学的文友应该知道并且注意到曲牌的名称很多。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据《中原音韵》的统计,北曲的曲牌共有335个,《北词广正谱》所收则有440多个,《全元散曲》辑得元人小令3853首。但是能拿来填写小令的曲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认为任何曲牌,都可以拿来填写小令。比如标注无独用者,即不能单独作小令创作。再就是在网上搜索的一些曲牌曲谱也要注意,不可随意拿来填。初学者在这里建议:大家填曲,若依正格谱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这本书不失为圭臬。唐季特先生也是吴梅曲宗师高足。(唐圭璋(1901年1月23日—1990年11月28日),字季特,江苏南京人。中国当代词学家、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民盟成员。)目前各地散曲社和我们曲课教学的曲牌曲谱案例都用这本书作指导,并且后面附有《中原音韵》。2020.4月中华书局在1981年版40年后重新出版了该书。电子版九月份我和山西一水等老师翻译校对出来,方便教学和创作。另外带过曲的小令,各曲牌之连接,也都有一定规律,也是不可以随便选用一个曲牌就连接的。今天这里先只谈单支小令,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作小令重头,套数探讨。

再谈今日的主题,何为艺术性?一般指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的程度。那么元人小令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跟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元时期的作者作品窥其一斑。我把近阶段研究唐季特《元人小令格律》《全元散曲》里一些特别有规律,具有较高度艺术性作品拿来和爱好曲作的作手互相交流和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作作品之前必须知道需要的工具。元朝曲家兼音韵学家周德清,著有《中原音韵》,是目前检测元北曲创作的一本韵书。其中有一部分是《作词十法》,指散曲(乐府),罗列了一些作散曲的规律。他说:“作乐府(指散曲)切忌有伤于音律。”又说:“作曲先要明腔,后要识谱,审其音而作之,庶无劣调之失。”他又在《作词十法》中,列出“知韵、造语、用事、用字、入声作平声、阴阳、务头、对偶、末句、定格”十项,讲了一些作曲的方法。在定格里,他还选了四十首曲子作例,每首之后,都附有评语,绝大部分根据他所说的《作词十法》来衡量作品。这些说明我们创作的曲谱一定要按正格为准绳,有源头可寻。若感兴趣,欢迎更多爱好曲作者,一起研究曲作十法。再比如明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也列有制曲的一些规律,如某牌调某处应当四字二韵或六字三韵,在某牌调的某处要用某种对,如鼎足对,合璧对、联璧对等,以及在某一牌调某句要用叠句叠字叠韵等。作为散曲的作者,既然要遵守明白这些规律、法度,写作时必然要受严格的束缚。在这些束缚与限制下,作家们仍然创作了许多语言精练、声调谐美、自然活泼的优秀作品,尤其是描写风景,人物的小令,往往寥寥数语,使人读之诗意盎然,就象看到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心灵独白。作者艺术之精湛,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上面一段话在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里也有说过。

余试从《全元散曲》里举例如下:

一、元人小令写景作品很多,大家熟悉的经典,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纯属天籁。这里就不再重复。下面兹举曲例再作细究。

【双调】庆宣和(张可久)

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听雨,听雨。

五句一叠句 ,全篇押韵,句型74722,字数22字,寥寥几笔并没有着重去写荷花,勾勒出一幅在西湖听雨时观荷花的意境。结拍余味悠长,使人感到此处外更无声息。曲子表达的境界彷如在蒋捷《虞美人.听雨》词里产生共鸣,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而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虽然没有直接写到雨,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诗雨随境而落,结句由景及意达到浑然一体,极富韵味。诗词曲载体不同,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出的作品,产生的艺术效果令人顿感穿越时空,仍能共鸣,各有千秋。

二、再看一首蒙古作者阿鲁威作品,寓意深远,警句凸起,拟为求理艺术风格。

【双调·落梅风】

阿鲁威

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吹送。(尽)蜀鹃啼血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谈此曲先了解作者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蒙古人。曾任泉州路总管、南剑太守、翰林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等职。译过《资治通鉴》。后因事得罪辞官。寓居江南杭州。《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十九首。看他的官职他是给朝廷太子以及高官讲授经学的人。起句“千年调”初读不好理解,唐名僧王梵志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这里的“千年调”应该作者的一种忧患意识,知史明志。“一旦空”个体意识作解答。后面纸钱灰”为死者烧纸钱,也称冥钱。蜀鹃:相传蜀帝杜宇,死后魂魄化为杜鹃,故称杜鹃为蜀鹃。杜鹃叫声凄苦悲哀,最后乃至于啼血。常被作手化用“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后面三句用典故凸显大彻大悟。冷语作结,莫不是作者勘破尘世荣华富贵中追逐者的痴迷妄想。不到30字一首小令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试读其另一首《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一首咏史的曲子,全曲写得沉郁奔放,跌宕豪情与所吟人物的胸襟抱负暗相契合。作者借用典故,抓住“酾酒临江”、“赤壁东风”和“八阵图”等典型事件,言简意丰地塑造了曹操、周瑜、诸葛亮的英雄形象,并对三国鼎立的形势进行了鸟瞰与概括。其笔触以大开大合之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圣贤,大展经纶的宏愿。这些创作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兹再举小民生活通俗例曲:

试看【双调·拨不断】闲居

吴弘道

泛浮槎,寄生涯,长江万里秋风驾。稚子和烟煮嫩茶,老妻带月炰新鮓。醉时闲话。

此曲起句三言对偶,四五句七言对偶,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短短31字一幅

秋日渔船上闲话家常的原生态,栩栩如生呈现在眼前。炰新鮓 páo 《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kuài鲤。」指炰制(蒸煮)新打上来的鮓鱼。

吴弘道曾经在江西作过官,另一篇写的在陶泽“蠹鱼食残架上书,晓霜荒尽篱边菊”。本篇写“稚子和烟煮嫩茶,老妻带月炰新鮓”两句生活情味极浓,杜甫《江村》诗中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句式谋和。也可与稼轩的《清平乐.村居》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媲美。可以想象一下《渔舟唱晚》,小儿子在煮新茶叶,烟气混杂在一起,而船上的炊具估计也不是太好使,亦或者他缺乏经验。老妻也不一定太老,故意如此称呼,让读者颇显亲切感。结拍“醉时闲话”,最有余味遐思。将生活之快乐描绘得如身在其境,堪为艺术上乘作品。

四、散曲中描写人物的尤其歌舞伎的很多, 写爱情婚姻故事比较多的乔梦符犹擅。其散曲小令雅俗兼备。试读其【中吕·红绣鞋】书所见

乔吉

脸儿嫩难藏酒晕,扇儿薄不隔歌尘。佯整金钗暗窥人。凉风醒醉眼,明月破诗魂,料今宵怎睡得稳。

起句一个“嫩”可以说是曲眼。也可理解俊语与周德清所说的“务头”互用。“酒晕,歌尘”进一步点明要写人物的身份。”佯整,假装整理”。“暗窥”这一动作细节描写又突出作者观察细微之处。为后面的“破诗魂”打破了自己作诗的兴致,导致失眠不但找到理由,还起到水到渠成铺垫作用。小令前三句写年轻歌伎,后三句写自己心理历程。不得不说此曲是作者的感情外露,真性情使然也。乔梦符精于音律,工于锤炼,属于当行本色艺术作品较多。明李开先评他:“蕴藉包含,风流调笑,种种出奇而不失之怪;多多益善而不失之繁;句句用俗而不失其为文。”他自己则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这是他创作经验之谈,颇有见地。

另外一首不同,是他客居异乡、穷愁潦倒的生活经历。如〔绿幺遍〕小令写:“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运用比兴,对偶排比气势,不但道出一个落魄江湖的书生写照,也寄情豁达。作品中寓有对现实的不满,如〔卖花声〕《悟世》、〔玉交枝〕等曲。这里就不一一枚举。

五、试举元散曲用典以及叠词,鼎足对运用自如的一例。

【双调·蟾宫曲】梦中作

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首二句中地名钱塘,当是歌唱钱塘的歌曲和现在讲到的钱塘江不是一样的,作者也被列为元四大家之一,山西人曾以儒补杭州路吏。在浙江一带当过小官。所作杂剧在当时就“名闻天下,声振闺阁”。这应该是在浙江一带的钱塘所作的曲子。地名高唐来源,宋玉在《对楚王问》其中有“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之典故来源。

曲云:“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开篇三句写梦境中的情景,半明半暗的窗户,美人仿佛在歌唱“钱塘自古繁华”之曲,犹如踏入巫山如神女共弹琴瑟乎!“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三句鼎足对工整,“入,照”动作假借,一幅幽梦初醒之境跃然眼前,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两句“缥缈,依稀”幽眇美丽,对偶不失拿捏到位。“梨花淡妆”对“兰麝余香”由花既人,花焉人焉?浑然一体,如梦幻真实触手可及。结拍“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用不能抑制的思量表达自己在梦中梦醒梦后的心理独描,让人欲罢不能进入如梦幻般追求美好的意蕴。但高超的艺术思想应该是用梦警醒世人,如“水中月,镜中花”幻化人生而已!恍觉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截然不同的梦中人忆梦中事!

另外乔吉有一首《天净沙》小令.通篇用叠字: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明显化用李易安《声声慢》里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亦是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出奇也!

六、兹再引咏史感怀元人小令作参阅

【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

汤式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这一连三句设问以自问自答创作手法,在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得到更好地诠释。这应该是一首历史感极其沉重的咏史悲歌,放到现在我们再读,仍闻战火未息,只不过被摧毁的昔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如今已重回也。看题目是《西湖感旧》,实际内容是咏叹杭州的昔盛今衰。我们首先了解一些作者,汤式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背景,当时作者所写的应是经过战乱后的杭州之代表景点西湖的面貌。运用对比一咏三叹又何如?作品一旦升华到了国家层面安危意识,即是成功地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上品文也。

曲云:“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从宏观视野的角度,用对比的手法将西湖今昔盛衰的总体印象表现出来,其中“如何,笙歌,干戈”叠词的使用,艺术表达效果极其强烈。接着描写湖面和西湖周边的环境,继续用对比的手法。再看“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二十里沽酒楼”和“两三个打鱼船”简直不可想象的变化反复无常。“春风绮罗”和“落日沧波”,鲜明的对比中兼有隔句对。结拍“昔日西湖,今日南柯”收束苍劲有力,对比意蕴深邈。在元人小令中是不可多得的一首高超艺术水准的咏史作品。值得我们学习心摩之。

元散曲中所用的还有许多象声词和联绵字,嵌字,集名,用韵等,都能很好地起着描绘的作用,也在创作技巧上音调谐美,妙处横生,拓宽了文体本身艺术效果。这是让我们要打破那种以为散曲只是“俗”题材之观念。比如庚子双节来临之际,郑永钤会长妙手偶得,激情洋溢,吟出了一首[正宫·塞鸿秋]写给夫人的秋曲

“秋风茅屋当年住,秋山红叶相思句;秋窗夜雨今朝诉,秋灯白发相依暮。秋思不了情,秋兴悠然路,秋光最喜夕阳赋。”可谓珠圆玉润,余音绕梁。曲中着意选用一组秋天意象,由景及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沉表达了热爱人生秋光,珍重感情,白发相依,悠然互勉的真挚情怀。曲中真情蕴藉,如老酒弥香,令人犹品人生之况味且深有触动!

郑会长一玉激浪,安徽散曲研讨厅群内老师们或步韵或依韵,欣然吟出各自的人生秋曲,难得众多雅和,无声地协奏出曲曲阳春白雪,宛然有流觞曲水之境,“亦足以畅叙幽情”。不到2天共收录曲作近50首,实乃突破了“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之窘境。

余以步韵和了一首:[正宫·塞鸿秋]秋曲

秋来桂在蟾宫住,秋行玉殿吟诗句;秋移云雨秋心诉,秋离窃药秋迟暮。秋闻切切声,秋杀青青路,秋和雁阵长亭赋。

由于时间原因,这次讲稿暂时就告一段落。在此特别感谢熊盛元先生一路指导,翁飞博士提供历史资料,研究创作题材。也感谢安徽散曲研讨厅的郑永钤厅长和曹克考会长以及曲友们的唱和交流。我坚信散曲这株“奇葩”会散出她应有的的当行本色。重新屹立文坛!匆促之稿,恐有缪误之处,还望方家指正为盼!

弘灵拱手

庚子九月十五稿

青衿诗话园

青衿文学院总顾问团:

高级顾问:熊盛元

文学顾问:周阳生、梅振才(纽约)

书画顾问:乔木、常逢生、王启成、祝飞

青衿文学院曲课团队:

高级顾问:熊盛元

曲课顾问:曹克考

曲课导师:谛听

曲课助教:柏舟,蒹葭,洵美,

             扬之水,苇杭。

特邀点评:明光曲阳 

文学总编谛  听

刊头题字:祝  飞、王启成

执行主编:柏  舟

收稿审核:琼琚,苇杭

编委:采薇,柏舟,苍耳、琼琚、扬之水,

        清扬、婉兮、清兮、子佩、子惠、

        青鸟,荇菜,考槃,淇奧。

总监制:诗经工作室

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宋词元曲?

    蔺靖 一.宋词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也为后来的明清戏 ...

  • 云林遗音——周南园庚子菊月书画专场

    沈石田数临倪瓒,数为其师所垢,谓沈"过矣".可见云林之淡,乃来自心性,因之而形诸笔墨,非学而至.石田虽淡泊,然一生悠游于繁华之地,故难得其气. 清渐江每学云林,后人称其得三味,大概 ...

  • 【广州诗刊】No.11585期A版||行香子•庚子菊月 文/缪文中

    广 州 诗 刊 欢迎阅读 诗歌是我们日子的一部分.--广州诗刊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2020年邀请大家来评价我们作者的作品,您可以留言评论,或者投票,互动是最好的文学活动,欢迎您参与到这次有趣的文学活动 ...

  • 诗在旅途|何其三:庚子年菊月于潜山黄龛古道

    "诗在旅途"开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况诗人乎!当今世界,信息发达,交通便利.行十万里路已属平常.出行,包括国内国外,东西南北,长途短途.走出去, ...

  • 第1466期:种地的母亲【郝菊月】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跟黄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如今虽已年过六旬,身体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健,却依然躬耕不辍. 这几年村里有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田地荒芜杂草 ...

  • 元人小令鉴赏之三十七 – 国学网

    双调·水仙子 居庸关中秋对月 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题解] 见前. [作者介绍] ...

  • 元人小令鉴赏之三十五 – 国学网

    [正宫]醉太平 程景初 恨绵绵深宫怨女,情默默梦断羊车,冷清清长门寂寞长青芜,日迟迟春风院宇.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伫,昏惨惨晚烟妆点雪模糊,淅零零洒梨花暮雨. [题解] <醉太平 ...

  • 元人小令鉴赏之十二 – 国学网

    [越调·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 ...

  • 元人小令鉴赏之二十七 – 国学网

    [越调·柳营曲]"怀古" 马谦斋 曾窨约,细评薄,将业兵功非小可.生死存活,成败消磨,战策属谁多?破西川平定干戈,下南交威镇山河.守玉关班定远,标铜柱马伏波.那两个,今日待如何? ...

  • 庚子腊月月又圆(原创)

    (七绝二首)庚子腊月月又圆(原创) 龙门山人 (一) 日出东方月挂西,天涯话别两依依. 等闲始觉人情淡,总是无由惹是非. (二) 破晓时分冷月圆,东方不尽意缠绵. 等闲极目抬望处,不觉羞红大半天. 二 ...